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文体娱乐 >>正文

三生有幸

www.ijjnews.com     2020-10-01 09:36
  

  三生有幸

        一一俗子

  杭州西湖有块"三生石",在莲花峰东麓,与飞来峰相接,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石约高10米,宽2米有余,峻峭玲珑。上刻篆书“三生石”及《唐圆泽和尚三生石迹》碑文。奇石名碑引来许多游客驻足,任尔遐想憧憬,抒怀述情。

  碑文记载了一个"三生"的故事,饶有风趣,久传不衰。

  相传,从前有位得道禅师名叫圆泽,是河南洛阳惠林寺的住持,他有一个俗家朋友名叫李源。两人虽然一个是俗人,一个是出家人,因为缘深,两人遂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一日,两人相约一同前往四川参拜青城山、峨眉山。于是,他们乘坐小船,沿江而上。

  一路上,圆泽悲喜交集慨叹不已,他知道自己此生佛缘将尽,轮回现前。当两人来到南浦时,看见有位妇人在河边取水,圆泽便对李源说:“你看,那就是我下一辈子的亲娘,她姓王。我得走了,要给她做儿子去了。3天后你可来王家看我,以我对你一笑为证。13年之后的中秋节,请你来杭州天柱寺外,我们再相见。”

  李源对圆泽的话将信将疑,没想到,当天夜里,圆泽果真圆寂归天。李源想到圆泽之前说的话,他就在3天后去了王家。见那刚出生的婴儿果然对着自己微微一笑,心想圆泽之言并非虚构。日月如梭,时光荏苒,转眼13年过去,李源如约在中秋节那天来到杭州天竺寺外,在那里,他看见一个小牧童,认定这一定就是圆泽的化身。果不其然,这个牧童张口说道:"三生石上旧精魂,赏月吟风不要论。惭愧情人远相访,此身虽易性常存。"

  一场奇遇,一段奇缘,一期奇传,演绎出”三生有幸“凄美动人的故事。后人便用”三生有幸“来比喻两人之间特别的缘分,有此缘分的人非常幸运。

  从中,我们可窥见,三生即指:前生、今生和来生。

  三生的传说,似乎告诉或暗示人们确有前生、今生和来生。以此推论,生生不息,世世相传,岂不无穷尽?今生居中,前有前生,后有来生,当前生是今生时,不是得往前推,当来生成今生时,不是得往后延,前推后延,无始无终。

  三生既有有幸,也定有不幸,有恩恩相酬,必然有冤冤相缠。

  圆泽是高僧,法眼通天,能看到自己的前生和来生,知死也知生。但传说只是听说,并非我们亲眼所见,难辩真伪。或真有此事,我们未曾亲历,是不知也;或我们凡胎俗人,仅具肉眼,无法穿透生死,明了人生风云际遇、因果真谛。

  约定俗成,用"三生有幸"形容难得的机缘、幸事、奇遇、奥妙等等,无可非议。沒有几个人见过自己的前生和来生,但是沒有几个人不会引用"三生有幸"一词说事言物道情。

  人真的有三生吗?此生,即今生是肯定的,前生来生沒见过吧!沒见过偏说"三生有幸",仅取其义,不计其实,情有可原。

  人的思想很奇怪,容易受影响,也容易被忽悠。明知道三生中的前后两生"子虚乌有",偏偏倍感兴趣,而对现成的"三生"却熟视无睹。

  什么是现成的"三生"呢?

  人现实中的生活,学习、工作、休闲、娱乐,沒有疑议吧;人有记忆会回想吧!今天回想昨天,这周回顾前周,新年回首旧年,回忆与寿命一样长;沒有人不做梦吧!男女老少皆会,梦与人同生共长。

  取个名称吧!日常内的生话,称作常生;回忆里的生活,称为忆生;梦境中的生活,称为梦生。

  常生、忆生、梦生都是生活,它们各有各的形式、内容、情景和境界。三者虽有紧密联系,却不可互相取代,三者虽有区别,却又相生互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能只要常生,不要忆生和梦生?谁能只要忆生,不要常生和梦生?谁能只要梦生,不要常生和忆生?此生不可更换彼生,彼生也不可取代此生,三生即由此而出。

