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 海峡新闻 >> 闽南要闻 >> 正文

《巷遇·横街 道才巷》:最早的女大学生 最窄巷

www.ijjnews.com来源:泉州网2019-04-12 16:19
  

  巷| 遇| 档| 案

  地理位置

  泉州市鲤城区横街、道才巷

  所属社区

  泉州市临江街道隘南社区

  横街西接聚宝街的泉郡黄帝宫,东抵青龙巷的青龙宫之后,长200余米;道才巷总体与横街平行,西接聚宝街,东抵青龙巷,长约150米,这两条街巷为“金青龙,银聚宝”之间的重要通道。

  A地名由来

  横街,顾名思义,因横贯聚宝街与青龙巷,所以被称为横街。道才巷,又名佐才巷、肚才巷,传说古时此处有一位有王佐之才的人,在闽南语中,“佐”与“道”谐音,故称道才巷。还有一种说法是闽南语中“道才”与“肚脐”谐音,因此巷又细又长,也叫做“肚脐巷”。

  B巷子看点

  横街与道才巷位于“金青龙、银聚宝”之间,古时属于城南古港的黄金地段,为不少达官巨贾的宅邸所在,有大商人蔡鼎常故居、举人吴曾故居、曾经泉州最美的园林苏家花园,以及泉州最早的女大学生苏子固、传说中六十年一变化的隐泉等等,深厚的城南文化,给这一切增添了传奇色彩。

  横街32号:

  蔡鼎常故居:

  百年浮沉珍利行

  横街32号是城南大商人蔡鼎常的故居,当年城南有大名鼎鼎的三大顶尖商行,合称“珍裕源”,其中“裕”和“源”分别是此前介绍过的万寿路蔡光华家的“瑞裕行”和后山社陈乔木家的“万源行”,而“珍”就是蔡鼎常家的“珍利行”。

  蔡氏故居前面是中式院落,后面则为一栋洋楼,洋楼保存尚好,前面的闽南大厝部分已经坍塌。

  据蔡鼎常四弟之子蔡美灿先生介绍,蔡鼎常(1895年-1985年),又名其楷,字敬五,号静芗,祖籍泉州晋江紫帽。蔡鼎常的祖父名为蔡廷珪,父亲名为蔡钟昌(又名蔡翔文)。蔡廷珪最早在晋江种植龙眼和甘蔗,龙眼制成桂圆,甘蔗制成糖,再进行售卖。后来生意越做越大,从晋江做到泉州。清光绪年间,经蔡廷珪同意,蔡翔文在横街置地建行,34号的商行名为“珍利”,隔壁32号盖成居住的大厝,中前面的中式院落在1911年前后建成,后面的洋楼则建于上世纪20年代。

  横街“珍利行”在鼎盛时期,商、居、仓库、作坊为一体,经营桂圆、蔗糖和海产品干货,南方卖到厦门、潮汕、宁波、温州等地,北方一直卖到青岛、大连。

  蔡鼎常1946年拍摄的照片(蔡美灿/供图)

  据蔡美灿介绍,蔡家兴旺后,不忘助学行善,在泉州开行初期加入泉州商会,共同筹建“商立学校”。后来蔡家又出资创办“私立振兴小学”,蔡鼎常任校长兼教员。该校虽为私立小学,但不以盈利为目的,凡家境贫困者可申请免费就读。1927年,两校合并,在政府登记时正式取名“振兴小学”,仍属私立小学,这一校名一直延续到1992年,振兴小学升格为泉州市鲤城区实验小学。

  除了兴办振兴小学,蔡鼎常还与陈佩玉、“瑞裕行”的蔡光华等创办了晦鸣中学(如今泉州第七中学前身)。在城南长大的许多人,都有读振兴小学、晦鸣中学的共同经历。

  蔡氏一族人才辈出,其中包括我国当代著名诗人蔡其矫、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蔡毅(蔡鼎常之孙)等等。

