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一线教师分析2020年福建高考作文题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20-07-08 10:39
  

  选材新颖 结合时代特点进行多维思考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命题的特点如何?该从什么角度立意?反映了怎样的考查方向?如何才能拿高分?泉州晚报特地邀请了一线教师,就此次高考作文命题进行分析。

  “反套路”重素养 聚焦理性思考

  ■泉州五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张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全国I卷高考作文题命题体现了一定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综合了2015年、2016年全国II卷作文题的权衡比较类型和2019年全国I卷高考题的情境任务形式,但内核依旧是关注考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选材新鲜,由之前的现实生活转向古代人文故事,避开了今年最美逆行、劳模精神、美育体育、命运共同体等社会热点,又暗中指向有关“人才”的热点话题,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反套性。题目主要聚焦理性思考和思辨探究等科学精神,也关注基于问题的实践创新能力。

  作文材料提供了齐桓公任人唯贤、鲍叔伯乐识马、管仲忠诚尽责的故事,后面是孔子和司马迁对此的评论,两者分别侧重于肯定管仲、鲍叔牙。题目要求考生就此三人作出权衡选择,被谁触动最大?写一篇发言稿在班级读书会上发言。

  立意角度是开放的,既可以齐桓公的角度,可论述领导者要胸怀宽广、不计前嫌,任人唯贤,才能成就大业;从鲍叔的角度,可论述伯乐要不计私利、审时度势,善识千里马,方可造福国家;从管仲的角度,可论述人才恪尽职守,既报知遇之恩,又可成就自我。

  考生审题时,必须从材料真实情境出发生发议论,应该权衡选择一人进行理性分析。班会暗含发言身份为中学生,而对象为同班同学,要有适当的交流意识;“读书交流会”暗含“读后感想”元素,需要个性表达和感受抒发。

  考生如果想勇夺高分,还需要注意学会多维比较、辩证分析:一是人物与人物比较。不能就某个人物单维阐述,而应该廓清三人或者两人关系,在人物比较中理性辨析,为什么他对你触动最大?二是观点和观点碰撞。应适度回应孔子或司马迁的偏向性“评论”,做一些思辨探究,比如你选择管仲,就可能需要对司马迁观点作些反思,并合情合理地表达。司马迁的看法有何合理之处?但为什么还是管仲对你的触动最大?有何理由?三是古今比较。古人的格局、思想价值,在当下有什么可启迪之处?当下又有什么矛盾的特殊性?进行多维思考。

  体现“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导向

  ■泉州七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吴锡芳

  今年命题依然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命题以齐桓公、鲍叔、管仲之间的故事及其历史评价作为材料,引导学生感受历史,品评人物,思考个人发展,任务指令突出实用性写作能力考查。命题体现“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导向,以及“育才成人”的新时代人才培养与选拔制度。

  试题选取是以春秋时期齐桓公、鲍叔、管仲之间的故事作为材料,回避时事热点,回归材料作为内核,一反宏大叙事,从中华历史故事、传统文化中挖掘材料,立意更为经典,更具超越时代的特点。

  材料着眼于文化的历史溯源,也着眼问题的现实呈现。材料中齐桓公、鲍叔是一类人,他们都是以治国平天下为大局,齐桓公不计前嫌,求贤若渴,知人善用,鲍叔举荐贤人,胸怀广阔。而管仲作为历史上有一定争议的人物,他大展才华,任内大兴改革,注重经济和农业发展,富国强兵,成就齐国的霸业。他们的品行、格局、人格境界、为国为民的情怀,不仅在历史上曾经发挥重要作用,展现独特人格魅力和思想价值,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能够让我们从历史人物中获得启发。试题的材料围绕一个关键性词语“选贤任能”,从“小我”走向“大我”,引导学生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深入思考人生追求与使命担当。

  试题是开放的,考生可以任选一位他感触最深的人物来作为读书讨论会的分享主题,不同人物蕴含着丰富的视角和层次,命题启发考生进行多元思考,考生可以从鲍叔的举荐贤人、甘居下位、不计私利的崇高品格来立意,也可从管仲投靠贤君、匡扶大业,舍弃小德、小节,成就普惠天下之大仁来立意,也可从齐桓公志向高远、开阔包容的气度来立意。只要学生善于分析材料,找到合理的立论点,展开分析与阐释,就会是一篇颇具独立思考力的文章。

