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福建省生态环境项目跑出“加速度”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  2023-03-17 17:56
  

  赋能美丽福建建设

  我省生态环境项目跑出“加速度”

  三月的八闽大地,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奋进新征程,动起来、跑起来、忙起来,省生态环境厅正以争优、争先、争效的高度自觉,践行项目工作法,推动生态环境项目加速跑,支撑环境治理、拉动有效投资、培育新增长点,为“美丽福建”蓄力赋能,再添高光。

  系统谋划 守护清新福建

  春江水暖,漳州市漳浦县官浔镇,波光粼粼的南溪水与蓝天相互辉映,与两岸绿树、村庄形成了一幅生态村美图景。

  南溪,福建第二大河九龙江的支流。曾经,它也是九龙江流域整治中最难啃的“骨头”。

  针对生态环境短板问题,省生态环境厅指导当地从控源截污、生态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养殖尾水整治等方面精准谋划一系列治理项目,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

  2022年,14个项目破土动工,阶段性完成投资1.19亿元,南溪整治按下“快进键”。项目落地见效,去年第三、第四季度,漳州连续两次成功入围全国水质改善幅度前30位城市。“水质实现了跨类别提升,太振奋人心了。”

  “‘清新福建’不是靠‘风吹雨打’,必须依靠一批批项目落地支撑。”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把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大任务”,具体化、清单化为一批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去年以来,我省生态环境系统大力推行项目工作法,让环境治理看得见、摸得着、落得实。

  项目从哪里来?跟着任务走、奔着问题去。聚焦“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任务、中央和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突出问题,紧盯生态环境短板和弱项、群众诉求……民生需求在哪里,环境治理到哪里,项目就支撑到哪里。

  据统计,去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全省谋划生态环境治理项目2600多个,总投资2900亿元,同比增长一倍以上。首批“十四五”重大项目总投资5600亿元。我省成为全国首批中央生态环境资金预储备项目清单编制试点省份。

  “我们的项目不能‘就环保讲环保’。”在项目谋划中,省生态环境厅要求,不仅要聚焦目标任务,还要注重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多环境要素协同控制;要主动融入城乡品质提升、乡村振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大格局,借势借力整体谋划。

  如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中,我省探索“投、建、管、运”一体化,将之纳入农村建设品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谋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69个,总投资142亿元。

  一个个项目立起来,一个个环境问题得以精准解决。2022年,在全省GDP跨越5万亿元台阶的同时,福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并持续居全国前列,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明显增强,生态“优等生”继续优中求进。

  逐绿生金 拉动“颜”“值”同升

  连日来,莆田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

  “项目总投资约4.7亿元,投用后每日可新增近30万吨再生水,相当于每天可节省30万元水费。”莆田市水务集团项目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可谓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一举两得”。

  长期以来,莆田存在“功能性缺水”,同时污水处理设施基础又较薄弱。如何破解难题?

  2022年,省生态环境厅指导莆田策划生成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项目,并帮扶莆田入选国家首批试点城市。项目可实现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不仅可缓解莆田区域水资源供需矛盾,转变高耗水发展方式,还有助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同时也带来了真金白银的经济效益。

  多要素融合,做大项目规模体量,让环境治理项目横向联起来、纵向动起来,形成项目群。通过策划生成、落地实施、滚动生成一批批区域性、流域性、行业性生态环境大项目、好项目……我省正不断拉动环境领域的有效投资、培育新增长点。

  “项目更接地气,不再小而散,含金量更足、含绿量更高、含碳量更低了。”各地探索出城乡统筹、陆海联动、山水共治、区域开发、产业融合等新形态、新模式。闽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入选全国示范案例,九龙江流域生态保护修复一体化工程加速推进,汀江—韩江跨省流域生态补偿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环境项目“质”“量”同升,经济发展活水正向“绿色”汇流。

  精准引领 “造血”“活血”并重

  生态环保项目好不好,资金奖补到哪去?竞争评审说了算!

  日前,在省生态环境厅会议室,现场答辩、专家点评、现场打分……参加重点区域、领域生态环境项目竞争性评选的各项目方,围绕工业园区综合整治、区域生态修复、绿盈乡村建设、美丽海湾等问题同台角逐,气氛火热。胜出的项目,将分别获得500万元到5000万元不等的分档奖补资金。

  “资金分配不撒胡椒面,而是与项目质量紧密挂钩,这样的竞争评选组织得好!”评审专家由衷点赞,此举既避免项目小而分散、零敲碎打、简单拼凑,还确保资金指向更精准。

  对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不仅注重输血,更注重“造血”“活血”。

  为保障项目推进,省生态环境厅与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产业化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若干措施》,通过六大方面18条措施,对项目来源、项目审批、资金保障、环保产业发展等问题一一细化明确,全链式精准服务项目生成、落地、实施。

  持续搭平台、建机制,不断完善政策支持、金融服务、专家智库、技术转化、项目对接、第三方服务等六大平台;对接多元化融资渠道,目前已与10家主要金融机构签署合作协议,未来五年给予生态环保领域8000亿元意向性融资支持。

  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EOD),建设省级EOD项目库,推动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莆田市木兰溪绶溪片区、漳州市南靖县、三明市沙溪流域等10个EOD项目、总投资345.5亿元列入国家项目库。

  在更多更优的项目土壤中,“福建制造”环保产业更加筋强骨壮。据统计,去年全省环保产业总产值超2200亿元,年增幅约6%以上;5家环保企业在国内主板上市,15家企业入选省科技小巨人领军企业培育名单,近百家环保企业获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为福建绿色经济再添新增长点。项目引领,守绿生金,福建“生态绿”和“发展红”正实现双向奔赴。

  (福建日报记者)

标签:生态环境
稿源: 福建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