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街镇动向 >>正文

深沪70岁陈新民:一线一梭织就幸福人生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3-05-31 16:11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渔网,是海边渔民最重要的生产工具之一,从过去的天然纤维到现在的尼龙材质,从过去的手工编织渔网,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的远洋捕捞大型网具,渔网生产工艺的变革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但传统的手工渔网编织技艺却没有被取代,依然在渔网生产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咱厝深沪,有一群人,还在从事手工渔网的编织和修补,为晋江,甚至厦门、福州等地的渔船提供渔网保障。他们的领头人正是70岁的老渔民陈新民。

  8岁开始织网

  5月24日下午,烈日下的深沪后山渔港里,上百艘灯光捕捞船只安静地停靠着。正是休渔期,船只进港渔民休息,码头上难得见到一个人,没有了往日的熙熙攘攘。但是,走进码头对面一个门口堆满了浮球与渔网线的大门,却是另一番景象:几十个工人坐在层层叠叠的渔网里忙碌着,每个人手中的梭子不停穿梭。另一边,几个工人正在固定浮球,成百上千个浮球被捆绑固定在粗壮的绳索上。

  这是深沪最大的一家织网厂,每到休渔季,新网的订单总是纷至沓来,因为渔船休息时正是准备渔网等设备的最佳时间。陈新民是这家织网厂的负责人,他是一位地道的老渔民,也是一位从事织网50多年的老“网民”。

  “从爷爷开始算下来,一家十几个人都是织网的好手,我从小就在渔网堆里长大,8岁时就会拿着笕子(梭子的闽南说法)织网了。”

  陈新民家世代都以海为生,打鱼织网,一代一代传下来,在他的记忆里,爷爷是织网的一把好手,远近的人都知道织网要来找爷爷。14岁那年,他跟随父亲到织网厂去织网。当时,织网厂是集体的,织网赚工分。那时再大的网都要手工编织,把一张网分成很多份,然后再分给很多人去织,织完再把每片网拼起来。“织网的日子很枯燥,每天就只能坐在凳子上不停地织网。”最终,织了3年网后的陈新民选择了登船出海。“讨海的话,一个月有45斤的粮食,在岸上只有21斤,虽然辛苦一点可是有饭吃。”对于17岁的陈新民来说,枯燥不可怕,可怕的是饿肚子。

  从那时起,陈新民开启了在船上是渔民,在陆地是“网民”的讨海生活。“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分,出海在船上算是一线,在陆地上织网补网算是后勤,都属于讨海的工种。”而在这样不同岗位都工作过的陈新民对于渔网有了更深的认识。

  手工渔网的变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经验再丰富的渔夫没有一张好的渔网,收获量也会大打折扣。陈新民在出海捕鱼的过程中深刻认识到一张好渔网的重要性。要织一张好渔网并非易事,“上世纪80年代之前,渔网都是手工编织的,织好一张渔网快则个把月,慢则需要两三个月。”

  手工织网从选料到加工都需要经验,左手织板右手梭,网梭和线在手中灵活交织,渔网在线的一穿一拉间逐渐成形。织渔网的主要工具是梭和织板,梭呈长条状,用来绕线,过去都用竹制的,现在大多数用塑料的。

  “织大眼网用大号笕子,织小眼网用小号笕子。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织网的速度和质量。织板俗称网棋,一般由竹片削成,像一个小格尺,它的大小决定网眼的大小。”手工织网的技艺靠的是父辈言传身教、口手相传,还要凭悟性和长期实践才能掌握。“那个时候渔网分很多种,乌贼网、小对网、大捕网、小捕网、大拖风、拖虾网……”不同的渔网在编织的时候就要注意网眼大小,还有整张渔网的规模。

  “不同的鱼类、船的大小、马力的大小、外海内海不同的渔场,对渔网的要求都不同。”

  20年前,陈新民开始专心从事渔网生产、加工、销售,见证了渔网生产工艺的大变化。“过去都是用柠麻的皮当网线织渔网,现在不仅有尼龙、涤纶,还有聚乙烯纤维,材料不停在变化,而且现在也不需要再一片片渔网去手工织,机器会把渔网一片一片生产出来,只要根据设计好的样式把它们一片片手工拼织起来成为完整的一张渔网就可以了。”

  “你看,今天大家正在赶制的渔网长920米,六七十个人已经连续忙了四天了,预计还要两天时间才能完成。”陈新民说,工艺的变革让生产效率高了很多,在过去纯手工织网的年代,同样的网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

  渔网里的幸福与烦恼

  “这是今年正月初六开工到现在做的第12张新网。就在这个月15日那天,我们刚刚完工了一张960米长的渔网。”陈新民说,要将完工的渔网运送到渔船上也是一个大工程,拖动渔网都要出动吊车,“现在都是大网,不像过去的小网。我们加工过的最大渔网长1200米,重达21吨。”这么重的渔网,加工生产运送都是大工程,而返场修补同样是需要动用到吊车和无数人工的大工程。

  “现在织网环节有机器替代了,但是每张网布之间的缝合还是要靠手工,修补更完全依赖人工了。”陈新民一边说着,手中的梭子在渔网间不停地穿梭着。这些年,除了生产新的渔网,陈新民和他的工人更多的是在修补渔网。他们不仅在晋江本地修补渔网,甚至会到漳州东山、海南等地去补网。

  路过深沪码头附近的晒网补网场的人,常常会被晒网补网的场面震撼到:一望无际的渔网铺满整片场地,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工人同时在烈日下修补整理渔网,每个人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头戴斗笠,低头盯着网线,双手不停穿梭着。“补网很麻烦的,现在网太大了,动不动几百米长,要摊开来找破损点,工厂里进不去,都只能在户外补。无论是大太阳还是台风天,小椅子上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困了就在渔网上眯一会儿。”陈新民说,修补渔网比生产新渔网还要辛苦,越是恶劣的天气越是要加班加点,有时通宵达旦地修补,眼睛都睁不开,人都站不起来,还是必须做,因为台风过去船就要出海了,必须抓紧补。

  和渔网打交道了一辈子,陈新民累并快乐着,渔网为他的生活注入了希望和活力,一线一梭织就了他人生的“星辰大海”,所以他甘之如饴。但他也有烦恼,那就是工人青黄不接,他很担心后继无人。“无论是拼织新网,还是修补旧网,一坐就要一天,除了中午吃饭起来一下,就一直坐在那儿,枯燥又辛苦,年轻人没有人愿意来学。”在他的工厂里,现有的工人都是做了三四十年的,有的已经做了50多年了,现在,他们最大的73岁,最小的也有51岁了。

  如今,陈新民的侄子虽然也能上手了,但是他主要以设计渔网为主。这些年,陈新民工厂生产的渔网不仅在福建海域捕捞,甚至到非洲、印尼海域去捕捞,因而根据不同需求设计渔网就很重要。“年轻人都以设计为主了,手工活只能由我们这些老人来做了。但是,我们这些人还能做多久呢?”陈新民感叹道。

(记者 黄海莲)

标签:深沪|渔网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刘忠琴刘忠琴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