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福建省晋江市已建成11家24小时城市书房

www.ijjnews.com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2023-04-26 16:47
  

  “晚上出门,看到24小时书店还亮着灯,感觉很温暖。”今年3月,29岁的徐嘉从厦门搬到晋江定居,说到对晋江的初印象时,她说,“还没来晋江时,只知道这里经济繁荣。来了后,看到这里有很多图书馆、书房、人文景点,发现它也是一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城市。”

  晋江市是福建省最早开设24小时城市书房的地区。2016年晋江市第一家24小时城市书房开业,2018年“建设10家城市书房”被纳入晋江市为民办实事项目。目前,通过发动社会各界联动共建的形式,晋江已在学校、社区、商场、景区、企业等场所建设了11家24小时城市书房,为市民打造不打烊的“家门口图书馆”。

  今年2月,晋江市“24小时城市书房:打造‘不打烊’的市民公共文化空间”入选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是福建省唯一入选案例。

  设计灵动 突出小而精

  走在晋江城乡,在最繁华、最漂亮、离百姓最近的地方,总能看到24小时城市书房的身影。这些书房风格迥异,它们或是嵌入红砖古厝的五店市,或是坐落于创意创业创新园,与龙泉书院面对面,又或是毗邻白塔与安平桥相映。

  “和传统的图书馆不同,城市书房的设计更为灵动,环境舒适、温馨,有亲子阅读区、休闲阅读区、休闲水吧等,进一步提升了阅读体验品质。”晋江市图书馆馆长郑君平向记者介绍,24小时城市书房是在晋江市图书馆和各分馆基础之上补充的阅读服务点。近年来,晋江市逐步完善城市图书馆群,目前拥有总馆1家、分馆27家、24小时自助图书馆35座、24小时城市书房11家,形成市区“15分钟文化圈”、乡镇“30分钟文化圈”,让城乡百姓更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走进各个书房,记者看到,书房在设计上因地制宜地突出所在场地的文化风格和人文色彩,桌椅、灯光、室内装饰时尚、精致,书柜高低错落,搭配有懒人沙发、豆袋等,阅读空间兼具舒适与个性化。

  晋江市民营经济发达,值得关注的是,这11家城市书房中,有多家是由企业及社会基金会参与共建的,如五店市传统街区24小时城市书房,与晋江农商银行共建;阳光时代广场的24小时城市书房,与阳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共建;金井镇24小时城市书房,与福建七匹狼实业有限公司共建;英林24小时城市书房,与英林心商店毗邻,由英林心慈善基金会共建。书房在建设上突出小而精,便捷、自助、24小时免费开放等特点,让阅读融入市民生活。

  晋江24小时城市书房在覆盖主城区6个街道同时,还辐射到晋南、晋西等多个乡镇,与图书馆分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等多个点串点成线、串线成链,实现总分馆图书资源的通借通还、数字服务的共享、文化活动的联动。

  创新服务“零门槛”享阅读

  据了解,截至2022年年底,晋江市每2.2万人拥有一个图书服务点,丰富的馆藏资源满足读者的多元需求,多彩的阅读活动也让市民感知阅读之美。

  “我们经常参加周六早上的活动,有时候是孩子的绘本阅读课,有时候还有手工制作。”家住阳光时代广场附近的黄女士说,形式多样的互动活动让她和孩子享受到阅读带来的乐趣。

  郑君平告诉记者,在运营上,晋江24小时城市书房利用属地管理部门、社会力量、志愿者群体,实行“无人值守+营业服务”的弹性服务举措,实现优势互补。位于三创园的城市书房,图书馆资源与休闲、餐饮等服务相结合,除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及餐饮服务,还实行“无门槛”经营,为市民提供免费文献借阅服务,并不定期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形成“书房+”的多样化服务。

  此外,依托“互联网+”、RFID等技术手段,晋江24小时城市书房在实践中不断强化智能化发展思路,将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技术应用到书房的建设、服务和管理之中,实现全市文献资源统一采购和配送、统一监控、通借通还,提升一体化服务水平。

  “由于晋江拥有较为庞大的外来流动人口,书房还开通了刷身份证入馆的功能,外来群体特别是短时居住的人员无需办理借阅证也能畅享阅读。”郑君平说,技术的升级也帮助阅读服务不断升级。(作者:张福财)

标签:城市书房
稿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