  故居门前有一副对联“密箴蒙引传家学,荔谱茶经诵祖芬”,上下联分别说的是写过《四书蒙引》的明代理学大家蔡清和写过《荔枝谱》《茶录》的北宋名臣蔡襄,用以激励蔡氏后人。

  大门两边刻有蔡氏的家风家训和来自《易经》的为人之道,书法署名“家栋”,为后城杨氏的清末举人杨家栋。

  如今故居已租给多户人家居住,后面二楼保存尚好,前面大厝部分坍塌,略显杂乱。

  厝内有井,按闽南传统观念,井口一般应朝天,可保持井水清澈。据蔡美灿介绍,这里是因为先有井,后建了上面的房子,所以如今井处于屋檐之下。

  通往后面洋楼二楼的宽大石阶上,精细的花纹保留下来。

  二楼门楣上,最初的文字后来涂上泥灰,刷上标语,留下时代的印记。

  横街21号

  吴曾故居:

  喜闻中举电报传

  在泉州历史资料中,经常提到清末举人吴曾居住在横街,具体在哪里却都语焉不详。在泉州文史作家蔡永怀先生帮助下,终于寻访到了21号,这里正是吴曾的故居。

  故居旁有一条小巷,开口尚宽,里面越走越窄。与古城内许多无名的防火巷不同,这条小巷不仅有名,还有来历。

  据吴曾的曾孙子吴大容和吴小容介绍,他们曾在家中一本民国的地契中,看到这条巷子名为“畚斗巷”,因其前宽后窄,状如畚箕而命名。这条巷子由于太小、太窄,平时经过的人不多,如今巷名大概只有吴家才知道。

  巷子长达四五十米,其中一段是吴家的百年出砖入石墙,吴家人还不时看到外国人来此拍照。经现场测量,畚斗巷最窄处仅37厘米,有一段必须侧身而过,堪称“泉州最窄小巷”。

  吴曾故居为三进结构,具有出砖入石、红瓦屋顶的闽南特色。

  故居内有不少西式造型的烟炙砖拱门,这与千年古港的对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

  据吴大容先生介绍,吴曾还有一个名字为吴如霖。据家族长辈回忆,吴曾本姓曾,后来过继给吴家,改名为吴曾。吴家当年宅邸在古城大寺后,在如今的鲤城区第一幼儿园周边有一大片产业。吴家在水巷做桐油灰生意,后来在横街购地置业,吴曾中举之后,曾任晋江县衙师爷。

  吴曾的孙子吴岑(前排右三)的人生经历也很传奇,早年加入共产党,是泉州几个地下党支部中的一个支部书记,由于工作需要,用过不少化名。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晋江县粮库主任,后来先后在凌霄中学、泉州七中、泉州聋哑学校、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等担任领导职务。

  说到吴曾中举,还有一段趣闻。据陈泗东先生在文章中回忆,中国科举考试于清代光绪三十年(1904年)废止,陈泗东先生的父亲陈砥修和吴曾同为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年)科举人。正是在1902年,泉州历史上最早的电报局在聚宝街开设。福州发榜后,有一个不认识的郭姓商人通过电报局发来电报,说陈砥修中举了。陈砥修不知电报为何物,手持电报到聚宝街查问,办事人员说可以发电去查,如此事有误,不要报费;如此事属实,则需要十个银元的电报费。此时吴曾也手持电报去查,得到的是同样的答复。当年十个银元价值不菲,两人商议,中了最好,不中就算了,还是不要花这冤枉钱。第二天报刊正式发文,两人才知道果真同时中举。当年郭姓商人用很贵的电报费,用最新潮的电报形式以最快速度为家乡人发出中举消息,成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一件趣谈。

  道才巷苏家花园:

  小巷深处有佳人

  当年的苏家花园。(据《泉州古园林钩沉》)

