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坑镇28个村集体收入均超20万元 革命老区开出“致富之花”
7月30日,晋江内坑镇霞美畲族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0万元。至此,内坑辖区内28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20万元,提前近半年完成年初定下的任务,革命老区内坑在乡村振兴的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去年8月,内坑在全市率先实现消除村集体经济薄弱村,28个村集体经营收入均达5万元以上。今年年初,内坑镇党委、政府提出,各村全年经营收入均提高至20万元。面对新的目标,内坑镇以党建为引领,通过盘活资产、土地流转、整合提升等方式,实现村集体收入再上新台阶,推动全镇跨越发展。
近日,记者深入内坑多个典型村,就如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行了探访。
盘活固定资产老区村有新引擎
随着启动建设的日子不断临近,后山村委会常务副主任朱春林特别紧张,每天总要到村旧瓷厂物流仓库改建项目那里看看,心里才会踏实。因为这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后山村是革命老区村。上世纪70年代,后山村瓷厂远近闻名,是当时村集体经济的代表,家家户户都有人在那里上班。然而由于市场、供销等不利因素影响,瓷厂渐渐没落了,厂房逐渐荒废。该怎么盘活闲置的资产,后山村两委下了很多功夫。
10多年前,后山村开始对旧瓷厂的一处废旧厂房进行改造,改造后成为可对外出租的仓库,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了10多万元。这让大伙尝到了“甜头”,但“甜蜜的负担”也随之而来:由于种种原因,其余荒废的厂房被13户村民用于各种生产活动。并且,建设仓储项目的资金量大,村里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项目就一直被搁置。
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以去年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后山村旧瓷厂物流仓库改建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朱春林回忆,当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金狮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到13户村民家里逐一开展动员。
头一站,朱春林来到村民老朱家里,老朱并不情愿。“这个项目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大家齐心协力,将来村子会变得更好。”一番动员后,老朱答应退出旧瓷厂厂房。自此形成了连锁反应,13户村民全部退出。在这一过程中,老朱还主动充当宣传员,帮着入户宣传。
如今,后山村旧瓷厂物流仓库改建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预计本月进入施工阶段,将建3个仓库,明年年底开始招商入驻。
“多亏了市镇两级党委、政府的帮助,帮着出资金、政策,帮助村里实现自我造血。”朱春林说。
内坑镇副镇长许天增表示,内坑红色资源丰富,镇党委、政府在围绕老区村振兴发展的路上下足了功夫,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办法,加快推进乡村尤其是老区村的振兴。
做足生态文章土地流转促增收
前段时间,加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国梁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该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下子超过了20万元,村两委着实开心。
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还得从加塘溪古树林示范段说起。
去年,加塘溪古树林示范段初步建成。溪岸一边是拥有20多棵上百年古树的古树林公园,一边是百亩农田。在一次加塘溪古树林示范段建设现场办公会上,内坑镇相关负责人抛出了一个议题,“村里要做足生态这篇文章,古树林段生态逐渐恢复,可以将对岸的农田整合起来,形成整体的农业生态,效果应该不错,还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大家可以研究研究。”
议题的提出,让杨国梁眼前一亮。“为何不采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将闲散的土地整合起来,统一规范管理?这样既美观也能增收,何乐而不为。”随后,杨国梁与村两委认真研究,确定了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
有了目标,加塘村两委班子成员进行入户宣传,得到村民们的大力支持。今年5月,在与农业合作社对接签订协议后,最终,这370多亩的农田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整体出租,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可达20万元。
内坑镇党委副书记张建群介绍,加塘村通过土地流转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在内坑并非个例。今年,内坑共有13个村以这种方式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因地制宜建项目村村有生财之道
近段时间,黎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蓬杰为村里的农贸市场项目忙活着。作为集农贸、商场、商住房、鞋材集散中心、民生超市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农贸市场,这也是未来村集体经济的增长点之一。
黎山村下辖前山、张坑两个自然村,均为革命基点村,是曾经的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驻地之一。多年来,村里依靠旧小学出租、水库出租等方式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始终难以扩大规模。看到自己的短板,黎山村两委开始着手规划新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
今年1月,黎山村举行“榕树下话发展”签约仪式,农贸市场项目是签约项目之一。该项目总建筑面积28649.9平方米,其中,地上共设2栋21层高层,1-3层为商业及配套用房;地下共有244个停车位。
“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大幅增加村财收入,预计村集体新增资产4000万元。”张蓬杰说。
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内坑28个村均有各自的生财之道。黄塘村、古山村等建设菜市场,通过出租菜市场摊位、店面,可创收20多万元;宅内村利用位于镇区商业街区的优势,出租沿街店铺,可创收20多万元;柑市村利用高校优势,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前建起夜市,可创收10多万元;后坑村通过建立仓库,可创收上百万元……
通过壮大村集体经济,内坑老区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新的产业带动了群众增收,村里“钱袋”鼓起来,村民笑容也多起来。
(记者_陈崟)
- 纪念“八一”迎“世中运” 内坑镇乒乓球团体赛夺冠2019/08/04
- 内坑五峰服务队 走进上方村志愿服务2019/08/04
- 内坑28个村党群服务中心全部完成改造2019/08/04
- 内坑长埔乡贤简办喜事 捐5万元关怀村中老人2019/07/28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