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榕城健身房火爆 警惕“报复性运动”

www.ijjnews.com   福州晚报  2020-06-02 15:57
  

  现象:榕城现健身潮 团课最受宠

  近段时间,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朋友圈里晒运动照片、运动视频的朋友、同事越来越多,很多以前从不健身的“小白”也加入到了“健身大军”里。

  记者走访发现,在健身房的黄金时段——周一至周五晚上,大部分健身房人流都比往年同期大。在迈健身、拓福、菲特力这样的传统健身馆里,团操房、瑜伽房、跑步机、椭圆机和单车依然是会员最喜欢的项目,许多健身器械还要排队等候。

  从去年开始,按次消费的新兴健身房在榕城走红。在这些健身房里,团操课也出现了火爆的场面。记者在懒人club、超鹿运动的约课APP上看到,不少团操课程的右上角都打上了“紧张”“火爆”等字眼,有的课程已经约满,还需要线上排队等位。

  原因:宅太久需甩膘,体育消费券助力

  懒人club的舞蹈类团操课教练黄蕊也感受到了会员的增加和他们高涨的热情。“疫情稳定后的‘报复性健身’是现在每个健身房的常态。越来越多的新会员来健身,有些人是因为长时间窝在家里贴了膘,夏季快要到来,需要露肉,所以就开始了健身之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疫情让人们觉得身体健康的重要性,所以他们也加入健身队伍,想通过运动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

  但也有些教练对出现“健身潮”的原因有不同的分析。“虽然很多会员一天上两至三节课,或者天天都来健身,但我觉得这背后和健身房这段时间的促销有很大关系。”超鹿运动的团操课教练丁丁告诉记者,五月份,因为超鹿运动推出了9.9元团操课、第二人半价以及战队运动减脂一类的营销活动,所以来健身馆的会员比往年同期有所增长,是否“报复性运动”还需要再观察。

  健身达人圈圈认为,健身房人数增加和五月份福州市发放的两期体育消费券有很大关系。“我身边大部分朋友就是因为要去使用这个消费券,所以以前不是很经常去健身房的也会去体验。据我所知,可以使用体育消费券的健身房非常多,除了超鹿、懒人,迈健身、拓福、酷动、菲特力也都可以使用消费券。”

  解读:运动使人快乐 全因“幸福激素”

  那么,“报复性运动”究竟是什么?记者在网络上搜索到最多人提及的注释:“报复性运动”泛指经过长时间的隔离,一出门就急切地想要去运动,来释放无处安放的躁动与活力。

  福州慢飞心理咨询机构负责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林淄向记者介绍,人的大脑在运动后会产生一种名为“内啡肽”的物质,在“内啡肽”的激发下,人的身心处于轻松愉悦的状态中,由此感到欢愉和满足,运动之前的压力和不快一扫而光,重燃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封闭的两个月使人压抑、烦躁、各种不适,运动可以很好地缓解心理上的这些不适,尤其是那些原本就有运动习惯的人,无法运动的两个月对他们来说无疑像“锅里闷”,因此一旦解禁,便奋不顾身地奔向健身房,以获得“幸福激素”。

  除此之外,林淄表示,突发事件造成的不确定感也让活着的人们产生除了悲伤、哀悼之外的无助感和无力感,这背后就是对死亡的恐惧。当人们得到一个肯定的“药方”,身强体健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病毒感染的几率,健身无疑就成了驱赶恐惧的“良方”。

  警惕:运动过量反伤身 不可操之过急

  然而,随着健身潮的到来,全国范围内也出现了多起由于运动过量造成的身体损伤。不久前,南京34岁白领健身时心跳骤停;南京一姑娘报复性撸铁后送医急救;无锡市惠山区一女士报复性锻炼后,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在福州,记者了解到,由于心肺负荷大而中途退出团操课、撸铁过度造成韧带拉伤或软组织挫伤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懒人club的黄蕊教练不赞成“报复性运动”。她认为,在长时间的“运动停摆”之后,身体机能可能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如果不注意方式、方法,一味追求训练量进行“报复性运动”,很可能起到反作用,甚至出现意外伤病。“我个人的建议是一周进行三次有氧训练(舞蹈、搏击、跑步等等),先提高自己的心肺功能,再加上一些抗阻训练,慢慢增加运动量。其实所有的锻炼的基础,都是饮食和睡眠,饮食注意营养均衡,保证7-8小时的睡眠。”

  福州健身房明星教练、武夷山国际越野赛冠军毛巧妹建议健身达人们,在正式训练恢复之前,可以安排一段时间的过渡性训练,让心肺功能得到适应。例如,散步、慢跑等低强度有氧训练可以起到心肺预热、提高身体的兴奋度的效果。在复训前,需要针对柔韧性较差的部位进行拉伸,避免后续可能会发生的运动损伤。在恢复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标签:健身|报复性运动
稿源: 福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