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晋江市第十届小记者现场作文比赛一等奖作品选登④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1-04-19 18:06
  

  网课“躲猫猫”

  张紫嫣(晋江罗山中学初一年)

  清晨。远处的天还未苏醒,像是谁慌乱间打翻了一瓶香吉士,为天地染了一身橙。

  5点30分,我睡眼惺忪地坐在床上。这是新年的第六天,突然想起,去年年初,我还坐在电脑前上着网课。

  “赶紧起床!第一次上网课别磨蹭!”我在妈妈的催促下艰难地离开了被窝,一看闹钟——“老妈,这才几点啊!距离上课还有两个多小时!”“就不能早点起来准备吗?动作快点,别啰嗦!”唉,自从上网课的通知下来后,妈妈就开始变得“神经质”,比我这个要上课的人还紧张,而我这个“弱势力”也没法反抗。

  电脑摆在书桌上,我呢,在妈妈的“监视”下端正地坐在书桌前,教科书、笔记本和笔也早就备好,现在就只欠网课了。

  “开始了,开始了!一定要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听见没?”“知道啦!你快出去吧!别影响我听课!”“咔嚓”一声,老妈的碎碎念终于被关在门外。我拿起笔,跟随着老师的节奏,听课写笔记……

  窗外的鸟鸣催促着时针与分针分了又合,合了又分,我合上电脑,今天的网课又结束了。在妈妈不厌其烦地唠叨下,我度过了一个星期的网课学习。内容不难,老师的讲解也清楚,相关练习我也完成得不错——网课和在学校上课相比,更简单轻松!

  然而,我的老实并没有维持到第二周。因为上网课,一天的时间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白天上课,晚上写作业,周末也是写作业。我开始不满“网课制度”,并且接受了“手机诱惑”。于是,每次上课时,都是电脑在讲,而我在玩手机。妈妈害怕打扰我学习,上课时从不进我的卧室,更是让我愈发无法无天。

  可逍遥的日子不长,一次,在我刚拿起手机时,妈妈突然进来,我惊慌地将手机塞入抽屉。“你在干什么呢?”“我……我找笔呢,这支笔没墨了……”“好好上课!”“知道!”太险了,我拍了拍胸口,将手机从抽屉里拿出,不顾妈妈说的话,又玩了起来。正起兴时,门又“咔嚓”一声开了,我连忙将手机压在语文书下,拿着笔装作认真上课。妈妈满意地点了点头,又出去了。我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这简直是惊悚版的“躲猫猫”!

  在被妈妈“偷袭”了N次后,我的“躲猫猫”技术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了,至今也没被她发现我的小动作。

  可好景不长,我正沾沾自喜时,却不知妈妈的技术也“升级”了。有一次,她竟神不知鬼不觉地走到我身后,将我抓了个现行。“物证”在妈妈的手上,我也无法狡辩,手机就这么被上缴了。等我再次与它相见,已是六个月以后的事了。

  此后,妈妈为了防止我再次搞“小动作”,将我的学习场地移至客厅,这样她可以一边做家务,一边监督我上课。在她的眼皮底下,我有什么办法乱来呢?“躲猫猫”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后来,认真上网课让我在归校后的学习比其他同学更加轻松,也让我在毕业考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不难想象,如果当初妈妈没有制止我的行为,我现在会坐在哪里呢?反正一定不是在这个优秀的班级。

  看来这网课,就是一把双刃剑,就看你要往哪儿刺了。

  指导老师_蔡碧梅

  落叶

  陈雅琳(晋江市第三实验小学滨 江校区六年级)

  入冬了,南方虽然没有下雪,但还是很冷。天空昏沉沉的,像睡眼惺忪的小孩儿。一阵阵风吹过,一棵棵高大的树木在风中矗立着,它们的“头发”一片片落在地上。原本灰暗色的小路上,一下子披上了金黄色的地毯。这时,一个身影在小路上忙碌着……

  一位头发银白如钢丝、满脸皱纹的老人,用她长满老茧的手抓着扫把,麻利地边走边弯着腰扫地。淡黄色的环卫工人服装穿在她身上显得有些宽大。老人的眼睛十分锐利,一片叶子也不放过。

  突然,一辆车飞驰而过。一阵灰尘扑面而来,落叶又分散开来。老人却只是轻轻地皱了一下眉头,又继续扫起地来。每当有人路过时,老人总是面带浅浅的微笑,小声地说道:“小心,注意脚下。”

  时光一点点流逝,老人的身影依旧在那儿。

  后来,经过打听才知道,老人已经在这里工作几十年了。从路刚修好,老人就在那儿当环卫工。从头发乌黑到发如银丝,为了人们、为了城市,她经历了几十年的时光,扫了几十年的落叶。

  革命战士保家卫国,我们铭记于心;而那些为城市文明发展而坚守于此的人,我们怎么能遗忘呢?他们也是为国家付出的人,只是表达方式不同;他们精神相同,只是行动不同!