  在陈允敦先生《泉州古园林钩沉》一书中,对道才巷的苏家花园有详尽的描述,文中称苏氏为清末民初的富家,道光年间以经营客栈起家,建宅于青龙巷与道才巷之间。

  书中称,主人虽为商贾,但颇习风雅,留心园构,竟能亲自指挥山匠精雕细叠,将正屋后进改筑为一座小斋。斋内雅洁幽清,中间壁上挂有一幅中堂,为园主一家行乐图,两旁配以泉州甲第巷的翰林庄俊元所书的对联:“艳彩丰姿相点缀,珊瑚碧树交枝柯”,上下联集唐代宰相权德舆和唐代文学大家韩愈的诗句。庄俊元遗字多为草书和行书,只有此联是正楷,而且字极清秀,末有署款,为庄俊元的真笔佳品。

  苏家花园内水池边有一棵木莲,高约两丈,每当谷雨开花季节,清香四溢,为当时泉州有名的一棵珍奇花木。水池中有石笋两丛,高低各一,纤细绰约,配此幽园,极为匀称。

  陈允敦点评苏家花园:“匠心独具,始克臻此,园雅何须大,景幽岂在多”,评价极高。坊间传闻这里是泉州最美花园,其来有自。

  苏家花园位于青龙巷51-2号后半部分。据苏氏后人苏钦辉介绍,当年苏家在青龙巷和道才巷有一大片宅地,如今51-2号前面为楼房,后面的苏家祖宅保留下来。

  从楼顶望下去,祖宅南侧一部分已经损坏,后面的苏家花园已被树木完全遮住。

  道才巷边的苏家花园大门,屋顶薜荔丛生。

  曾经的最美花园,随着岁月变迁,如今已成荒园。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家花园被拆,园中的两根石笋、稜亭、拱桥、石板移归开元寺。

  开元寺内来自苏家花园的稜亭,依稀可见当年苏家花园的清幽别致。(许志荣/摄)

  开元寺中来自苏家花园的两根石笋(许志荣/摄),有一个非同寻常的特点。据苏家后人李诗白回忆,小时候每到过年,家中一个小表哥便会用尺子测量两根石笋的长度,竟然发现每年都会变长一点。这两根会生长的石笋,成为儿时最难忘的记忆之一。

  在马坂巷泉州考古专家刘志成家中,刘志成回忆,在他的考古生涯中,在泉州共发现四个甲骨文的文字石刻,其中两个在清源山上,另外两个就是在这其中一根石笋上。

  《泉州古园林钩沉》记载,上世纪20年代,园主殁后,无男,由其女苏子固主之,因抱独身,男宾不至。新中国成立初期,花园尚完整,仍不轻易让人入览。这里提到的终生不嫁的苏子固,据说是泉州最早的女大学生。

  在青龙巷39-1号,苏氏后人苏秀霞阿姨介绍,苏家先祖当年从晋江迁至青龙巷,在青龙巷开钱庄和当铺。苏秀霞说,苏家在经商之外,对后代读书也特别看重,她自己就是1958年从七中考入北京农机学校。记得苏子固当年爱看书,因为上过大学,英语非常出色。

  51-2号内的苏家祖宅基本保持原貌。

  苏家祖宅北侧,就是苏子固独居一生的闺房。

  经热心读者陈先生介绍,苏子固养女李诗白在鲤城区电力学院宿舍小区接受采访。她是苏子固妹妹的女儿,生于1941年,因为苏子固一生未嫁,妹妹便将女儿过继给她。当时苏子固问年幼的她,想跟父亲姓李,还是跟她姓苏,她说还是想姓李。苏子固爱好古诗词,便为她取了一个颇有诗意的名字“李诗白”,有致敬李白之意。

  苏子固当年的风采。(李诗白/供图)