  在写作任务方面,试题要求写一篇班级读书会的发言稿,对于发言稿学生并不陌生,在今年的各地几次模拟试题中多次出现,只要考生注意特定情境是班级读书会,暗示参加对象主要为本班同学,写作贴近这一对象群体,得体地阐述自己对人物的认识与思考,并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论述。同时,文章是用于专题讨论的发言稿,自己的思考要做到针对性强,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有序,论证符合逻辑,语言通俗易懂即可。

  总体上今年全国Ⅰ卷的作文题目立意难度不大,主要看考生能否对材料进行深度思考,并结合时代特点,言之有理。

  2020年福建高考(全国Ⅰ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0年福建省高考作文大家写

  编者按

  昨日,2020年高考作文题出炉。福建作文题(题目详见第四版)要求考生在班级计划举行的读书会上,围绕考题材料展开讨论写一篇发言稿。如果您是考生,您将会在发言稿里如何阐述?

  本次特别策划高考试水作文专版。既有教育界大咖专稿支招,又有媒体评论员、知名网络作家、高中名师、北大学子、高二学生同台展示。精彩纷呈,邀您品评。

  名家点评支招

  孙绍振:盘活知识储存 在立意与现场感上“出格”

  每年高考作文命题一出,便有诸多人士参与评论。真正到位的评论,不仅限于评论考题,而且顾及考生如何应对,从使之发挥最大的潜力着眼。

  今年全国语文高考Ⅰ卷的作文题,被多数省份采用,不是偶然的。总的倾向是议论的导向性更明确了,这一点很值得欣慰。表面上看,题材仍然是感性的故事,但是其中的潜在思想含量相当深厚。当然,也不排斥一些考生偏于抒情,但是一味抒情,可能流于空洞,相当的智性的素材支撑,是必要的。

  题目的好处在于:第一,这里有着传统的文化的核心观念,国家大业成败高于个人名利;第二,人才的竞争决定成败;第三,这不仅是古代的,而且也是当代国际国内竞争的规律。

  题目要求从管仲、鲍叔、小白三个方面,选择一个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

  从为文来说,最容易立意的就是从鲍叔方面出发,确立励志性的主题,着重其道德品质的高贵。要完成这样的主题,如果仅仅作抒情式的赞美,或者引用一两句名人名言,那是不会太出色的。更高的要求乃是按照这个主题盘活自己十多年来的知识库存。首先就是梳理出同类的故事,例如,苏东坡和王安石的故事。有了诸如此类的事例以后,再用抒情笔调,诗化的语言把自己的主题在结尾处突出一下。这样的文章,也许就有一定的竞争力。

  高考是一种竞争机制,故为文不能满足于一般的自圆其说,而要更深刻,更智慧,甚至更雄辩。故在立意行文之时,在盘活自己的知识储存之时,要争取比之一般立意略胜一筹。要深刻就要进一步提出问题,揭示矛盾。为什么像鲍叔这样的无私的人数千年来,极其稀罕,甚至连王安石都不能及呢?因为人才竞争,目的是个人的胜出,在于超越对手,对手越是失败越能证明自己的高明。在获得胜利以后,却主动承认己不如人,说明什么呢?他的竞争目的不是个人的胜出,而是国之大业。一般人,哪怕是很有才智的人,是很难这样精神超脱的。

  光有讲道理是不够的,要使文章有血肉,文气蓬勃,深邃雄辩,就需要盘活与鲍叔相反的事例。比较现成的就是孙膑和庞涓的故事。

  从鲍叔的角度立论,素材主旨就是歌颂他的,顺向思维,可能是占大多数。但是,同类竞争就比较激烈,难以取胜。要胜人一筹,就要别出心裁,从齐桓公的角度立论,这样,至少也许令阅卷教师眼前一亮。

  作为国君,对于原本是对手,差一点要了他的老命的人才,如何处置?齐桓公居然是放手使用。要说明这种唯才是用的道理,光有议论可能是单薄的,最好还得有历史事实,例如,唐太宗和魏征的关系。这些素材,绝大多数是课本就有的,关键就在于选择与论题一致的素材,大刀阔斧地省略;选择与论题相反的素材,从正反两个方面,将论点作层次性的深化。

  从管仲的角度立论,也一样,既然你放手使用,我就大胆作为,不但有成功的政治军事实践,还留下了自己系统的治国理论的《管子》。

  命题中,有一个要求,可能被忽略。那就是要求写讨论会的发言稿。这里有两点不可忽略:讨论会发言,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评论的对象,要设想可能出现的不同见解,发言稿要有针对性,最好要有点锋芒;有些口语,有些率性的语言,就更好,一般四平八稳的话语,是没有现场感的。

  (作者系著名学者、文艺理论批评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听话是最难的事

  □叶倾城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如果给你一个穿越的机会,在“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中任选一人,你会选谁?