  他们没有创造什么丰功伟业,却在人们身后默默地奉献,直到人老……

  叶子飞落一地,一个身影依旧在忙碌。老人还在为小道清洁,为自然减少垃圾,为人们出行方便,为城市增添一分美。

  落叶,遮住了他们的精神。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找到…… 

  指导老师_叶美

  平凡的人

  陈珊珊(晋江安海培基小学六年2班)

  那是一个星期天,昏暗的天空吐出了小雨滴。正值冬季,厚厚的棉被终是抵不过刺骨的冷。我不情愿地从床上爬起,披上贴有暖宝宝的大衣出门吃早餐。

  一出门,凛冽的寒风便刮痛了我的脸,那雨更是顽皮,跑到顽皮的衣服上跳舞。我打开伞,那雨点才离开了我。

  我飞奔到早餐店,点了一份肠粉和两个肉包、一个奶黄包。老板热情地问道:“吃得饱吗?吃不饱跟叔叔说,叔叔再给你多来点肠粉!”我怀疑他是想坑我的钱,便干笑了两声,摇了摇头,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

  老板没得到我的回应,也不气,依旧热情地跟我说话:“小朋友啊,你上几年级啊?”“六年级。”“好巧啊,我家女娃也上六年级!”“那真巧!”“是吧?像你们这些女娃,就要多吃点,柔柔弱弱的可不好!”这回我只是轻微地点了点头。

  很快,包子和肠粉就上来了。我大口大口吃着包子,咬着肠粉,心头热乎乎的,幸福极了!

  但这幸福没过多久,由于我吃得太快,被包子给噎住了。老板看到,连忙放下手头的工作,跑了过来,轻轻地拍着我的背,还顺手拿了一瓶牛奶给我喝。牛奶一喝下去,我那通红的脸终于恢复正常了。老板大大松了一口气,说道:“吓死我了,娃子啊,别吃那么快,再来一次,我可要跟你一起进医院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给您添麻烦了!”老板反而不好意思了,赶紧说道:“没事,没事,牛奶给你了,别再噎着了。”我有些难堪地说道:“但我带的钱刚刚好,不够付牛奶的钱……”我越说越小声。老板摆摆手:“这不收钱。”我有些惊讶。老板却像没事人一样又回去继续蒸肠粉。这不禁让我的心更暖了。

  过了一会儿,一位老人来到店门前,有些别扭地看向老板。老板笑呵呵地提起刚打包好的肠粉拿给老人。“叔,今儿又没收到纸皮?”我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位拾荒老人。那老人挠了挠头,不好意思地摇头。老板笑笑,说道:“没事,没事,好运总会来的!”说着,便把手中的肠粉递了出去。老人接过后,小声地说了声“谢谢”,便拄着拐杖慢吞吞地走了。

  我看向老板:“老爷爷是不是没给钱?”老板摆摆手:“这叔啊,也挺不容易的,就靠捡废品过日子。他收到废品,哪怕只卖一元钱,他宁愿一天只吃一个馒头,也不会来我这儿。你看,他昨天一定没收到废品。”他边说边叹气。我听了不禁有些触动,因为老人,也因为老板。

  我觉得老板,以及像他这样的很多人,都是了不起的人。

  从那以后,我更加频繁去光顾这家早餐店。 

  指导老师_李春梅

  网课只“囧”

  林子宜(晋江安海中学初一年)

  “停课不停学。”自从疫情暴发后,上课有了一种新的形势——网课。且不说网课的方便,也不提网课的新奇,但是网课上的囧事,在我身上就发生了几次。

  在了解了怎么上网课后,我不禁欢呼雀跃:“我终于可以边吃东西边上课了!”于是,我拆开一包薯片,悠闲地边吃边听课,时不时在书上记几个字。

  老师提了个问题,我自告奋勇,一把抓起耳机戴上,连麦后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

  “不错,小宜同学答对了!”老师的一句话把我浸在了蜜罐里,甜蜜蜜、喜滋滋的。沉浸在这喜悦中,我往嘴里塞了一把薯片。

  “咔嚓咔嚓!”嚼着薯片,我靠在椅背上。“小宜同学,你在做什么?”老师那熟悉的声音突然传进了我耳中。

  糟了,忘记关麦了!我猛地坐直了身子,心不受控制地跳着,好像要从我身体里逃出来。我刚才嚼薯片的声音,岂不是完全被“复制”进直播间里,被老师及全班同学听到了?

  “没,没做什么。”我支支吾吾地回道。在没得到老师回应前,我手忙脚乱地点下关麦键,急急忙忙地扯下了耳机,把薯片搁在一旁。

  所幸老师不再追究。还好现在不是面对面上课。虽这么想,但我的耳根已经开始泛红。

  经过上一次囧事,我再也不敢开小差了。

  又一次上网课,老师再次抛出问题,并点了我的名字。我不敢再用耳机回答,便点了发言区,想要打字发上去。

  可偏偏这时,网络卡了。任凭我怎么点,屏幕一直定格,好像被凝固住了。

  不过,老师的声音还是听得清晰。“怎么回事?请尽快回答这道题!”

  我心急如焚,却欲哭无泪。在等了许久还未得到我的回答后,老师留下一句“真是奇怪”就继续讲课了。

  这时,画面又恢复正常了。我似乎看见网络对我做了个鬼脸。

  顾不得埋怨网络,我赶忙向老师解释是网络卡了。我再次窘迫起来,脸又红了。

  网课固然是好,可有时却给了学生们开小差的机会,甚至是打游戏的借口。有时,条件不好也会影响正常听课。网课有好有坏,只要我们正确运用,就可以让它利大于弊,成为我们学习的帮手。

  指导老师_陈毓清

《世中运,我是第一》陈德烽(晋江市第六实验小学五年7班)指导老师_王婷婷
标签:小记者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