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党徽 就是一份责任 晋江掌中木偶剧团党员带头齐心战“疫”
2月2日,一出活灵活现的晋江掌中木偶原创短剧《亲姆拜年》登上了晋江各新媒体平台,备受市民好评。“自身防护莫畏难,家门不出不添乱。上街一定戴口罩,好茶就在家中泡。不吃野味多饮水,讲究卫生勤洗手……”大家积极转发,朗朗上口的台词流传在一个又一个的微信群和朋友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防控关键期,小木偶也戴上口罩,生动地为市民科普防疫知识。
据了解,这出七分钟短剧讲述的是发生在晋江城乡一个普通人家的小故事。今年除夕正逢疫情防控的非常时期,村妇洪氏刚刚苦口婆心劝住丈夫蔡本出门聚会,偏又遇亲家姆林氏串门送年货。这对夫妇以非常时期闭门谢客,引起亲家之间小误会,最后是一段生动活泼的对唱劝说达成共识,晓之“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道理。全剧运用群众喜闻乐见闽南答嘴鼓和掌中木偶音乐形式。为了更好地对疫情防控进行宣传,不仅演出人员佩戴口罩、检测体温,木偶也都戴上了精致的小口罩。
党员齐心协力 高效完成创作
从剧本创作到完成录制,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仅用了两天时间。剧团内的8位党员在这非常时期起到重要的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积极作为带动了每一位团员,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作为该剧的编剧,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主任陈诗章告诉记者,这样的超快效率在此前是绝无仅有的。“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宣传形式,让大家有对防控工作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加强防护意识;另一方面也想让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到防控防疫的工作中来。”
“在1月31日上午接到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的《关于征集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的通知》后,诗章仅用半天就写好了一份非常优秀的剧本,然后我结合当下的一些热点,做了些改进。”该剧导演张子祥在当天下午对剧本进行了二次创作。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编排好这出短剧,这位80岁的老党员当晚一直构思到凌晨两点多,反复推敲细节,密密麻麻地写下了一页又一页的笔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当时整晚睡不着,想着如何编排。这出剧不是简单做到好看就行,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要有教育警示意义,在非常时期鼓舞人心,而不是空喊口号。”张子祥说。
当晚剧本定稿后,65岁的退休老党员、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李胜奕连夜进行编曲,三位党员接力,仅用一天就完成了剧本、脚本、音乐创作。“木偶剧是闽南传统文化的精粹之一,我希望这出剧能更接地气,易于本地观众接受,因此整体音乐风格极具闽南特色,并融入了南音、闽南小调等,再配以朗朗上口的台词,好念好唱,更便于在街坊邻里传播。”李胜奕说。
党员冲在前 全团齐奋斗
李胜奕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同时也是党员,在全国齐心抗疫的非常时期,必须要有社会担当。“我们没有救死扶伤的医术,无法站上前线,但我们也有自己能做到的事和该完成的使命。一枚党徽,就是一份责任。”
“自疫情开始以来,我们剧团就想着通过自己的所学尽一份力。在接到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通知后,我们结合之前的初步构思和市民关注的热点,迅速行动起来。”张子祥也和李胜奕有同样的想法,“现在形势严峻,我们尽管没法到医疗前线支援,但也有能发挥自己所长的地方。基层文艺工作就是我们的第二生命,我们希望深入到群众中去,为大家科普防疫知识。”
演员林静如为自己能参与本次短剧演出而感到荣幸:“很高兴能为宣传疫情防控工作尽一份绵薄之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作为一名党员,我责无旁贷。”
“我那天与诗章、张导、李老师商量了下,一致认为,在这种非常时期,党员必须带头冲在前。于是立刻通知剧团内的党员必须全部到位参与排练。在党员带头后,其他团员也纷纷主动请缨,在群里报名。”该剧演员、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支部书记蔡美娜告诉记者。
张子祥对这批优秀的后辈赞不绝口:“我要感谢每位团员的辛勤付出。大家非常团结,接到排练通知后,2月1日一大早都全部从老家赶到晋江市戏剧中心参加合练。彩排过程非常辛苦,因为是临时创作的剧本,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做临场修改,没有人喊累拖后腿,用最快效率编排好后就开始录制,我非常感动。”
继续深入基层 坚持文艺创作
晋江市掌中木偶艺术保护传承中心近年来坚持原创,为市民们带来了《玉骨鸳鸯扇》《施公断案》等一系列经典剧目,此次在全民抗疫时期推出的《亲姆拜年》更是别出心裁,好评如潮。不少网友纷纷留言询问,迫不及待希望看到他们下一部作品。
“群众的喜爱就是我们最大的创作动力。每当看到台下观众的笑脸或者网友的留言支持,我们身体的疲惫仿佛一扫而空,一切努力都是超值的。”面对网友的询问,蔡美娜肯定地说,“剧团会再接再厉,继续深入基层,倾听大家的声音,关注社会的焦点,努力创作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
(晋江新闻网记者_吴择/文 颜英婷/图 颜英婷 蔡雅玲/视频)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