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市“涌泉”行动新闻发布会召开 力争每年新增引进10万“人才大军”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22-06-23 10:22
  

  近日,泉州出台《关于开展“涌泉”行动集聚各类人才在泉创业就业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吹响了广纳天下英才竞相涌入泉州的“冲锋号”。22日上午,泉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泉州市“涌泉”行动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委组织部、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国资委、团市委等单位负责同志介绍《若干措施》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自2017年实施人才“港湾计划”以来,泉州围绕打造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过得好”的梦想港湾、事业港湾、生活港湾,已经形成了“1+1+N”人才政策体系,特别是分7个层次认定市高层次人才,给予25个方面47项政策待遇,取得较好成效。

  “作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超越的主力军,泉州被省委赋予建设21世纪‘海丝名城’的新定位,并要求泉州打造先进制造业人才高地。”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泉州作为制造业大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除了需要一大批掌握前沿科技的战略科技人才、“高精尖缺”人才来引领推动,也需要大量基础性、实用型人才。“涌泉”行动着眼人口、人力、人才资源的转化贯通,把引才目标聚焦高校毕业生、技师队伍以及其他紧缺急需的专业人才,推动引聚人才既“顶天立地”,也“实用为本”。

  那么,《若干措施》有哪些政策“干货”亮点呢?据了解,“涌泉”行动包括20条措施、39项具体任务,提出打造青年人才向往地、青年发展友好城、创新创业首选地,力争每年新增引进10万人才大军,2025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250万人,为泉州“强产业、兴城市”双轮驱动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政策亮点有三个方面:

  ●体现泉州招贤纳士的最大诚意

  把提升引才竞争“性价比”作为重中之重,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始终以人才为中心,从人才在泉创业就业的全链条需求入手,聚焦解决“关键小事”、突破“核心环节”,包括就业岗位、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公共服务、生活补贴、社保补助、创业支持等方面,切实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生态,释放泉州求贤若渴的信号。

  文件明确动态储备充足的优质就业岗位,提供最长1年的见习免费住宿、最长7天的在泉求职短期免费住宿,保障刚需购房,提供优质教育学位,发放1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和每月600元的社保补贴,免费乘坐公交、游泉州等等,展现满满的求贤诚意。

  ●激发各类主体引才、育才、留才的积极性主动性

  “涌泉”行动遵循人才工作规律,既强调党委、政府要积极作为,更注意引导市场主体、用人主体乃至院校发挥作用,实行“育才奖”“引才奖”“留才奖”。文件鼓励用人单位加大力度引育人才,提出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支持用人单位提供实习见习岗位、支持民营企业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并予以相应的补贴奖励,凸显用人单位引育人才的主体作用。同时,支持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泉州推荐引进各类人才,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机构来做。开展在泉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留泉率考核,通过考核比拼、分档奖励,提升本土院校毕业生留泉创业就业比例。

  ●让人才有成长和发展预期、看得见未来

  “涌泉”行动关注来泉留泉人员的未来成长空间,着力营造高配套低成本的创业环境。文件提出建设50所以上公益性创业学院,组建创业服务团和“名企导师”训练营,开展创业辅导;募集1万个免费创业工位,给予最长1年的免费使用;开展“大学生创业担保贷”“涌泉贷”等无抵押担保贷款,设立规模1亿元以上的天使投资基金,每年遴选支持50个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加快布局一批产业综合体、创新综合体,对大学生初次创办的小微企业给予实缴税费地方留存部分等资助,并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培训类课程、提供创业支持。

  (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谢松根)

标签:涌泉行动|人才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