  此等三生对人同样有价值、有意义,不可厚此薄彼,倚轻倚重。

  常生,出生为人,需要生存、生息、生长、生活、生衍、生养,这是人生常态。这种人生常态,人人都大同小异的经历过,大家都会有大同小异的体会,无需多费口舌,浪费笔墨。

  忆生,有回忆能回忆地生着活着。回忆,是人的一种思绪情感,是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通过头脑加工,把它重新激活并呈现脑海的过程。

  年华如月,回忆似水。我们曾经经历过的一切一一幼时的天真,少时的烂漫,青时的羞涩,壮时的豪迈,老时的慈祥;刻苦地学习,勤奋地劳作,积极地进取,不断地成长,努力地奉献;在衣食住行中体验艰辛,在琴棋书画中感悟人生,在艰难险阻中磨炼意志,在挫折失败中品尝苦涩,在忠诚挚爱中升华品格;沉默过,抗争过,烦恼过,难受过,委屈过,误解过,苦过,甜过,累过,闲过,爱过,恨过……在回忆中重现,犹如映照在水中的月亮,无论阴晴圆缺,无不记忆犹新,恍如昨日。哪怕是不愿回眸、不堪回首,记忆不会忘记,更不会抛弃。

  沒有回忆就沒有历史。大到社会、民族、国家仍至世界,小到每个人,历史就是回忆的产物。把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事情、事物,一件件、一段段、一个个地组合拼凑起来,真实地再现当时的场景、情景,给人以启迪、教育和借鉴,这就是历史,历史的杰作者就是回忆。

  清末民国初时那几代中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人,最爱回忆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抗过枪,渡过江;而出生在十九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中叶的那一代人,记忆最深刻的莫过于:屡次运动票证券,上山下乡加回乡。说得风趣些,即长身体时吃不饱,长知识时无书读,可生育时只生一个好,稳定工作时偏遇減员下岗潮。

  一生中有多少长长短短、断断续续、零零星星的回忆,在三万左右天里上演。无论春夏春冬,无论晨昏昼夜,无论阴晴雨雪,无论居家出行,回忆均可时时显现,处处表露,让人自觉不自觉地回到过去生活中去再体验一回。幼儿时,童真童趣,青梅竹马;少年时,同窗共读,风华正茂;青年时,情窦初开,恋思缠绵;中年时,建功立业,壮怀激烈;壮年时,蓦然回首,百味杂陈……一暮暮记忆犹新,如诗如画,如泣如颂。

  人用来回忆的时间似乎不很多,然而质量却很高。它把过去的生活浓缩、聚焦、精炼在思想中,形成一道新生活的风景线。例如,过去用20天时间游玩了5个国家,而记忆仅用10分钟,就足可把五国重游一遍。那些异域风光,风土人情,名胜古迹,逸闻趣事,尽收心底。例如登山,8848米高的珠穆朗玛峰,优秀的运动员也需艰辛拔涉十天半个月,而在他的回忆中2分钟即可登顶,连同那一路所闻所见,以及山高我为峰时的喜悦。同时,回忆也可以扩展、延伸和折叠,过去的一件事可以在记忆中反复呈现无数次,几小时乃至几分钟发生的事,可以让人回味品评一阵子甚至一辈子,特別是那种类似天真少儿被宠爱、朦朦胧胧的初恋、初为人父人母时的甜蜜、愉悦、美妙的感觉毫不退色,久久驻留心中,时时浮现眼前。

  回记才一时,往事越n年。这是回忆的妙着,是忆生的特有功能。伟人、名人都有撰写回忆录的欲望和习惯,以此记载着自己的苦难或辉煌,失落或成功。花上一年半载,自己捉笔,或请人代笔,一部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字的数十年人生总汇由此而成。

  回忆的一生丰富还是贫乏,幸福还是痛苦,豪迈还是难堪,莫不由一个人经历的数量和质量所决定,同时还同这个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常言道,小孩喜欢憧憬,老人喜欢回忆。小孩涉世不深、历事不多,回忆的资料少,过去沒有更多可说的,那么就向往未来。老人走过了人生的春夏秋,只剩下半截子冬季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世态的善恶炎凉,人情的浓淡厚薄皆已尝遍、多成定局,所以淤积在心头的许多经验教训不吐不快,还担心来日屈指可数,不知意外与明天谁捷足先登。树老根多,人老话多,自然使然。老人爱回忆自有其资本和资格,年轻人往往不理解、难接受,只有到自己也变老的时候,才能够深刻体会,但为时已晚,子孙们也将像你不理解上一代人一样的嫌弃你唠唠叨叨啰啰嗦嗦。

