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第一次亏本,第二次终尝甜头 助农政策“组合拳”让他吃下“定心丸”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11-29 09:11
  

田地里的农民向记者展示今年的玉米收成

  晋江新闻网11月29日讯 当前正值玉米收获季节,位于晋江磁灶镇洋宅村的百亩种植基地也迎来了丰收。从年初的歉收,到现在的丰收,对基地负责人洪维乐来说,收获的不仅是丰收的喜悦,更是一份信心。

  昨日上午,天气晴好。记者来到洋宅村种植基地,农民们正忙着采摘玉米,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地,洪维乐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你瞧,这玉米很大根,颗粒也饱满。”走进玉米地,洪维乐随手摘下一根玉米,剥开外皮,露出金灿灿的玉米粒。他告诉记者,这批秋玉米收成很好,这个品种产量比较高,单根可以达到600到700克。

  洪维乐深耕农业已有10多年,一直在深沪、龙湖、金井三地种植花生、胡萝卜等蔬菜。今年4月,洪维乐扩大种植规模,承包了洋宅村557亩连片种植基地,其中玉米种植规模100多亩。

  “这里地好、人好,一开始我满怀信心种下了第一批玉米。没想到,却栽了个大跟头。”等到6月采收的时候,洪维乐傻眼了:“那时候虫害比较严重,所以造成减产减收,加上品相也不好,不好卖,亏了10多万元。”

  第一次收成以亏本告终,这对于刚来投资的洪维乐是个不小的打击。农业不仅“靠天吃饭”,更要用心去管理。之后,洪维乐每天走进田间,从种植、管理到防治虫害,一项一项钻研。管理上注重精准施肥,及时进行梳果,一株只留一根玉米。

  “病虫害还是要以防治为主,只要发现有长虫子的迹象,就要马上行动。”洪维乐对记者说,要特别感谢晋江市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多次下来开展技术指导,分发诱捕器,指导正确使用农药,取得很好的效果。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部门对他也大力扶持,相关政策“组合拳”让洪维乐吃下定心丸,农资肥料送到地头,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把防虫手段和稳产增产技术送到一块块农田。

  晋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片基地实施2020年泉州市级玉米高产创建示范项目,采用优质简约化栽培技术种植玉米。最新测产结果显示,这批玉米增产显著,亩产高达3100多斤,比别家的产量多了20%左右。

  “我们一天能采收1万到2万斤。采收好的玉米马上运输到禾富农贸市场销售,预计当天就可以全部卖完。”洪维乐笑说,今年玉米的市场价格达到了每斤1.7元,可以说是增产又增收。“有了今年的教训和经验,现在我更有信心了。明年我将扩大玉米种植面积,争取再迎大丰收。”

  (记者_沈茜 秦越 文图)

标签:助农政策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林秋梅林秋梅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