  绝大多数人都会选齐桓公:有主角光环,能死里逃生,最终得贤臣辅佐,九合天下。但这样的选择,“穿越”过去,你已经知晓未来,而若你一无所知地回去,大概最不会选的就是齐桓公,或者说,你很难做出他的决定:选管仲。

  你会疑虑重重:这个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值得信任吗?不是说“一次不忠万次不用”吗?你也许会一口拒绝。再没有比拒绝更爽的事了。

  你甚至可能怀疑鲍叔的动机:无利不起早,他这么积极举荐,总有自己的目的吧……

  接受其他人的批评与建议,俗称“听话”,真的是最难的事。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面临很多困难,有时是猝不及防的一跤,有时是难以承当的大任,你非常希望指导与帮助。指导里面一定含了“轻蔑”——你不够聪明;帮助总有不合你心意的地方——这也就是为什么你没想到。指导与帮助都在提醒你的弱:你应该有更好的未来,但你笨拙单薄。你失败了安慰你:你已经尽力了,你无能走得更远,此地就是你的极限。成功了恭维你:你太棒了,你就是天纵之才,我们都听你的——历史上,有多少佞臣,就代表有多少不愿意听诤言的人君。

  所以,当你听到建议,首先要克制的,是情绪。

  正合你心的,切勿大喜过望。冷静下来,分辨一下,对方是否只是在迎合你。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是否在走这条路。

  匪夷所思的,也别拍案大惊。听对方陈明原因,他的一二三四五,用理性来分析,把感情赶出去。很多建议,会像灯一样照彻你的人生。

  有希望才有失望,有要求才有不尽如人意。有时候,你会发现:批评比表扬更重要。说你情商低,是提醒你还有许多上升的空间;说你不够自律,是看到了你自律后的无限未来;叫你要自觉,其实是在说你被监督下表现还是不错的,但监督人最好是你自己……

  批评、指责乃至嘲讽,都让人浑身上下不舒服。但也许,这样的不舒服才能给人“跳出舒适区”的动机。

  所以,趁年轻,学会“听话”。听谁的,听什么,听懂,做到……这过程,是可能痛苦的。但,接受这痛楚,像玉石迎向最锋利的刀。被建议,实在是奢侈的幸福,代表了最大的肯定,代表了说话人根深蒂固的信仰:“你能飞得更高、跑得更快、做得更好。”

  谢谢大家!

  (作者系知名网络作家,翻译家,著有散文集、长篇小说数十种,译作数种)

  肝胆最昆仑

  □陈一彬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管鲍之交,肝胆相照。

  提起鲍叔,进入我脑海的是这么两个词。

  公子小白、管仲、鲍叔,这三个人的名字,国人都不陌生。然而,公子小白、管仲,在多数故事中都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的,是站在C位的人。唯独这位鲍叔,永远是主角身旁的那位配角、鲜花下的那片绿叶。

  你问我对谁感触最深?我想说的,是这位“配角担当”——鲍叔。

  小白不计前嫌、选贤任能,可以学;管仲计谋百出、运筹帷幄,也可以学;然而鲍叔让出相国、让出C位,其中的胸襟、格局,最难学。

  他有一副古人的肝胆。

  人们常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为啥伯乐不常有呢?其实,慧眼识才的伯乐很多,然而多数人会打算盘——“千里马”选出来了,对“伯乐”有什么好处?甚至难免有着一种忧虑——“千里马”上位了,取代了“伯乐”咋办?选贤任能,在多数人的理解里,是选出有才干的人来帮自己的。鲍叔呢?他似乎丢掉了“我”的这个包袱,完全没有这些顾虑,甚至是选出贤能来取代自己,做自己上司。鲍叔,不仅慧眼识才,还愿意给人舞台,不仅成就他人,还愿意做一个为他人鼓掌的人。这无私的肝胆,成就了小白、管仲。

