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灵源林口“最美庭院”要拆迁了 柯先生最难舍是那一院子苗木 为延续这份爱树感情,他愿无偿赠予有心人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11-28 10:20
  

  晋江新闻网11月28日讯 近段时间,由于房屋征迁,家住晋江灵源街道林口社区紫华南路的柯先生正忙着搬家,而令一家人不舍和牵挂的是家中庭院里的花草树木。去年,柯先生家的庭院获评“2019年度晋江市最美庭院”,许多苗木已陪伴了他们一家人一二十年,可惜,新家安置不了这一庭院的苗木。为此,柯先生爱人许女士联系了灵源街道妇联的工作人员,希望她们可以帮助联系有关部门或珍视花草树木的个人对树木进行移栽认养,让苗木生命得以延续。

  20多年用心养护 打造出“最美庭院”

  日前,记者跟随灵源街道妇联相关人员来到柯先生的家,一进门就被这“最美庭院”的绿意所吸引。20多棵大黄椰树围成了一方庭院小天地,小院里种有米兰树、红豆杉、茶梅树、罗汉松、棕树等,还有莲雾、龙眼、芒果、杨桃等各种果树。同时,庭院中有小鱼塘、凉亭,还装点有水车、小桥、石凳石椅、秋千及各类农家老物件。在百平方米的庭院里,可谓一步一景,数十种花草树木错落有致,每一个角落都是绿意盎然,别有一番韵味。

  记者初见柯先生时,他正在庭院中用鱼塘的水浇灌树木。不少搬家工人正在院子里搬运物品,货车进进出出,身边的大动静却丝毫没有影响到柯先生专注于眼前的花草树木。

  “你们没早些来,最近很多好看的花、树都送人了。”得知记者来访意在帮助树木找“新家”,柯先生很是欢迎,但也能从他的话语中听出不舍。

  “看!这株老米兰已经有百年的树龄了,看树干就能看出老态,可以说是非常难得。”“这棵人心果树是从印尼买回来的,还记得当时要进海关还接受过检疫,养的时候只有1米多高,现在都已经长到三四米了。”“这些鹿角蕨是马来西亚的朋友特意飞来帮我嫁接的。”说起家中的树木,柯先生如数家珍。

  柯先生介绍,自家的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末建设的,由于家人们都爱花草,因此在房子建设之初就规划设计了该庭院。平日庭院主要是由爱人许女士在打理,同时还聘请了两名苗木工人帮忙养护。

  “我平时也没别的娱乐活动,就是喜欢‘宅’在这个园子里,给这些花草树木浇水、除草。”许女士介绍,自己刚开始养花种树时没有经验,不清楚花草习性,喜欢的花草苗木买来种下后,常莫名其妙枯萎、生病,对此自己也交了不少“学费”。但是即便如此也不曾放弃种植,就这样,20多年来,经过一次次的摸索、不断的培育,才成就了庭院一年四季都有水果可以品尝,每天都有鲜花可观赏的盛景。

  好景致也吸引了不少鸟类来“安家”。“我们每天早晨都是被鸟鸣叫醒,夜里还能听见蛙叫。”许女士说。

  2019年,在晋江市委农办联合市妇联、市农业农村局开展的“最美庭院(阳台)”评选活动中,柯先生家的庭院脱颖而出,获评“最美庭院”,并于今年年初挂牌,这让柯先生一家十分自豪。

  庭院承载家庭回忆 愿无偿赠予 延续树木生命

  “房子拆迁反倒没有多不舍,毕竟房子还可以再建,就是这些花草树木,大多都养了一二十年了,都是鲜活的生命。而且这个庭院也是我们一家30多口人相聚的一个空间,拆了后,那样的相聚就少了。”柯先生介绍,家里兄弟姐妹7人,大家分居于我国港澳地区以及美国、菲律宾、法国等地。每年春节,家人们都会从世界各地回到林口的家中相聚,庭院就成了承载兄弟姐妹及家中孩子们记忆的地方。“政府要拆迁,我们也愿意支持,就是这些树木不知如何安置,心里很不是滋味。”

  在柯先生的手机里,还留存着许多家中孩子新年在庭院里玩耍打闹的照片。“这些孩子都在不同地方长大,讲着不同的语言,但是至少他们回来有一个地方能相聚能一起玩,也能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柯先生神情凝重地说,“以后孩子们回来就找不到这个庭院了。”

  “最近经常有人来问,要花钱来买这些树,我们都说不卖,就送,只要他们能保证帮我们把树养活。”柯先生说,每每想到拆迁后,这些树可能会被毁,就感到十分不舍,因此非常愿意无偿赠给园林部门、景区或有心人,延续树木生命。“给它们找个新家,将来还有个地方,让我们可以去看看它们。”

(记者_林伊婷 秦越 文图)

标签:灵源丨最美庭院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林俊贤林俊贤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