  据李诗白回忆,苏子固祖父名为苏春禧(1831年-1906年),父亲是苏道南(1870年-1915年)。苏子固出生于1904年,最早在苏家私塾读书,后来从振兴小学毕业后,母亲不让她继续升学,苏子固便在振兴小学当了一两年小学教师,但读书的想法一直没落下。后来她去福州读中学,毕业后去南京读预科,接着在上海一所大学念化学专业。

  曾任中国政协副主席的庄希泉,他的夫人、著名爱国侨领余佩皋(左)曾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来泉州宣扬妇女解放思想,苏子固因为有文化,普通话好,作为新女性的代表参与活动,并当余佩辜的方言翻译(李诗白/供图)。后来苏子固在南京、上海求学,和余佩辜常有往来。

  1919年,南京金陵女子大学首届5名毕业生,是中国第一批在本土获得学位的女大学生。而此时正当青春年华的苏子固,因为在南京、上海求学的这段经历,被认为是泉州第一个女大学生,并非毫无根据。

  苏子固在1949年-1951年间曾任晋江群德小学校长,这是当年在校园里的留影,二排左一坐在石阶上的就是苏子固,看起来知性娴雅。旁边戴帽子的小孩是李诗白。(李诗白/供图)

  据李诗白回忆,苏子固几乎一生都在读书、教书中度过。她回福建后,曾在厦门大学就读教育专业。参加工作后,她先后在泉州一中、六中、七中、华侨中学等教过书。当年她在晦鸣中学(今七中)教书,有学生家贫无法续读,跟苏子固说家里仅有一点薄田可卖,苏子固便将田买了下来,钱给学生交学费,田继续给学生家里耕种。几十年后,苏家有人被错误关押,苏子固来到关押处,见到管事的人正在吃饭,此人正是当年救助过的学生。学生扔下饭碗下令放人,等苏子固回家的时候,这位亲戚已经先她一步释放回家了。

  由于国学底子深厚,加上在上海读书,苏子固年轻时爱旅游,漂亮时尚,气质非常好。回泉州后,她穿什么时髦衣服,街上的女孩就会跟着穿。如此优秀的才女,自然不乏仰慕者,曾有厦门大学一个出生于华侨家庭的同学来苏家求婚,苏子固不愿去国外生活,拒绝这段感情。

  苏子固于1979年辞世,虽然终身一人,但渊博的学识、丰富的内心世界、善良大度的性格,让其度过了优雅的一生。

  拾遗

  位于横街与聚宝街交界处附近的鲤城临江中心幼儿园,园中锁着一处老宅,这里曾是城南的“盐管”李双志的房子。因为当年城南居民所用食盐,均由李双志售出,所以城南老辈人对“盐管”的印象很深。一个普通人如何经营当时政府管控的盐业,很多人都想不通,李双志的儿子李国华先生讲述父亲的传奇故事。

  老宅当年的精美的木刻保留了下来。

  据李国华介绍,李双志(1887年-1968年)从小是孤儿,由叔叔和婶婶抚养,没有读多少书。清末社会动荡,李双志在城南码头当过搬运工,也在戏班子打过杂。他性格豪爽,喜欢交朋友,机缘巧合认识当时城南盐务局里掌事的人,因为讲义气、守信用、为人可靠,他可以先拿到盐去卖,之后再付款,从无纰漏。后来李双志成了官方盐务的总代理,靠盐生意发家致富,也成了城南老辈人记忆中的“盐管”。李双志为人洒脱,他认准一点,有钱就买房子,没钱就卖房子,曾在城南有20多处房产,其中厂口就有11个店面,至今聚宝街还有几处李家的房产。

