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不入流的宿命,越南足球的十年磨剑
新华社阿布扎比1月16日电 题:改变不入流的宿命越南足球的十年磨剑
前国脚范志毅成了大预言家。“再这样下去,我们连越南也踢不过了!”这句2013年的气话,在2019年看起来似乎越来越有可能了。
本届亚洲杯,越南足球让人惊叹。小组赛后,他们保留着晋级16强的希望。更为可贵的是,即便他们输掉的比赛,场上球员的表现依然可圈可点。一改“鱼腩”形象,年轻的越南队从亚洲的不入流,逐渐具备了冲击亚洲强队的能力。
也许越南队很长时间还成为不了亚洲顶级强队,但越南人用自己踏实的青训告诉亚洲,只要花时间、下功夫来真抓实干,进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看看越南青年足球最近的成绩吧,实在令中国足球汗颜。
2018年,以国奥为班底的越南队问鼎东南亚锦标赛;在雅加达亚运会上,越南打进四强,只是输给了最后夺冠的韩国队;2018年U23亚洲杯上,越南队一路扮演“黑马”角色,打进决赛。
从2016年开始,越南足球的青年队已经开始默默地赶超,在亚洲U16与U19锦标赛中,他们分别杀入了八强与四强,并取得了U19世青赛的参赛资格。
这些成果的获得来源于越南足球十多年脚踏实地搞青训,坚持适合自己的小、快、灵打法,摸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2007年,一支越南国内联赛球队——黄莺嘉莱俱乐部与英超的阿森纳俱乐部达成了合作协议,建立了越南第一家足球学校,引入了英超的先进的青训理念,在与阿森纳合作之后走上了全面发展的道路。学院成立后,开始在全越南各地挖掘有潜质的足球苗子,经过层层选拔才能最终留下,进行集中训练。
在合作建校后,越南也多次邀请阿森纳等大牌俱乐部的球星到越南的足球学校交流,对小球员们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现在越南U23,U21,U19等梯队中,有很多都是来自黄莺嘉莱足球学校。像前锋阮公凤、阮文全等越南足球新一代的代表人物,皆是出自这一足校的青训体系。2014年,越南每年参加青少年各级足球比赛的小球员就达到了七、八万人,并形成了U21、U19、U17、U15、U13、U11的六级全国锦标赛。
紧随黄莺嘉莱之后投入青训事业的是PVF越南足球发展基金队。该队成立于2008年,旨在为越南足球培养年轻人才。第一批学员中,包括何德征、小裴进勇和胡明迤在内的多名球员是参加过世青赛的U20国脚,有8人入选U19国家队。
2017年11月,PVF建立了占地22公顷的新总部,有4块天然草球场和3块人工草球场,3个康复理疗池。他们甚至还配备了亚洲首创的PlayerTek模拟系统和全景监控训练室,号称拥有东南亚目前为止最先进的足球训练中心。
在大力发展青训的同时,越南足球大胆“请进来”,学习日本和韩国足球的先进经验。2012年,越南职业联盟与日本职业足球联盟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方案,从职业联赛的运营、职业俱乐部的规范等各方面,向日本职业联赛学习。2014年5月,日本足协委派三浦俊也前往越南执教越南国家队、为期两年。从2017年开始,越南足协又同韩国足协展开合作,聘请韩国人朴恒绪出任越南U23和国家队主教练。
朴恒绪的到来,让越南队受益匪浅,他从很多细节入手,开始打造一支战斗力更强的队伍。在朴恒绪执教之前,队员们常常吃米粉、油炸肉类等传统食物,他上任后,队员们的食谱里增加了三文鱼沙拉和牛排等更符合训练要求的菜肴。他不准队员们吃饭时玩手机,也不准他们在比赛前接电话,而是尽量让大家专注于彼此交谈,最大限度地避免干扰。
朴恒绪说:“越南队现在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我们正在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越南民众无疑是热爱足球的,从越南队历史性夺得2018年东盟足球锦标赛冠军后越南街头的盛况就不难看出越南足球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越南队坐上大巴穿行在河内街头,受到了英雄般的礼遇。
有了民众的支持,越南政府和足协也真抓实干,在2000年让越南的V联赛正式职业化,并在2012年正式建立国内超级联赛。同时,越南足协彻查各俱乐部资金状况,着力解决欠薪问题,并引进欧美先进训练教材,改进训练方法和思维。越南足球走上正轨,呈现出健康的发展模式。
正在崛起的越南足球再次提醒中国足球,事实又一次证明,搞足球没有“终南捷径”。
(记者 刘宁 树文 王浩宇)
- 韩国队主帅本托:力争亚洲杯小组第一 孙兴民是否上场待定2019/01/16
- 亚洲杯淘汰赛中国队有望进入“幸运半区”2019/01/14
- 亚洲杯前瞻:对阵菲律宾,国足稳字当头2019/01/11
- 亚洲杯小组赛首轮冷门频出 留给国足的弱队不多了2019/01/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