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产业财经 >>正文

乔丹体育两厂区100%复工复产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20-04-10 10:51
  

疫情不影响订货会本周举行 判决不影响现有商标正常使用

工人在生产车间忙碌着

  新冠肺炎疫情并没有推迟乔丹体育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乔丹体育”)此前已经决定举办的订货会。本周日(12日),乔丹体育2020 Q4的订货会将如期举行,目前乔丹体育的两个生产厂区已经实现了100%复工复产。

  而针对此前外界对于最高法判决撤销乔丹体育第6020578号“图形+文字”注册商标一事的诸多误读,乔丹体育也在4月8日对外发布声明,称判决不影响现有商标正常使用。

  两个生产厂区 百分百复工复产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陈埭的乔丹体育鞋业中心看到,载满生产原料和成品的货车频繁出入厂区;在生产车间内,各种机台设备正开足马力生产。

  “2020年新一季度新品的打样已经进入了尾声。”乔丹体育鞋业中心总经理王飚告诉记者,除了新品打样外,鞋业中心48条生产线已经满负荷运转,全厂区4500多名员工全员在岗,鞋业中心100%复工复产,“3月份完成了170多万双单季的产量,这个月正抓紧生产2020 Q3产品。”

  100%复工复产的情况,同样出现在位于厦门同安的乔丹(厦门)实业,全厂区1500名员工、46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实现了一个月80多万件的服装产量。

  “两个生产厂区100%复工复产,才能真正意义上说乔丹体育实现了100%复工复产。”乔丹体育鞋业中心董事长谢长志坦言,在疫情面前,乔丹体育实现100%复工复产,凸显了企业的综合实力。

  疫情初期,乔丹体育便在严抓疫情防控的同时,做好复工复产的各种准备。

  “第一时间组织成立疫情 防控领导小组,积极部署各项防疫工作,保障全体乔丹同仁的生命健康,并设立‘爱心基金之防疫专项基金’用于新冠肺炎感染者、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员工及管理层在本次防疫中的相关支出、奖励等。”谢长志告诉记者。

  种种暖心举动,让公司员工备受感动,而员工返岗率更是对这种暖心举动的最好反馈。早在今年2月12日,乔丹体育鞋业中心的员工返岗率就已经超过50%;如今,乔丹体育的两个生产厂区更是实现了满员运转。

  在做好内部防控工作和复产复工的同时,乔丹体 育也积极参与此次全社会的疫情防控:疫情初期,乔 丹体育便迅速决定并捐赠了价值1000万元的棉羽衣物及防寒物资送往黄冈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同时,响应政府号召,三天内迅速成立口罩生产线,为员工、下游供应商及周边学校提供基本的一般防护口罩。

  针对外界误读 发表公开声明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判决撤销乔丹体育第6020578号“图形+文字”注册商标。关于此事,外界有各种声音。对此,乔丹体育在4月8日对外发表公开声明。

  乔丹体育表示,媒体已经对该判决产生了误解,该判决争议商标并非乔丹体育正在使用的主要商标,而是乔丹体育注册没超过5年的组合商标,“该商标的撤销判决不会影响乔丹体育现有核心商标的正常合法使用,也不会对乔丹体育的正常经营构成影响。”

  乔丹体育在声明中提及,自2012年以来,美国前NBA球员 Michael Jeffrey Jordan和耐克创新有限合伙公司(简称:耐克公司)以“姓名权”为由,对乔丹体育注册的78件商标提出争议。历经国家商标评审委员会复议、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的一审、二审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再审裁决,乔丹体育注册时间超过5年的74件商标全部得到维持(其中包括乔丹体育常用的25类中文“乔丹”、图形、拼音“qiaodan”在内的核心商标),乔丹体育对上述商标享有合法的商标权;对注册时间未超过5年的4件商标发回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裁定。

  “成立至今,乔丹体育已走过了20多年。这20多年来,不论是在品牌宣传、市场推广还是文化建设上,乔丹体育从未忘记自己是本土企业。”谢长志告诉记者,乔丹体育成立至今,不仅直接解决了8万多人的社会就业,而且间接带动了上下游10多万个工作岗位,10年间累计上缴国家税收50多亿元。

  作为本土企业,支持社会公益也成为乔丹体育的另外一张名片。早在2008年,乔丹体育便联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希望工程·乔丹快乐体育基金”专项爱心基金;2017年,乔丹体育对公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多的想法,发起成立了“福建省乔丹体育基金会”,更深度参与公益活动。

  (记者_柯雅雅 董严军 文图)

标签:乔丹体育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