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罗山“后备厢市集”蹿红朋友圈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6-17 09:40
  

  “点亮夜经济 寻找晋江城市烟火气”系列报道⑪

  新奇有趣 一辆车就是一个店

  近日,位于晋江罗山街道世纪大道与晋光路交会处的中南大厦广场,每到傍晚就变成一个热闹的“后备厢市集”,并迅速在朋友圈蹿红。记者深入走访,带你详细了解“后备厢市集”。

  武馆馆长成“叫卖能手”

  前晚9时许,中南大厦广场,数十辆以汽车后备厢为载体形成的露天创意市集,井然有序,一辆车就是一个店,后备厢就是货仓兼柜台,所售之物从小吃到各色时尚衣服和鞋子,还有一些手工艺品、滋补品,不少年轻摊主热情吆喝。

  “可以现吃降火的烧仙草,小姐姐来一份吗?越吃越漂亮……”一张桌子,一个麦,“90后”小张卖力叫卖,吸引了不少市民围观消费,只见他不时从身后的奔驰豪车后备厢取货。

  “晚上生意很好,卖了50多份,将近1000元。”小张笑着告诉记者,他的主业其实是开武馆教武术,曾获得世界武术锦标赛南拳和南刀的冠军,但受疫情影响,他只好临时做起副业。

  “线下销售更直观,产品质量摆在那。”小张说,一开始只在线上销售,现在是线上和摆摊相结合,销量明显增加,很多顾客现场试吃后立马成了“回头客”,又多买了几份。

  摊主间“以物换物”互助开市

  在他附近的小赖是当晚的新摊主,卖的是时尚T恤。“车就是工具,摆摊收摊都很方便。”小赖告诉记者,他原本在昆明做金融工作,受疫情影响,今年在家没有外出。因短期不好找工作,又要还车贷,正好“夜经济”火了,妻子建议他出来摆摊。

  “第一次开摊时,我坐在车里思想斗争了很久,担心会遇到熟人。”后来,生意慢慢好起来了,小赖也开始得心应手,认真对待这份“兼职”。白天,他就驾车去石狮服装城进货,晚上就开车出来摆摊。

  现场也有一些摊主是相约出来体验“练摊”的。芳子和3个朋友白天都有各自的事业,晚上则相约“练摊”卖二手休闲鞋。“买的时候都挺贵的,但卖出去却是地摊价。”芳子说,当晚开摊前20分钟,他们就卖出六双鞋,“战绩”不错。

  “摊主之间还会‘以物换物’,互相帮助开市,非常有爱。”芳子指着车子后备厢里的扩音器、红参等物品笑着说,这些都是她拿鞋子换回来的。

  市民:有趣 能引起购买欲

  每天下午5时到晚上10时的“后备厢市集”,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围观。“饭后在这边散步,还可以来淘宝,很有趣。”附近居民陈先生说。

  一位正在挑选休闲鞋的市民告诉记者,这些开着车卖货的摊主和以往印象中的地摊族完全不同。“他们年轻、时尚,易沟通,进的货也新奇有趣,能激发人的购买欲。”

  大部分市民对后备厢市集表示理解和支持,认为现在年轻人工作和生活压力大,周末或晚上能变换一种角色,到市集上“练摊儿”,体验生活,很有意义。

  不少摊主表示,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新朋友,摊主之间有什么好玩意也会互相交流,市集成了年轻人的一个休闲聚会。

  记者了解到,这些后备厢市集的摊主,有很多是商铺老板或者有稳定工作的白领,摆摊只是副业,既可以给生活增添创意,又可创收。

  管理者:未设置门槛 全部零摊费

  据了解,该广场属于私人场所,如今成为很多“创业者”摆摊的好去处。现场管理井然有序,不大的广场上摆放了四五十辆车,既有保时捷、奔驰、宝马等百万豪车,也有三轮车、手推车等普通餐车。

  “没有设置门槛,任何车辆报名都可进场,全部零摊费。”后备厢市集管理者陈燕玲告诉记者,她自己也是一名创业者,看到最近夜市经济很火,6月5日,她就与朋友组建一个群,通过朋友圈招募摊主,免费提供自家场地和照明,没想到“一呼百应”,短短三天时间就有1000多人报名。为了方便管理,她就让报名者在群里“接龙报名”,前100名摊主可以出场摆摊。

  陈燕玲表示,卫生方面,摊主都很自觉地打扫摊位卫生,也有摊主志愿者辅助打扫。至于“豪车”,请大家不要误解车主,大家都是很努力也愿意付出的,只是刚好开了名牌车,但这也只是摆摊的一个便利工具。

  “很多报名参加摆摊的群友其实都很茫然,经常问我要卖什么。”陈燕玲告诉记者,下一步,她准备利用手中资源,帮忙对接晋江生产企业,计划设立一个选品中心,来帮助摊主解决卖什么的问题,同时也可以帮助当地企业去库存。

  (记者_黄伟强 秦越 实习生_施冠群 文图)

标签:罗山|后备厢市集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