  这样的肝胆,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次照见。北海牧羊的苏武,出使西域的班超,以一孤地五次北伐六出祁山的诸葛亮,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精忠报国的岳飞,“民重君轻”的于谦……这些人,有着各自的执拗,他们的肝胆似乎无时无刻都可以袒露开来给你看。而你能看到肝胆上面写满的词汇:以国为先、以义为先、以民为先。

  回顾历史,揆诸现实。无疑,如今的时代,是一个非常“精致”的时代。微博的热搜上,漂亮的小姐姐、小哥哥们乘风破浪,为了舞台的C位斗智斗勇,台下的人们也为他们的情商智商点评称赞。各行各业各阶层的舞台上,流量明星、商业精英、带货主播,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抢夺着大众的眼球和流量。如何以最小的投资成为主角,站在C位,获得最大的效益,成为现代人最精致的哲学。

  人们研究公子小白,研究管仲,研究司马懿,研究曾国藩。这些人,成为成功学书籍的常客。这些书籍,摆在了书店最显眼的位置。

  然而,这恰恰使得鲍叔们的肝胆,成为最巍峨的昆仑,成为现代人难以企及的智慧。

  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作者系泉州晚报社评论员)

  “恕人”即“恕己”

  □王燕婷

  同学们:

  大家好!

  “大地承受不住的东西,胸怀可以容纳”。今天的读书会我与大家分享一个历史人物,即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众所周知,齐桓公接纳鲍叔的建议起用曾经射杀过他的管仲,后来成就了春秋霸王之业。在人们津津乐道的恩怨故事里有三位鲜活的人物,贤才管仲,“伯乐”鲍叔,当然还有具有大胸襟大气度的齐桓公。简而言之,一个“恕”字,让公子小白成就了千古伟业,亦留下了千古美名。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提及小白这名字相信很多人与我一样会笑出声来。许多汉字在历史演化中,逐渐在扩大或缩减甚至改变它的原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说一个人有点“白”,是颇带讽刺意味的。因为“白”之后往往省略了一个“痴”。从这点来讲,当年的姜小白的确有点“白”。

  在他任用管仲之前,需要跨越三个心理障碍。首先,要接受管仲已经没有了贵族身份而仅为一名商贾。其次,管仲姓“姬”而非同姓“姜”,他要克服当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偏见。最后,也是至关重要的,管仲曾是他的竞争对手公子纠的手下,并带兵阻击过他,甚至企图射死他。面对政敌加仇敌两重身份的管仲,无论如何难以做到原谅,更不必说去任用他。

  公子小白其实也犹豫过,这显然也是人之常情。然而,面对前任君王遗留下来的烂摊子,对他来说目前急需解决的是如何重新振兴齐国。在个人恩怨与国家利益矛盾冲突之间,他选择了后者。在他决意留下管仲之时,他应该在内心重新建立了他的价值体系。这样的价值体系要求他必须跳出个人得失的拘囿。在他“恕”的背后,需要非凡的胸襟与气度,更少不了以大局为重的远见与气魄。

  实际上,公子小白一点都不“白”。他原谅了管仲,为自己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为管仲构建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他给予这个曾经的“敌人”充分的认可和信任,承认并善待对方。如果公子小白念念不忘管仲的一箭之仇,他将得不到管仲双重的忠诚和才华,当然也就没有管仲为他“射”下的春秋霸业。“恕”的反面就是“不恕”。“不恕”必将埋下不和、矛盾及纷争的种子。因此,“恕人”很大程度便是“恕己”。

  基于这点,我们不免要反思当下,当人们卷入人际关系矛盾的漩涡中,或者陷入道德困境的时候,“恕”的精神也许能引领我们选择一个正确的前行方向。这便是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一点感想。

  谢谢大家!

  (作者系泉州九中语文高级教师,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进入福建文学好书榜)

  上善若水 静水流深

  □尤昕馨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倘若言及“智慧”,或颂齐桓公威扫天下成就霸业,或赞管仲雄才盖世功勋卓著,可依我之见,鲍叔“上善若水,静水流深”的格局更胜一筹。试想,倘若没有鲍叔的无私举荐,管仲何以成就功勋大展经纶?倘若没有鲍叔的谦虚礼让,齐桓公又怎能顺利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鲍叔之智慧,在于“上善若水”的不慕名利。水泽被万物而不争,哺育众生而不鸣。不论是管鲍分金还是谦让相位,鲍叔举贤重德的气度都可见一斑,于管仲而言,鲍叔不正如伯乐一般吗?

