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体育城市 >>正文

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规模2.2万亿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9-01-17 10:08
  

  晋江新闻网1月17日讯 1月8日,国家统计局与国家体育总局在国家统计局官网公布了《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与增加值数据公告》,公告显示,2017年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总产出)为2.2万亿元,增加值为7811亿元。晋江作为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也正发挥其优质体育基因,通过不断发力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在体育产业链条上的布局越来越深。

  体育产业正在快速增长

  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提出2025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要力争超过5万亿元。2017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已从2015年的1.7万亿元增长到2.2万亿元。

  近三年时间,中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成为朝阳产业。数据显示,从名义增长看,2017年体育产业总产出比2016年增长15.7%,增加值增长了20.6%。

  根据公告,从体育产业内部结构看,中国依旧是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的制造大国,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的总产出和增加值最大,分别为13509.2亿元和3264.6亿元,增长速度分别为12.9%和14.0%。

  而在体育服务业(除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外的9大类)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增加值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继续上升,从2016年的55%上升到2017年的57%,其中直接与公众体育消费相关的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增长突出,增长速度分别达到39.2%和47.5%。

  2017年体育产业公报中,比较亮眼的数据是中国体育场馆、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增长速度达94.7%。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快速蓬勃的发展势头,说明体育产业的投资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在提速。

  晋江深耕体育产业链

  近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全力推进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城市建设进程,专项研究制定《晋江市体育产业十三五规划》,提出至2020年,晋江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1800亿元,体育消费总规模超30亿元,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0%以上,公共体育设施及城区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率100%,布局“一核三带九区”,中心城区为体育服务业核心区。

  依托鞋产业的发展,晋江是传统的体育产业制造基地,早在2007年,晋江就成为继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国第三个国家体育产业基地。2017年,晋江先后获得2020年第十八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和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世界杯连续4届的举办权。

  据介绍,截至2017年,晋江体育制造业产值1678.67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8%,赞助体育赛事金额超百亿元,赞助国家运动队42支,体育产业上市企业21家。

  以安踏、三六一度、特步等为代表的晋江体育用品上市企业发展稳健,盈利能力持续提升,运营效益不断改善。2018上半年,安踏收益达到105.5亿元,增长44.1%,创造赴港上市11年来最佳“期中”答卷;三六一度和特步营收也实现增长,分别达到30.169亿元和27.290亿元。

  有着优质体育基因的晋江,近年来通过不断发力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在体育产业链条上的布局越来越深,不仅培育了运动鞋服品牌安踏、特步、三六一度、贵人鸟、乔丹等,还造就了足球运动品牌卡尔美、喜攀登,健身设备品牌舒华,泳装品牌七彩狐等知名企业。

  从低端到高端,从粗放型经营到精细型运作,从贴牌加工到自主创牌,晋江体育产业已经从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晋江体育品牌正从商品力、品牌力、零售力、供应链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全面发力,做好价值创新,为消费者提供专业化、高值感、国际化的商品。

  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丁世忠说,2018年开启了安踏集团的创业新十年,安踏要实现由消费者“买得起”到“想要买”的品牌升级,打造与国际水平比肩的创新能力,努力成为世界级的体育用品集团。

  如今,在新的机遇下,“安踏们”正朝着既定目标砥砺前行,开启晋江体育产业的新征程。

  (记者_柯雅雅)

标签:体育产业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