  有些人很爱回忆,而且也懂得回忆,把自己所经历的往事,一件件,一桩桩,如侍弄花卉竹木一样搬入回忆的百花园中,经过一番精心修整裁剪,去冗删繁,留华存芳,呈现出一派赏心悅目的盎然春色。这样的回忆,令人通达,让人享受,使人高贵,胜过珠宝。

  梦生,就是说梦也是一生。梦生不同于常生那么实在,不同于忆生那么讲究,梦生是在虚拟、虚幻、虚妙的沉睡中生成、生活、生长。

  人的寿命有多长,梦就有多远。婴儿有梦,才会在睡觉时表现出种种神情神态,或微笑,或皱眉,或囁嚅,或自语,或喊叫。行将就木的老者,依然有梦,回光返照就是明证。人在即将死去时,多数处于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的状态之中,但其意识尚未全消,思维仍在活动,幻觉出现在大脑中时,突然感觉、感悟到什么,一下子清醒过来,欲说无言,稍纵即逝。是梦回昔日,还是梦见未来,只有逝者明白。

  人会做梦十分奇怪,梦无头无尾,无理无绪,无法无天,无中生有,怪异无比,趣味无限。自古以来有圆梦之说,现代科学有梦的解析,最著名的是周公圆梦、弗洛伊德析梦,他们见解很有些道理,也有许多偶然巧合,但最终都难以完全圆融众说,彻解梦谜。

  不管怎么说,是人都会做梦,人生三分之一时间约一万天左右是在睡梦中度过,睡中做了多少梦,难以计数。梦中有喜怒乐哀,有聚散离合,有情仇爱憎,有善恶美丑;有日月星辰,有大地山川,有草原森林,有溪河海洋;有兽奔禽跳,有蜂飞蝶舞,有虫鸣鸟叫,有鱼游虾戏;有楼台亭榭,有村庄屋舍,有大道宽长,有曲径通幽……或淡梦浅梦清静梦,或花梦华梦五彩梦,或美梦喜梦开心梦,或苦梦噩梦荒唐梦。

  梦弥足珍贵,寄托着祈盼和愿望、需要和追求、喜爱和快乐。梦中无贫富贵贱,无预定先设,运气好的话,甚至小民可以驾临金銮殿,乞丐可以酒肉宴宾客,村妇可以闲逛长安街,光棍可以搂抱颜如玉。

  隋末唐初的时候,有个叫淳于尊的人,家住广陵。有一天他坐在自家院落一棵槐树下睡着了。梦见自己到了大槐安国,正赶上京城会试,他报名入场,三场考试,泉思如涌妙笔生花,发榜时,他高中榜首。紧接着殿试,皇帝见淳于尊长得一表人才,风度翩翩,俊朗倜傥,钦点为状元,并把公主许配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爷,一时传为京城美谈。婚后,夫妻恩爱,琴瑟和鸣,举案齐眉。随后,淳于尊被皇帝派往南河郡任太守,一呆就是20年。淳于尊在太守任内经常巡查各地,使属下的官吏不敢胡作非为,深受当地百姓的称赞。皇帝几次想把淳于尊调回京城任职,当地百姓听说淳于尊即将离任,纷纷拦在轿前,尽情挽留。淳于尊为百姓爱戴所感动,决意留下来,并上表禀报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淳于尊的政绩和人品,赐给他不少金银财宝,以资鼓励。

  梦里应有尽有,能得尽得,应享尽享。酒仙李白说,但愿长醉不愿醒,换一个字,做美梦的人一定该说但愿长梦不愿醒。

  人们常说人生如梦,反过来不是也可以说梦如人生吧!常生是人生,还是梦生是人生?在醒着的时候,会觉得人生实实在在、历历在目,然而在做梦的时候,又有谁不是觉得梦境真真切切、活灵活现呢?

