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朗读亭内声声相叠 厦门故事动听汇聚

www.ijjnews.com   厦门日报  2020-10-19 12:03
  

  从清晨到日暮,从阳光到灯影,过去三天,厦门朗读亭迎来送往,收获了224个真挚的声音。这是《朗读者》“一平方米”朗读亭新媒体直播活动在厦门的收获,也是厦门在这个秋天收获的惊喜。224段朗读,224位朗读者,他们选择的朗读篇目,他们分享的家庭情感、奋斗经历,以及对这座城市的祝福与期待,声声相叠,汇聚成了动听的厦门故事。

  黄亚国:

  烈士后代朗读《穷人的马灯》

  黄丽娟目送父亲黄亚国走进朗读亭,听见父亲用她熟悉的声音朗读——“他们是一群穷人,一群和其他穷人一样穷的人,一支世界上最穷的军队,他们与穷人仅有的区别,是每个人手上提一盏马灯……”这天是10月17日,厦门解放71周年纪念日,73岁的黄亚国想通过这篇《穷人的马灯》,向他的祖母,为厦门解放英勇奋战、壮烈牺牲的人民英雄张水锦致敬,用朗读提醒人们铭记历史。

  在厦门烈士陵园里有一组名为《永志铭心》的群雕,队伍后方的撑船女船工就是以张水锦烈士为原型塑造的。黄亚国的祖母张水锦是角美镇石美村的渔民。1949年9月,解放厦门前夕,解放军组织发动渔民船工支援前线,运载解放军渡海作战。张水锦同丈夫、三个儿子带头报名。1949年10月15日傍晚6点,解放厦门的战斗打响,张水锦一家分别驾着两条渔船,从海沧运载解放军战士向鼓浪屿前进。在退潮、风向不顺的艰难情况下,他们冒着炮火冲在最前头。那场战役,张水锦一家五口血洒鹭江、壮烈牺牲。厦门解放后,解放军第31军授予张水锦支前特等功臣,并在其“厦门战役船工功劳证”上写道:“此次攻厦战役,其热心支前,勇敢积极的精神为国人所钦佩”。

  71年过去了,如今,黄亚国的女儿黄丽娟成了厦门烈士陵园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守护着革命烈士的英灵,传承着这个红色家庭的爱国情。在朗读亭,作为特邀嘉宾的黄亚国还与《朗读者》节目制作人、总导演兼主持人董卿现场连线,与收看直播的更多观众分享这段历史。

  曾啟俊:

  爱心少年朗读《只有一个妈妈》

  “千百滴露珠迎接黎明,千百头羔羊出没在紫色的草原,千百双蝴蝶在草坪上飞舞,但只有一个妈妈呀,在这茫茫的人间。”夜色中,厦门朗读亭,15岁的曾啟俊朗读了这首诗。

  曾啟俊是厦门松柏中学的初三学生,这是他第二次读初三。2020年中考前,为了给患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母亲捐献骨髓,这位少年做出推迟中考的决定。他说的那句“妈妈比较重要”感动了许多人。今年7月,曾啟俊的母亲成功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身体恢复状况良好,目前仍在丈夫陪伴下在北京观察治疗。曾啟俊则一个人回到厦门,融入全新的初三生活。16日晚,应邀走进厦门朗读亭的他,朗读了美国诗人乔治·库柏的诗《只有一个妈妈》。

  直播中,曾啟俊接到了来自北京的连线邀请,和他对话的是董卿,还有他的父亲曾思国。董卿问起曾啟俊捐髓救母的心路历程,鼓励他好好学习,祝福他的母亲身体健康。曾思国在连线中关心了儿子最近的学习生活状况。“我觉得他最近胖了不少。”曾思国告诉记者,儿子现在已经全身心投入到新的学习环境中,更坚强也更成熟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儿子朗读,本来孩子妈妈也要来和他连线的,但身体还是不太方便,我会把儿子朗读的这段视频放给他妈妈看,这是孩子送给妈妈的祝福。”

  朗读者:

  展现厦门人风采

  除了黄亚国、曾啟俊这样的特约朗读者,过去三天,厦门朗读亭更多迎来的是来自这座城市里的普通人。

  农民彭志牛朗读了贾平凹的《在女儿婚礼上的讲话》,他和作者有着一样简单的心愿,想要带领乡亲们奔小康;大学生林宇昕怀着致敬的心情走进朗读亭,朗读郑愁予的《雨丝》,想以此献给前辈笔下流传至今的音乐经典;厦门蓝天救援队队长水草亲手写了一封信,以朗读的方式,送给自己孩子、队员和曾经救助的往生者们;朗读亭里还来了老、中、青三代女警,她们用朗读沟通情感,希望厦门女警精神代代相传……通过朗读,展现着厦门人的风采。

  【花絮】

  朗读亭里的钢琴声

  钢琴,是厦门朗读亭里的独特风景。厦门拥有浓厚的钢琴文化氛围,走出过多位闻名中外的音乐家。钢琴的存在,让这间海边的朗读亭更具厦门气质。直播期间,厦门朗读亭邀请了多位钢琴演奏者现场演奏,让琴音与朗读声声交织。

  (文/记者 郭睿 图/记者 林铭鸿)

标签:朗读亭|厦门故事
稿源: 厦门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