爱邻里 家生活 感受魅力深沪 立足本土特色 深沪“党建+”邻里中心打造多元活动平台
6月以来,世界海洋日、世界环保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接连到来。晋江深沪镇以此为契机,从5月26日至6月底,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以辖区多个村(社区)的“党建+”邻里中心为载体,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把节日内涵与深沪“元素”相结合,让群众走进节日、感受魅力深沪,并引导群众主动走出家门、融入邻里,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邻里凝聚力,形成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乐享非遗
“深沪”元素激发认同感
近日,世界级非遗“送王船”项目再次在深沪掀起热潮。
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是华峰村镇海宫“新代巡”圣诞。这个时候,镇海宫都要举行“送王船”民俗活动,而这一民俗于2020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去年,华峰村推进“党建+”邻里中心建设时,依托镇海宫等人文条件串点成线,激活文化资源,打造“文化旅游服务圈”。今年,华峰村“党建+”邻里中心以该民俗活动为载体,深化文化旅游服务圈,策划举行美食文化节,不仅有灯光秀、文艺演出、游乐设施,还有众多深沪美食(包含水丸、冰饼等非遗美食)、网红餐车等,让大家在非遗民俗、非遗美食中,感受传统文化,体验集视觉、美食、游乐于一体的集市盛宴。
该场活动也吸引了旅居我国香港,以及菲律宾的乡贤回乡。据统计,活动期间,镇海宫游客日均达上万人次。
“我画的是深沪褒歌表演的画面,它是福建省非遗项目。”“我画的是深沪码头。”……日前,港阜社区“党建+”邻里中心开展“保护海洋环境 展现非遗之美”少儿百米长卷绘画创作活动,经过数十名小朋友两个半小时的共同创作,长长的画卷上,一幅幅风格多元、色彩斑斓的画作令人眼前一亮,画作中有深沪褒歌、渔船、海底世界等,一笔一画勾勒出孩子们心里的家乡、海洋文化、非遗文化,在孩子们心里种下非遗传承和保护海洋的种子。
港阜社区历史民俗古迹探访、海底古森林研学活动、非遗进社区——水密隔舱船模制作活动……在深沪镇多个村(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一场场宣传推广非遗项目、宣传海洋文化的活动接连开展,让“送王船”、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深沪褒歌等非遗项目走进群众当中,让大家更加了解海洋文化,也唤起大家对海洋环境的保护意识。
多彩活动
邻里温暖增强“邻聚力”
渔舟唱晚炊烟起,邻里拾光欢乐多。日前,深沪海洋非遗民俗文化渔民音乐会在港阜社区“党建+”邻里中心举行。两个晚上的倾情演绎,60多首歌曲精彩呈现,为社区居民奉献了一场音乐盛宴。一首《美食深沪》更是将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在歌声中,拳头母、杂菜卤、石花膏等一道道深沪美食仿佛陈列在眼前,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这是我们本土的‘海边音乐节’,吹着海风听着歌,很赞。” 热闹的渔民音乐会获得了群众的称赞,露天电影也同样深受欢迎。港阜社区“党建+”邻里中心连续播放了《萌宠特工队》《青云之梦》等影片,让大家重温邻里旧时光,满足了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融洽了邻里关系,营造了和谐、温馨的氛围。
深沪镇河长办联合华海村“党建+”邻里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主题活动,华海小学47名师生及深沪镇人大代表河长、巾帼河长等参加此次活动。大家来到深沪镇湖漏溪流域华海村段开展“护河爱水,清洁家园”活动,“河小禹”们通过分组合作,带好清理工具,沿着河岸捡拾塑料垃圾,通过切身感受体验,争当“河小禹”中的一员。
当天,一行人还参观了华海村私人收藏家施至锁的海洋民俗文化收藏馆。4000多年历史的独木舟、鲸鱼骨化石、鹅卵石、贝壳等相关物件琳琅满目,透过老物件,大家深刻感受到水文化和保护水环境的意义。
深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党建+”邻里中心为平台,围绕“1+6+x”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让居民度过欢乐时光,也增进彼此了解,加深邻里情谊。下阶段,深沪镇将不断整合、优化资源,立足深沪本土特色,打造“一刻钟”生活圈,开展既有内涵又接地气的活动,让群众乐享邻里生活,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进一步激活发展合力,推动共建共享的和谐邻里氛围。
(记者 施蓉蓉 通讯员 蔡坤华)
- 庆祝建党95周年 军地联合开展党建活动2016/07/01
- 晋江市政协深沪联络组开展第二季度委员读书活动2023/06/07
- 四川省闽南商业联合会换届 英林乡贤洪辉煌当选新任会长2023/06/07
- 内坑开展“党建+”邻里中心参观学习活动2023/06/0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