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文化产品看流量更看质量

www.ijjnews.com   广州日报  2019-01-08 17:06
  

  近日,据新华社报道,从转发量、粉丝量到阅读量,从话题榜、估值榜到评分榜,一条文娱产业“流量造假”的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为行业发展蒙上一层阴影。

  流量数据为何成为大家眼中的“香饽饽”?道理并不复杂。就像价格往往起到市场“信号灯”的作用一样,流量数据的高低,很多时候也成为一档节目、一部作品乃至一位明星,是否值得挖潜的参考依据。某种意义上讲,数据确实为决策判断省去不少时间,把数字摆上来,不用多说便一目了然。

  然而,文化产业毕竟有其特殊属性,既要遵循市场规律,也须体现人文关怀。作为一种精神劳动的产物,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为观众奉上有深度、有温度、有品质的精神食粮。

  所以,流量再好用,终究扮演着“附加值”“加分项”的角色。太过把它当回事,就会给“流量造假”可乘之机。一条条“假数据”导致一次次“错决策”,损害了产业未来,也阻碍着文化发展。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评价上得做出改变。比如,尽可能地把人文性、思想性等因素考虑进来,用多元的评价方式进行综合打分。其次,监管上要拿出新招,创造性地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运用其中,让造假行为无处可藏,更无从下手。(毛梓铭)

标签:文化产品
稿源: 广州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