  古代智者庄子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上下翻飞,其乐自赏,其趣自享。一觉醒来,惊异顿生,自问是前刻梦中自己变成了蝴蝶,还是此刻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周?"我"到底是庄周还是蝴蝶?庄周梦蝶的启示,给后人留下万古之谜,发人深省。

  梦中时间同回忆时间一样可伸可缩,可长可短,可以讲醒时才片刻,梦中数十年。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一个名叫卢生的秀才郁郁不得志,骑着青色马驹穿着短衣进京赶考。到了京都旅店,一路劳顿使他当晚早早沉入梦乡,见自己娶了美丽温柔的清河崔氏女子为妻,不久中了进士,升为陕州牧、京兆尹,最后荣升户部尚书兼御史大夫、中书令,封为燕国公。他的5个孩子也都高官厚禄,男娶女嫁。卢生儿孙满堂,享尽荣华富贵。80岁时,久病不愈,终于寿终正寝。卢生悚然醒来,只见店主人的小米饭还沒有蒸熟呢!"黄粱一梦"这一成语即由此而来。

  现身说梦,梦梦如昨。几十年生活中,无论我身处何方,从事什么工作,年纪大小,最深刻就是有上百次重复做着一个相似的梦一一自己飞翔在天地间。或飞过交错纵横的阡陌,或飞过弯曲逶迤的溪河,或飞过莽莽苍苍的丛林,或飞过远远近近的群山,或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空盘旋,或在险峻深幽的峡谷间穿行,或在悬崖峭壁处栖息,或在水天一色的沙滩上眺望……我到了我从未到过的地方,见到了我无法想像的奇景妙境。有时飞起仅距地面十数米,有时则为千里之遥的高空;有时飞三五分钟即止,有时则可半天一天不歇;有时用尽全身力气才可勉强起飞,有时高空跌落却自如翻飞。前面大多数这样的梦,总以为人们会看到我的飞翔,后来似乎知道,我飞升之后,周围一切可以尽收眼底,然而他人却无法目及我的形踪。奇哉妙哉,由这样一个梦让我联想到人或许真有前世来生。若说前世,我一定会是一只飞鸟,才可能那样无拘无束地飞翔;若说来生,转世后,我一定会变成一只飞鸟,翱翔在天地之间。梦,真的会告诉我前世来生的事情吗?疑窦丛生,至今未解。

  我有个朋友,数年前因车祸负伤,高位截瘫,无法行走,卧床至今。醒的时候倍受伤痛折磨,浑身上下酸麻胀痛,几无宁日。幸亏他很会做梦,在长长短短、深深浅浅、真真幻幻的梦境里过着一种奇异的生活,演释了与醒着时完全不同的人生。非常的幸运,几年来大大小小不下几千个的梦里,他几乎沒有感觉自己是个残疾人。梦乡里,他就是一个完全的正常人,登山、骑马、开车、跑步、打球、游泳……"十八般武艺"样样皆通。还不时,与亲朋好友谈古论今、品茗饮酒、打牌下棋、旅游观光,平静、愉悦、欢畅充满心间。虽然,有时也间杂着些碎梦杂梦和荒谬梦,但与醒时疼痛难忍的折腾相比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过去我对"一醉解千愁"理解不深,通过朋友的经历,现在才知晓,摆脱现实,进入梦乡是一种多么难得可贵的精神解脱。进一步想,人醒的时候,躯体与灵魂融合,灵魂感觉到躯体的酸楚苦痛,入睡之后,灵魂出窍脫离躯壳,到了自我惦念的地方去了,就不再受到躯体痛苦的影响。灵魂一说,是否由此可见一斑?再深点看,人死了,是灵魂无法或不愿回归造成的吗?睡梦中猝死的人,是否灵魂来不及附体的缘故?

  离开忆生,人生寸步难行,就像痴呆老人,到了今天忘了昨天,进入此一刻忘了上一刻,不知自己从何而来,往何而去;缺少梦想,人生索然无味,未去的地方不能去,未做的事情不能做,未见的事物不能见,不幸挫折难以摆脱,忧愁伤悲无法去除,该多么的寂寞无聊和无奈呀!

  常生、忆生、梦生相依相伴,不离不弃,人有此三生,幸堪!乐堪!福堪!

标签:
稿源:   编辑: 林秋梅林秋梅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