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抢抓农时 各地做好春耕备耕

www.ijjnews.com   央视网  2023-03-16 17:34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春回大地,农事繁忙。眼下,各地正抢抓农时,加紧做好春耕备耕工作。

  备春耕,高标准农田建设忙。截至2月底,福建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940万亩,零散的小耕地逐步形成“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现代高效农田。重庆今年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200万亩,在巫溪,通过旱田改水田、低效土地整治,丘陵山区的低产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高产田。江苏阜宁以土地增效为基础,通过水、土、田、路等综合治理,建设高标准农田10.8万亩。

  春管保丰收,科技来助力。眼下,甘肃各地冬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全省2.3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指导农户对弱苗及时增温保墒,为夏粮稳产增产打好基础。在安徽亳州、山西河津,家庭农场智慧田管系统不仅让农户种田更轻松,还能做到麦田因地因苗、分类管理。在湖南益阳,依托农业大数据平台,通过分析气象、水文、排灌、测土配方等162项数据,对各类田块实行精准翻耕作业。

  春耕备耕,物资要保障。在黑龙江,各地的农资、农具企业抓紧生产,农资采购、农机检修等工作有序进行。在河北石家庄,当地开展农资入户服务,一个电话助农服务队就能将农资送到农户手中。在河南周口、四川南充,技术人员“送检下乡”,协助农户做好农机检验工作,保障农机具安全高效投入春耕生产。

标签:春耕
稿源: 央视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