  鲍叔之智慧,在于“静水流深”的谦让豁达。鲁迅曾言:“若能培育一朵花,何妨做会朽的腐草。”鲍叔功成名就之时,没有迷失在光辉之中,而是以大局为重,甘居管仲之下。曹操曾赞“齐桓之功,为霸之首”,可又有几人看见鲍叔之贤?以己之谦,换得齐国霸业!

  人事成代谢,往来成古今。鲍叔的气度与格局非但没有在静默的历史中沉为礁石,反而如深巷酿酒,愈久弥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谦虚和礼让是他的名片;“敦煌的面壁者”樊锦诗,名利和鲜花于她如浮云……

  齐桓公的理想抱负如车衡,引领方向,管仲的智谋武略是车轮,驱动前行,而鲍叔则是连接二者的车辕,看似平淡普通,实则至关重要。在如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行道路上,我们既需要有齐桓公一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雄心壮志、要有管仲一般“才高八斗胜子建”的足智多谋,更要有鲍叔“上善若水,静水流深”的谦虚礼让、不慕名利。

  2020年面对来势汹汹的病毒和险峻的疫情,医护人员奋战于前线,面对众人赞誉,淡淡一笑,在疫情中燃烧自我。这样的气度和格局,如何不让人动容?这样的情操和人格光辉,如何不让人热泪盈眶?

  在历史这舞台剧上,人们往往成为所谓主角的拥趸,却往往忘却了甘居幕后、默默付出的英雄,蒙掩了他们谦谨若虚的光辉。在这春秋之中,我歌颂鲍叔,歌颂他谦虚礼让的智慧,歌颂他上善若水、静水流深的人格境界,更歌颂在新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默默付出、燃烧奉献的所有无名英雄!

  上善若水,静水流深。莫使此心为尘覆,烛照四方终可期!

  我的发言结束了,谢谢大家。

  (作者系永春一中高二年学生)

  真正的理性

  □吴泉霖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回溯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的故事,已是横亘悠悠两千年。时间的跨度却不减其“热度”,显然不只是因为三人错综复杂的“爱恨情仇”,其间内蕴着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作为滚滚后浪,我们能从中学习什么呢?是管仲的贤能吗?这当然很好,但要贤比管仲,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是鲍叔的知人吗?没错。但要论“知人”,鲍叔的地位远不及伯乐,这亦不是这个故事的核心价值所在。依我看,最难能可贵的是齐桓公,是他的冷静与理性。这正是我最想与大家分享之处,且听我细细道来。

  在这个“千古美谈”中,三个人都没有错。管仲忠人之事,欲杀小白非因私仇,此后也尽心辅佐,让齐国成为春秋霸主,诚为大贤。鲍叔知人识才,甘愿屈居人下,也是贤臣。齐桓公则不计前嫌,从谏如流,为明君。乍一看,齐桓公似乎并不出彩。但仔细思量,我们会发现“不计前嫌”这短短四字背后是深沉的理智。

  管仲鲍叔是“管鲍之交”,为天下友人之典范。如此深重情谊,不过是曾各为其主、立场相左,事了能一泯恩仇,共辅国事,已被天下人传颂。而齐桓公和管仲的成语,我们也耳熟能详,乃是“一箭之仇”。昔年即墨道旁的惊险一箭、死里逃生,怎能不让人常常在夜半惊醒,怎能不让人一想到就冷汗直流?就算小白有幸没有留下“心理阴影”,逃过了“创伤后遗症”,见到管仲也难免心有戚戚。生死大仇,怎能不报?诚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但,管仲有大才,为国有大用。于是小白就这样“不计前嫌”“一笑置之”。这与其说是心胸,毋宁说是理智,政治家的理智让他搁置了个人恩怨,而选择了家国社稷,这也无怪乎他能成为一时之雄。

  或许今天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无法成为像齐桓公那样的领导者,但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精神文明的建设,民族理性的上升。随着平均教育水平的提高,“理性”这个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然而社会中有不少人,事不关己时道貌岸然,似乎很有公民意识,一旦触及切身利益,便立即将集体利益选择性遗忘,上蹿下跳,还美其名曰“维权”。如此看来,这些人不过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充其量是“表面理性”。因此我们还要向齐桓公看齐,降低个人情绪的干扰,真正地深入思考,培养真正的理性,进而建设更好的社会。

  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作者系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学生,泉州七中毕业生,2019年泉州市高考理科第一名)

标签:高考|作文题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