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文体娱乐 >>正文

李琰出任中国速滑国家集训队总教练 正带队备战冬奥

www.ijjnews.com   中国新闻网  2021-11-03 17:22
  

  据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消息,11月2日,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苟仲文来到中车二七国家冰雪运动科训基地,看望正在集训的冬奥备战队伍。在这期间,他向中国滑冰协会主席、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总教练李琰了解了队员们的训练情况。

  从官方发布的消息可知,李琰已重拾教鞭,目前正带队备战北京冬奥。此前,她也曾担任中国短道速滑队主教练,在长期执教过程中带出王濛、周洋、武大靖等一众奥运冠军。

  从运动员到短道速滑主帅,再到今日兼任速度滑冰国家集训队总教练一职,可以说,她的生涯履历十分传奇。

  将视线拉回到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上,25岁的李琰在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中摘得一枚宝贵的银牌,而这也是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第一枚奥运奖牌。

  1966年,李琰出生于冰雪大省黑龙江。从小便显露天赋的她,12岁进入到体校进行正规训练。1982年,她获得全国少年比赛第二名,由此进入到了牡丹江市体校进行训练。

  然而,运动员的成长道路上并不会一帆风顺。一次突如其来的伤病险些断送了李琰尚未步入正轨的职业生涯。

  在一次比赛中,她在滑过弯道后撞在了挡板上,经诊断左腿膝关节肌肉全部断裂。对于注重腿部力量的冰上选手来讲,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但幸运女神并没有让一颗新星就此陨落。经过治疗,当时只有18岁的李琰在一年后便重新康复回到了心爱的冰场。

  1987年,李琰正式入选国家短道速滑队。殊不知,她将在未来的日子里开创中国短道速滑的历史。

  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上,当时的短道速滑首次被列为冬季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李琰一举夺得了女子1000米金牌。她的出色发挥令人印象深刻,组委会印发了题为“神龙腾飞”的海报,主角便是李琰,这也成为了那届奥运会最为经典的中国记忆。

  而当时间来到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奥会,短道速滑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在500米决赛中,李琰仅以微小差距屈居亚军,但是她仍然帮助中国短道速滑队实现了历史突破。

  退役后的李琰开始逐渐转型成为教练员,同样是在冰场之上,改换身份的李琰在此之后又亲手打造了短道速滑的一个时代。

  李琰在转型初期更多选择了走出国门执教,先后在欧美多地担任短道速滑教练,颇有成绩,培养出包括阿波罗在内的一批短道速滑名将。而在2006年都灵冬奥会结束后,她正式回国,接过了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主教练的教鞭。

  都灵冬奥会上,中国队在短道速滑项目中只由王濛收获了一枚金牌。而在李琰的培养下,新的冬奥备战周期中,王濛日渐成熟,周洋等实力新秀也开始崭露头角,中国队在亚冬会和世锦赛上有着不错的发挥。

  当地时间2月20日,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短道速女子1500米的比赛在温哥华太平洋体育馆结束,中国选手周洋勇夺金牌,这是中国队本届冬奥会的第三枚金牌,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一届冬奥会中夺得三枚金牌。图为中国队主教练李琰(右一)在场边为周洋加油。

  时间转眼来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再次摘得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冠军,成功在该项目实现卫冕;周洋夺得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打破了韩国队的垄断;而由李琰率领的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则以4分06秒610的成绩荣获女子3000米接力冠军,这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枚团体金牌。

  在国际赛场的出色成绩让大家更看好中国短道速滑队,也更看好李琰。

  而与滑冰有着不解之缘的她同样没有辜负外界期望,在4年后的索契冬奥会上,李琰带领的中国队在男女8个项目中均闯入决赛,最终斩获2金3银1铜。

  李琰曾用“坎坷、艰难”来评价2018年的平昌冬奥会。中国女队在接力比赛中被判罚犯规后,作为主帅的李琰承担了巨大的压力。而当武大靖在韩国选手的合力围剿之下突出重围,拿到一枚宝贵的500米金牌后,跪在场边垫子上的李琰兴奋地与自己的爱徒相拥,她的脸上写满了自豪和坚毅……

  从出色的运动员、教练员,到中国滑冰协会主席,再到今日重新出山,李琰一直在心爱的冰场上努力着、付出着。

  在队员们眼中,她是严格治军的“铁娘子”,在外界看来,她是名副其实的“金牌主帅”。对于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我们有理由相信李琰能够帮助中国速度滑冰再创佳绩。(刘星晨)

标签:李琰|速滑|冬奥会
稿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