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清明防火“双防控” 线上文明祭扫树新风
晋江新闻网4月5日讯 时值一年春草绿,又逢清明祭扫时。
受疫情影响,今年清明节期间,晋江市全面暂停各类场所清明祭扫。与此同时,晋江市各相关部门,强化立体防控措施,筑牢清明防火防疫“双防线”,利用新媒体手段,开设网上祭扫平台,倡导文明祭扫,为广大市民提供网上祭扫服务。
晋江市已发布严禁上山祭扫和严禁一切野外用火行为的通告,市有关单位和各镇、街道正在加大巡查力度
人防+技防 做好“双防控”
骑着摩托车,一边利用喇叭播放宣传清明期间严禁上山祭扫的通告,一边绕着紫帽山山体进行巡查——这支队伍就是晋江市紫帽镇专职的护林队,共有15个人,平日里上山巡山,清明期间进行24小时的高强度巩固巡逻,严防人员进山祭扫。
清明期间,晋江市紫帽镇专职护林队24小时高强度巡逻,严防人员上山
为了做好清明期间的森林防灭火工作,晋江紫帽镇政府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各个进村的查验点、设卡点的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加入清明期间禁止上山、森林防灭火的工作内容。一方面宣传疫情防控,一方面宣传森林防灭火。
在原有各个村居查验点的基础上,紫帽镇政府参照往年的情况,增设了16个防火检查卡点,增加了一支40人的机动队,到山体的主要墓区进行巡逻。
紫帽镇政府还加强森林防灭火的宣传,利用官方微信发布相关信息,转发各村居的村民群,提醒广大群众今年清明严禁上山。
同时,紫帽镇还配套了一批森林火灾的应急物资,并邀请了2名资深的无人机志愿者,参与清明期间森林防灭火巡逻,利用无人机从高空掌握情况,再与机动的巡逻员进行配合。
据了解,今年清明节期间,晋江市在做好人防的同时,加强了科技防控的运用。
自3月25日起,晋江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局加强对全市清明期间森林火情进行远程精准布控;十个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点,对全市10个主要山脉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专线与晋江市公安局应急指挥中心监控互联互通,及时监测全市各主要山脉是否有市民违反疫情相关规定私自上山扫墓,并监测各山体火情;同时运用无人机对一些死角进行巡查。昨日,英林派出所就及时查处了一名违反通告私自上山扫墓祭拜的群众。
接下来,晋江市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清明防火“双防控”。晋江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将继续联合林业、应急、公安、消防、电力等部门集中办公调度,分组到镇街督导,晋江市森林消防大队、保安近30人24小时待命,林业园林储备水车25辆分4组集中等候;森林监控中心加密巡查,3组无人机监测重点山体,100名护林员进行网格巡查,外聘保安90人次协助卡口值勤,招募设立8支水车志愿服务队,确保森林安全。
网上献花点烛 线上文明祭扫不添乱
连日来,晋江市内坑镇霞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党员义工志愿者们,分别举着文明实践中心和党徽的红色旗帜,敲着锣、带着小喇叭,在全村进行清明期间暂停各类场所祭扫的宣传。
晋江市内坑镇霞美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在村里进行清明期间的文明祭扫宣传
“疫情期间,村民们居家隔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广大村民了解清明期间的相关防控要求。同时,村里还关闭了祖厝、祠堂,劝导村民不要进行祭祀祭拜。”霞美村党总支部书记钟景明说,“我们党员干部要成为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引领者、践行者,带头宣讲、带头示范、带头践行,以身作则,争作表率。”
缅怀先人,重于心而不拘于形。减少人员流动和非必要的聚集,是为了避免带来疫情反弹的风险,巩固抗疫的成果。与此同时,晋江市已开设网上祭扫平台,提供网上祭扫服务,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清明节寄托哀思的情感需求。
自3月25日0时开始至4月15日24时,晋江市的广大市民可登录“晋江经济报”“晋江新闻网”“晋江电视台”等微信公众号网上祭扫栏目,开展网上祭扫活动;也可以关注“晋江民政”微信公众号,点击“清明祭扫”栏目进入祭扫平台,开展网上预约和祭扫活动。
网上祭扫平台可以献花、祈福点烛,同时还设计了一个留言版供寄托哀思。不少市民在上面留言,表达了自己支持文明祭扫、防控疫情、共克时艰和推进移风易俗的意愿。
晋江市民政局希望,广大市民可通过居家追思和网上祭扫的方式,将慎终追远的情感融入现代文明的表达方式中,将追思缅怀逝者与弘扬良好家风家教有机结合,变实地实物祭扫为注重精神传承,追忆先人留下的好家风好家训和感人故事,使祭扫达到“传递亲情、传承家风”的效果。
(记者 董瑞婷 通讯员 吴锟福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