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七岁离家耄耋回 吟诗三首寄乡情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3-25 09:17
  

——台湾岭东科技大学退休教授张志豪与弟回乡探亲侧记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张志豪用闽南话吟唱《回乡偶书》(其一),话音刚落,宗亲们纷纷鼓起掌来。

  张志豪是台湾岭东科技大学的退休教授,3月24日中午,他与弟弟张誉腾来到晋江磁灶镇探亲,并与张林村和五龙村嘉福自然村的宗亲们餐叙联谊。

  78岁的张志豪在7岁时离开家乡,对于《回乡偶书》描述的意境感同身受。接着,喜欢古诗词的他又用家乡话朗读了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其二):“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似乎仍无法完全抒发此次回乡的激动之情,张志豪又读起了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读罢,全场的宗亲们热烈地为张志豪喝彩叫好。

  张志豪的弟弟张誉腾是台北历史博物馆原馆长,退休后,他被佛光大学聘为讲座教授。2017年7月,他第一次来到嘉福村的祖厝探亲,并走访了张林小学。这所小学前身为私塾,是他祖父、被张林人称为“大善人”的张孙翼倡设的。

  “这次再次回家有三哥三嫂同行,与家乡亲友相聚更有话题,觉得比初来时更亲近许多。有机会会再回来的。”张誉腾说。

  经常到祖国大陆的高校作讲座、参加交流活动的张誉腾深切感受到“两岸的文化交流非常热络融合,文化在超越政治的更高轨道运行,期望两岸持续累积文化共识。”

  “不管是文化之根,还是血缘之根,台湾的根在大陆。两岸的文化交流,最终目的是要为两岸融合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更坚实的基础。”张誉腾说。

  当天下午,张氏兄弟还在宗亲们的陪同下,参观了晋江市五店市,感受家乡特色的历史建筑。

  (记者_张志耐)

标签:吟诗|七岁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