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垃圾分类新时尚 你我齐参与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8-29 09:43
  

  “垃圾分类看起来麻烦,其实很简单,就是举手之劳。”昨日上午,晋江梅岭街道竹园小区李大妈提着一只收集桶走出家门,桶里装着前一天的厨余剩菜。她走到路边的“厨余垃圾”大桶前把垃圾倒进去,没多久便有转运车将快装满的大桶收走。

  垃圾分类,牵着民生,看似小举止,实则大文明。经历一阶段“磨合期”,每天做好垃圾分类已经成为李大妈乃至整个小区、社区的习惯。今年,晋江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如今,行走在晋江街头,随处可见的三色垃圾桶“,分”出了整洁有序、绿色健康的新生活,潜移默化地强化着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初步形成了“晋江探索”。

  扩大试点 厨余垃圾分类投放

  清晨,竹园小区的居民们将已分类的生活垃圾带到楼下,准确地将垃圾丢进指定垃圾桶内。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得心应手”,广大居民逐渐从“要我分类”到“我要分类”转变。

  今年4月份,梅岭竹园小区在此前试点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又新增启动了厨余垃圾的分类投放。

  据介绍,竹园社区于2019年6月开始引导居民进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的分类,并通过积分置换、志愿服务等活动,在社区初步营造了“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氛围。今年年初,在晋江市城市管理局垃圾分类办公室的支持下,社区以竹园小区为试点,为小区695户居民每户分发一个家用厨余垃圾桶,为分类投放的开展做足了准备。

  “厨余垃圾分类投放的启动是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补充和优化,能够进一步推进居民有效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建设更加宜居的美丽家园。”竹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王春芬说。

  不仅仅在市区,在农村,垃圾分类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作为晋江市第一个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干湿分类试点村,目前,三坑村厨余垃圾处理站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进去的是发臭的厨余垃圾,出来的是可供农户直接使用的有机肥料。“处理后的厨余垃圾可实现循环再利用,更加绿色环保。”三坑村厨余垃圾处理站工作人员说,该项目投运后,日处理量可达1吨,能够产生约150公斤的有机肥料,促进农村有机垃圾的有效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三坑村垃圾分类的探索,是晋江的一个缩影。目前,晋江共有203个公共机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各村(社区)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引导方式,如“废品置换”、分发家用分类垃圾桶、公益基金返还村民等。同时,各试点村单位分类垃圾桶基本配置齐全,并配套垃圾分类宣传栏、公示栏、指引牌等设施。2019年至今年7月份,各试点单位共回收可回收物35813.42公斤,收集有害垃圾558.19公斤,市民垃圾分类意识逐步增强。

  竹园小区垃圾桶整齐有序

  持续推进 大件垃圾有了处理场所

  垃圾分类是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也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一直以来,晋江始终对标全国先进工作经验,以高标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除了厨余等垃圾有了好去处,大件垃圾也有了专门的处理场所。作为今年晋江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目前,晋江首个大件垃圾处理站已建设完工并正式投入试运行,为晋江全市多年来无处安放的大件垃圾找到了出处,有效解决了大件垃圾的收运和处置问题。

  据悉,在大件垃圾处理站投运之前,不少晋江市民会把一些大件垃圾到处丢弃堆放,既占地方又污染环境,且存在安全隐患。为加快垃圾处理终端建设,补齐设施短板,晋江在去年11月底在内坑镇第一转运站内开工建设首座大件垃圾处理站,每小时可处理垃圾量50~70立方米,实现大件垃圾的分类回收、分类处理。

  在大件垃圾处理站内,采用自动化上料、液压驱动破碎、金属磁选等工艺,实现破碎减容。同时,还可分离出金属、木块、塑料等可回收废料,统一回收,其余粉碎废料则由垃圾车转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目前,大件垃圾处理站试运行阶段,首先接纳晋江中心市区的青阳、梅岭、罗山、西园、灵源、新塘6个街道及陈埭、池店、内坑、紫帽、西滨等5个镇的大件垃圾,接下来进入全面运行阶段后,将根据实际运行产能情况,逐步在晋江全市开展集中收集处理。

  近年来,晋江不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2017年出台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基础上,2018年、2019年连续将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

  垃圾分类试点以来,聚焦源头减量、前端分类、后端处置重点难点,晋江市城市管理局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工作管理机制,加强科学管理,用制度持续推进改善生活环境,积极营造全民参与氛围,创新探索分类模式,多举措推动垃圾分类提质提效。

  大件垃圾有了处理场所

  探索完善 市区垃圾分类全覆盖

  近年来,晋江坚持多措并举、因地制宜、积极引导,通过宣传培训、督查考核、设备投放等方式,加速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正由新时尚逐步成为人们的好习惯,成为推动城市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记者从晋江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今年,晋江扩大垃圾分类试点覆盖范围,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全市党政机关(含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及相关企业垃圾分类工作全面铺开,试点单位由原来的223个扩大至521个,其中青阳街道及梅岭街道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全覆盖。

  同时,晋江还在原有市区酒店、中小学食堂、公立医疗机构餐厨垃圾统一收运的基础上扩大收运处置范围。今年4月,晋江启动市区住宅小区餐厨垃圾收运工作,采取入户宣传、分发收集小桶的形式在竹园小区等周边小区开展餐厨垃圾分类收集运输工作。今年6月,晋江还先行在泉安路(迎宾广场-市标)试点垃圾撤桶,改用垃圾收运车上门收运,强化居民投放垃圾的劝导教育,逐步推行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收运。

  值得一提的是,老百姓把生活垃圾分好类,如果清运环节混收混运,那么一切都会“前功尽弃”。为此,晋江市城市管理局还组织督查,要求市区垃圾收运单位对不合规的垃圾收运车辆进行更换,努力做到收集过程“垃圾不暴露、转运不落地、沿途不渗漏”。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支持和参与,为此,晋江不断丰富形式开展常态化宣传,通过入户发宣传单、开展线上答题、党员干部带头行动等方式,引导居民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营造人人关注垃圾分类、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近日,晋江市城市管理局还出台方案继续提升垃圾处理能力,扩大垃圾分类覆盖面:以中心市区为核心、住宅小区为重点,设置垃圾分类宣导牌和分类容器,基本实现梅岭、青阳街道和公共机构、学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提高垃圾中转站管理和技术水平,制定中转处理能力调度预案,防止气味扰民和中转站拥堵现象;加快垃圾焚烧提标改建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等设施建设进程,提高大件垃圾处理产能,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终端设施体系,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让垃圾分类成为城市建设的“助推剂”。

  (记者_胡志法 文图 )

标签:垃圾分类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蔡明如蔡明如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