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晋江考察团赴长三角开展学习调研:城市“智”理的“苏绣”功夫
核心提示:20日-21日,泉州晋江考察团赴长三角开展“对标先进、创新超越”主题学习调研。此行,考察团走访的苏州工业园区,通过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实现了精细化管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何对标找差、创新超越,苏州工业园的智慧之路或许可以给晋江带来思考和借鉴。
每天更新的数据达200多万条,整个园区日均产生工单2700多条,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试运行以来,工单总数量增长了28%,结案率提升24%,处置平均耗时缩短30%……“一屏观全貌,一网管全区”的运行场景令人感叹,苏州工业园区在精细化管理方面,展示了不俗的“苏绣”功夫。
上述一个个鲜活的数据,更印证了精细化管理需要5G、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加持。对于晋江来说,智慧城市建设亟须跑出新的“晋江速度”,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让市民体验到更加便捷、高效、智能、精准的公共服务,共享美好生活。
AI赋能 城市治理有“温度”
一辆车违停在苏州大道东路旁,摄像头识别到违停车辆及车牌号码,立即生成工单流转;通过打通的公安车辆库数据,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发送移车提醒及附近停车场信息到车主手机;车主若未在规定时间内响应,本次视频将作为执法依据自动生成罚单,并纳入个人信用体系……没有一个执法人员参与,一次违章停车处置就在系统中自动完成,这就是违章柔性处置的新模式。
“新的违章停车处理更加人性化了,不像以前那样,好像是为了完成业务一样贴罚单。”经常来园区跑业务的销售人员叶女士感受颇深。她表示,临时停靠多半是因为找不到车位或者有急事,新的违章停车处理模式给了违停车主“改正机会”。
作为城市管理的顽疾之一,以往违章停车属于被动式执法,主要通过举报或者网格员巡查,时间相对滞后,出动的人力较多,违法处置也是采用贴单处置,执法手段比较刚性、单一。
“就AI场景的数据来看,试点区违章停车非接触式执法率提高了30%。”苏州工业园区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中心一期工程对重点区域的摄像头进行AI赋能,事件全程无人参与,执法更人性化,大部分环节都是系统自动操作,过程可跟踪、可监督、可追溯。
在运行方面,苏州工业园区方面很明确,新技术在城市管理中的运用不是“一刀切”。“要抓一些‘牛鼻子’工作,抓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把分散式信息系统整合起来,做到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受用。”上述负责人表示。
技术整合 资源配置有“精度”
在苏州工业园区,一张看不见的智慧城市管理网,不仅关系着城市道路的畅通,也为城市的生态环境整治及高效便捷运行提供助力。
长江流域蓝藻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在生态治理方面的难题,地处江南的苏州也饱受其害。然而,随着中心的运行,这一旧疾的“医治”也有了质的改善。
通过利用遥感影像宏观预测潜在爆发区域,辅之以AI算法,无人机在常态化巡飞中识别、定位蓝藻位置,获取蓝藻浓度和覆盖范围,自动生成工单推送给市政集团。市政集团根据蓝藻浓度和范围,精准配置打捞船只及人力等进行处置。同时,抄报生态环境局进行实时监管,整个过程实现了市政、环保等跨部门的联动处置。
“从AI场景的数据上看,蓝藻发现处置效率提升45%。”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蓝藻问题实现了早发现、早处置及低处置成本,而这,离不开运作前期的系统建设工作。
作为园区的城市大脑中枢,中心通过采用5G、IoT、GIS、人工智能、大数据、融合通信等先进技术,把分散在31个单位的43个业务系统整合起来,接入了7000多路公共视频、1.4万多个物联感知设备,汇聚了超过4亿条的政务数据,开发了21类AI能力和16类物联感知能力,形成功能强大的数字底座,用于支撑城市综合态势、运行感知分析、全流程监督管理、应急救援指挥等智慧应用,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打通数据汇聚最后一关,正是做好智慧城市数字底座建设的关键“一招”,也是晋江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晋江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下阶段,晋江将研究建设运营晋江市大数据公司,建立市级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统筹协调管理机构,统筹智慧城市项目建设和政务数据运维等。
流程再造 居民生活更“安心”
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还向记者演示了园区某企业安全生产问题预处理的流程。只见在大屏幕左侧接入该企业自建平台的物联数据,以及企业内部和周边视频,该企业是否有失火风险一目了然。
据介绍,预判问题短时间内解决不了,就可以马上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应急预案,生成应急救援组织架构。同时,大屏幕可以看到周边的应急资源库、救援队伍、风险隐患、敏感地点等信息,通知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处置。
该中心负责人还演示了金鸡湖音乐喷泉广场的大客流超融合实景指挥系统。打开超融合实景指挥系统,广场各个出入口、交通路口拥堵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轻点鼠标即可调整高空鱼眼拍摄角度,俯瞰整个金鸡湖音乐喷泉广场及周边,想看哪个细节就点击相应点位放大。
“这个系统在全国属于首创,为我们制定相关的疏散计划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该中心负责人介绍,同时,该系统可以通过广场的LED大屏幕,实时指导市民及旅客疏散,调控周边交通枢纽的人流涌入。
“在聚焦‘高效处理一件事’上,我们要求做到在最小层级、最早时间发现可能存在的最危险苗头,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达到最佳的综合效益。”该中心负责人表示,精细化管理要重视利用技术手段,重视流程再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记者 刘宁)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