  据李国华回忆,李双志发家后,家中常备几千斤大米,孤寡老人揭不开锅,可以要一些米煮饭;如去世无钱安葬,便让附近五堡街的棺材铺送来棺材。当年修中山路时,从新桥头到北门一段,还曾出资修建。此外,看到很多码头工人的孩子得不到良好教育,和朋友一起办起了崇德小学,新中国成立后命名为搬运小学,而搬运小学正是如今丰泽区崇德实验小学前身。或许是遗传父亲精明能干的性格,李国华在七中读书的时候成绩非常好,并在泉州民间的象棋比赛中几次夺冠,上世纪八十年代下海经商,如今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在横街与公婆巷之间,有一座泉郡天王宫,相传最早建于唐末、五代时期,祀奉唐代名将李靖。抗战期间,在日军战机轰炸下,当时周围民众藏身宫中,飞弹在宫侧的榕树下爆炸,天王宫和宫内人员却无事,此后香火更加鼎盛。

  1998年和1999年,由天王宫分香的台湾台北天王宫董事长周民进曾两度前来谒神进香,并于1999年10月在泉州重塑天王爷金身,迎送台湾。

  公婆巷有一处路灯遗址,路灯前曾经是八卦沟,这是当年蔡鼎常家安装的,一是为珍利行货船照明,方便船只靠岸卸货;二是为附近在八卦沟洗澡、洗衣、挑水的街坊照明,这也是泉州最早的路灯遗址。

  这是晚上路灯点燃后的情景。(杨茂盛/摄)

  在《光明之城》一书中,讲述宋元时期意大利商人雅各,在马可波罗之前来到泉州的见闻,他将泉州称为“光明之城”,原因是“街上有如此众多的油灯和火把,到了晚上这个城市被映得特别灿烂,在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它”。公婆巷的这盏蔡家油灯,似乎让人看到了当年光明之城的缩影。

  苏家花园门口有一口古井,名为“隐泉”,在坊间传说中,此井六十年一干涸,六十年一充盈。隐泉旁还有一棵高大的发财树,与隐泉相映成趣。

  据苏家后人李诗白回忆,这口井当年就在巷中,不属于苏家花园。一甲子一轮回的说法,她小时候却没有听过。

  井口一侧是泉州市卫生局1965年在“水改”中发掘重修隐泉的刻字。

  在狭窄的畚斗巷内,还有一口古井,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古井上方用红砖、水泥重新修筑井口,并刻下修筑时间:1965年9月,距今已有半个世纪。

  26号吴家是一个地道的教育家庭,新中国成立后,家族先后出了16个教师。据吴氏后人介绍,吴家祖籍安溪,祖辈到泉州卖柴火。吴家的吴惟纯任城南米铺巷建德商行经理,1906年和何光恺、蔡生平、蔡锵等大商人发起成立泉州商会,并于1911年与商会好友创办城南的商立学校。

  在德济门广场边的饭庄周边,是当年振兴小学所在地。在振兴小学读书,在学校附近八卦沟内玩水嬉戏,是几代城南人难忘的童年集体记忆。

  出生于城南横街的蔡永怀先生毕业于振兴小学,这是他上世纪60年代末的毕业照(蔡永怀/供图),后面宽敞大气的的西式红砖楼是当年振兴小学办公楼。据蔡永怀介绍,辛亥革命初期,新思想、新学堂在全国不断涌现,1927年,创办于1911年的商立学校与私立振兴小学合并,正式命名为振兴小学,有振兴中华之意。

  上世纪60年代,蔡永怀的同学黄清波在振兴小学的操场上跳鞍马。振兴小学优秀师资力量和完善的教学条件,为国家输送一批批人才。(蔡永怀/供图)

  图文记者 王了

  摄像记者 颜沐

  实习记者 吴倩妮 饶弯

  注:本文在撰写过程中,得到临江街道隘南社区、蔡永怀、蔡美灿、吴大容、吴小容、苏秀霞、苏钦辉、李诗白、黄文良、李国华、陈国良、刘志成、杨茂盛等诸位先生、女士及老宅后人大力协助,在此一并致谢!

  预告:下期《巷遇》将走进后城街,不一样的老巷,不一样的精彩,敬请期待!

陈子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