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办全民健身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 纪念毛泽东同志“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1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10日在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
作为主题活动的全国主会场之一,国家奥体中心热闹非凡,来自社会各界健身群众5000余人齐聚一堂,踊跃参与到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中。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由国家奥体中心和江苏南通铁人体育合作打造的全龄友好型“国奥生态智慧健身园”在当天正式开园启动,向群众免费开放。据介绍,这座健身园融入了奥运五环色彩元素,集现代科技、智慧健身、绿色生态、场地特色于一体,8个功能分区给大众提供了全新的户外运动、社交互动场所。
开幕式后,现场的健身群众迫不及待地进入健身园中体验各项科技感十足的健身设施,感受智慧健身的乐趣。智能体测区的健身群众讨论着数字化智能体测系统,在工作人员指导下通过简单快速的体质测试获得了个性化的身体数据和健身建议;智能健身驿站里的健身群众通过人脸识别、扫一扫两种方式登陆,对接微信小程序,创立了健身社群,记录健身数据,在趣味排行榜上一争高下,并纷纷点赞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光电系统和站内手机充电接口的配备;互动足球区则涌入了一群小朋友,他们体验着趣味十足的射门游戏,感受足球运动的快乐。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作为国家体育总局直属国家队综合训练基地,奥体中心承担着橄榄球、水球、曲棍球3个项目国家队备战参赛,及11个项目20多支国家队驻训保障的任务。近年来,奥体中心全力打造训、科、医、教、服一体化国家高水平训练基地,不断提升国家队科学训练和保障水平。同时,积极落实体育强国建设要求,着力推动竞技体育成果与群众共享,加快推进竞技体育科研成果转化,助推国家队以多元方式面向社会开放,与群众交流互动。
当前正是国家队备战杭州亚运的冲刺阶段,正在外赛外训的奥体中心所属国家男子橄榄球、国家女子曲棍球和国家男、女水球队4支国家队纷纷发来视频助力此次全民健身主题活动。
在奥体中心训练备战的女子橄榄球、男子曲棍球2支国家队则借此次机会,将竞技体育切实融入全民健身,开展“训练开放日”和“公益课堂”活动。田径练习场内,国家女子橄榄球队的姑娘们按照往常的节奏进行热身、训练,训练间隙,与20位特邀小嘉宾们展开了互动。队员们给孩子们讲解橄榄球基础知识和比赛规则,演示教学橄榄球运动中持球、跑动、接球等基础动作,孩子们认真听讲,并在队员们的指导下开始抛接练习,之后还分组进行了一场对抗比赛。
在国际曲联认证的专业曲棍球场地,国家男子曲棍球队教练员指导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和北京市门头沟区业余体育学校两所学校的曲棍球队小队员们进行专项训练,讲解专业比赛技战术理念。随后,男曲运动员与学生联合组队进行一场精彩的友谊对抗赛。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活动结束后,学生和家长纷纷表示,能这样零距离接触到国家队,接受国家队教练的指导,真正感受到了竞技体育的魅力和乐趣,实在太爽了。运动员们也表示很愿意以这样的方式更好地推广项目,希望更多的孩子和群众参与并支持项目的发展。
当天,30余场大大小小的全民健身活动分别在国家奥体中心各场馆及园区内展开,既有各具特色的群众健身表演,又有足球、羽毛球等项目比赛,还有青少年网球、棒垒球、乒乓球、搏击等培训;在开展足球、篮球、曲棍球、八段锦公益课堂的同时,也为健身群众提供了体能户外综合训练、智能器械教学、体质测试等活动。
奥体中心还充分发挥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作共建的“国奥体医融合中心”的作用,现场安排给健身群众开展义诊。活动参与人数众多、涵盖各个年龄层,从大、中、小学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健身人群,从附近街道社区居民到健身发烧友,累计超过5000人。
活动现场 主办方 供图
国家奥体中心党委书记林晓华介绍道,奥体中心正在全力打造“体育冠军的摇篮、全民健身的沃土、产业聚合的平台、体育文化的高地、首都文明的窗口”,与此同时,始终秉持“以体为本、服务社会”的理念,在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进取,相继推出一个个面向健身群众的体育惠民工程,通过举办更多惠及全民大众的健身活动,组织国家队进社区、进校园,推动更多竞技体育成果与全民共享,朝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覆盖全民、服务全民、造福全民的目标不断努力,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体育强国建设作出奥体贡献。
本次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和国家奥体中心共同主办,南通铁人运动用品有限公司协办。国家体育总局、北京市体育局、亚运村街道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及国家女子橄榄球队、国家男子曲棍球队运动员代表出席了活动开幕式。(完)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