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主流媒体看晋江 >>正文

福建晋江:闽南古厝的烟火“夜生活”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20-08-12 10:52
  

  新华社福州8月11日电 夜幕降临,南方大地逐渐散去暑气。位于福建晋江的闽南历史建筑群五店市传统街区中,喧闹声渐起,初上的华灯将红砖古厝点亮。厝边名为“状元街”的道路旁,几个非遗传统手艺摊位开始张罗起来,草编棕编、捏面人、画糖人……引人驻足围观。

  “晚上是五店市最热闹的时候,不仅有外地的游客来玩,附近的居民也经常来这里散步,一直到将近午夜都人来人往的。”在街区内售卖棕编工艺品的摊主苏丽玉说,经过疫情期间的冷寂之后,暑期的五店市逐渐“活”了起来。

  五店市传统街区是福建晋江老城区的发源地,始于唐开元年间,居官道要塞而发展成一片繁华的街市。2010年,晋江市在旧城改造时对其进行了保护性开发,126亩土地上共130余栋历史建筑,既有明清时期的燕尾脊红砖古厝,也有近现代南洋风格的“番仔楼”。活化利用的五店市街区于2015年正式对外开放。

  “老街刚开放我们就来了,正好老伴有棕编的手艺,就申请了这个非遗摊位。” 苏丽玉说,她曾经就住在其中的一栋“番仔楼”内,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搬到了旁边新盖的居民楼中,又在新开发的文化街区中谋得生计。

  丈夫在一旁埋头编织,苏丽玉就拿着活灵活现的飞龙、蝴蝶招揽游客。“晚上出来摆摊,还能到原来的老房子看看,就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

  对于许多像苏丽玉一样土生土长的晋江人来说,这一承载着闽南文化记忆的历史建筑群,俨然成了日常休闲佳所。晋江市文旅局副局长施清凉介绍,在一座工业城市中留下这块文化街区,希望“让年轻人觉得很时尚,让老年人觉得很怀旧,让华侨觉得很乡土,让外地人觉得很闽南”。

  “我们这代人没怎么住过传统的闽南古民居,五店市给了我们重新认识家乡的机会。”刚刚工作没几年的本地女孩何珊娜说,“外地朋友来找我玩,都会首先带他们到这里。”下班后,她和朋友散步至此,一边聊天,一边吃上一碗四果汤。“很多小吃还是要在传统老街里吃才正宗。”

  2019年,五店市接待游客620万人次。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下,到访的外地游客量虽不如往年同期水平,但随着暑期的到来已有所回暖。

  伴着悠扬的闽南歌,走在夜晚的五店市,仿佛穿梭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晚上九点多,街区内依旧灯火通明:依然开放的五店市民俗馆迎来又一波游客;汉服店的几位姑娘古典扮相与古厝相映衬;老宅内的“星巴克”中,还坐着不少闲谈的顾客;拳头母、石花膏、面线糊、安海菜粿,美食街内的各类闽南特色风味小吃摊位前,食客满座……

  “都卖完啦!”12岁的河南女孩曹庆正在清点四果汤的物料。她跟随父母来到晋江生活,趁着暑期,帮忙妈妈一起打理摊位。“我很喜欢这个漂亮的街区,暑假生意好,每天都能卖几百碗。”她说。

  夜渐深,一些店铺开始打烊,街区里的客栈依然亮着灯。“随着旅游季回暖,客栈的入住率基本能达五成以上。”囍园·相遇客栈负责人陈女士说。这家客栈开设于一座南洋特色“番仔楼”内,近期跨省游逐渐恢复之后,很受外地游客欢迎。

  “让传统与现代碰撞交融,这就是五店市的魅力所在。”晋江五店市传统街区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斌说,“在五店市,既有传统文化的熏陶,也有现代生活的休闲,还能感受到接地气的烟火味。”

  (记者 邓倩倩 赵雪彤 褚萌萌)

标签:古厝|五店市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