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疯狂折扣体育用品新一轮竞争开启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6-16 16:52
  

  今年“618”,安踏、李宁、特步、361°等国内体育用品都拿出了一套满减规则,算下来基本都在5折~6折之间。但对于经常关注运动品牌的人来说,这样的折扣在今年算不上特别稀奇,从“三八”妇女节、特卖节、亲子节、“五一”假期到眼下的“618”,包括耐克、阿迪达斯等在内的各大体育品牌在过去3个月里于线上线下推出了一波又一波的优惠活动。

  以体育鞋、服为主导的体育用品销售,是体育市场的晴雨表,描摹着体育消费的行情。近似有些疯狂的折扣背后,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体育用品行业的“库存压力”成了业内另一个针对此现象的最佳解释。然而,这背后所折射出的是国内体育品牌新一轮竞争还在不断发酵。

  纷纷打折

  打折,相较于以往更大力度的折扣,似乎已经成了各大体育用品企业这一段时间的常规手段。

  眼下的“618”,从6月1日开始,打开天猫旗舰店,耐克基本5折起,6折是常态;31元-44元买一件T恤,全场3折起,阿迪达斯今年接连推出罕见折扣活动。李宁、安踏、特步、361°等国内体育用品都拿出了一套满减规则,算下来基本都在5折~6折之间。

  在福建体育产业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任慧涛看来,各个时间点的活动打折其实也是各大体育用品希望能够抓住这些契机,去弥补前几个月因为疫情所带来的销售不佳的局面。

  根据一季度财报显示,2020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国内零售消费大幅下滑,体育用品商的销售大受影响,特步、361°在2020年一季度的零售额同比减少20%以上,李宁的销售流水(不包括李宁YOUNG)同比减少10%~20%,安踏主品牌的零售额同比减少20%~25%。

  似乎,折扣促销的方式总是能奏效。安踏电商表示,在6月1日-3日,水花2代篮球鞋、氢跑2代跑鞋和C37度软跑鞋三款产品位列安踏大货前三,销售量均破万双,同时安踏集团也位列天猫发布的“亿元俱乐部”中。

  通过促销的业绩弥补是一方面,但各大体育品牌的财报数据,却也不得不让人正视“库存压力”的问题。耐克2019年底库存超过380亿元人民币,最新一季财报现金为负的阿迪达斯,库存高达343亿元人民币。根据一季度财务数据,国产品牌库存平均约比正常时期多了1~1.5个月,国内品牌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清库存压力。

  “对于体育品牌来讲,尤其是这两年,在某种程度上库存压力处于高位。疫情的原因,让这种高位运行的库存显得更为紧张,甚至对企业运作产生了一定的压力。”任慧涛指出,这样的压力作用多久,会带来多大的冲击,仍要看疫情发展的态势。

  “从纺织服装行业来看,近几年比较困难。今年一整年都将存在打价格战的问题,库存高企,现金回流慢。”一位从事体育用品品牌经营的业内人士指出,不可否认,如今的体育用品行业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2008年的时候,受“奥运热”刺激而导致的体育用品行业规模过度扩张,整个行业库存积压,“但今年的情况更为特殊,除了疫情的影响,还有来自国际品牌的压力。”

  现象或只是暂时的

  新一轮的竞争更为激烈。

  不得不正视的是,现如今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似乎成了当下相对活跃且富有承载力的市场,耐克和阿迪达斯或许会将更多来自全球其他地区的存货投放到中国市场。

  在这波促销中,国际品牌的产品价格跟国内运动品牌的价格区间已经有了不小重叠,高端品牌挤压中低端品牌,大品牌将危机转嫁到中小品牌……耐克、阿迪达斯打折之后,抢占的是李宁和安踏的市场;安踏、李宁再往下压价,抢占的是特步、361°等其他运动品牌的市场,一层一层传导下去,低利润和高库存的压力将蔓延整个市场,引起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

  “但这是暂时现象,只要疫情过去或进入常态化防控状态,相信体育用品企业之间还是会分出层次的,毕竟品牌影响力不会一夜间丧失,分众的消费水平和习惯也不会迅速改变。疫情过后,大概率会有更好的体育健身氛围,体育消费将迎来更大的增长几率,因此不必担忧。”知名体育学者、温州大学教授易剑东指出。

  任慧涛也有同样的观点,长期而言,随着中国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的升级,各大体育用品间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这一次的竞争可以说是一场短期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有业界人士指出,在线上线下不同级别的打折促销中,哪怕所售货品存在款式差异,但同一品牌低价商品的出售,同样会稀释正价产品消费力和消费需求。而一旦消费者习惯了等到折扣再购买,那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定位也会一落千丈,而这非常难修复,这也是为什么早前几年李宁在解决库存危机后的几年里重点之一都是在重塑品牌形象。

  (记者_柯雅雅 董严军 文图)

标签:体育用品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谢飞明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