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国内国际 >>正文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www.ijjnews.com   新华社  2019-01-08 15:36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习近平出席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等颁奖

李克强讲话 王沪宁参加会见 韩正主持

  新华社北京1月8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李克强、王沪宁、韩正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会议活动。习近平等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韩正主持大会。

  上午10时30分,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刘永坦院士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钱七虎院士颁发奖章、证书,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并请他们到主席台就座。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同两位最高奖获得者一道,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发证书。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李克强说,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书写了科技发展史上的辉煌篇章。刚刚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科技创新再创佳绩,新动能持续快速成长。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好发挥创新引领作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紧扣重要战略机遇新内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李克强说,要优化科技发展战略布局,调整优化重大科技项目。把基础研究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长期稳定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融通发展,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科研平台。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技投入政策和经费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在技术路线选择、资金使用、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自主权,实行更加灵活多样的薪酬激励制度,弘扬科学家精神,严守科研伦理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学风建设,扎扎实实做事,不拘一格大胆使用青年人,把科技人员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激发出来。

  李克强指出,要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健全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更多运用市场化手段促进企业创新,只要企业充满创新活力,中国经济就有勃勃生机。要大力营造公平包容的创新创业环境,降低创新创业的制度性成本,提升双创水平,加快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服务体系,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要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扩大国家科技计划和项目对外开放,在人员往来、学术交流等方面创造更多便利条件,更加广泛汇聚各方面创新资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在主持大会时说,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奖励在我国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作出杰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充分体现了对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亲切关怀。希望广大科技工作者以获奖者为榜样,坚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理念,坚定信心和决心,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会上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刘永坦、钱七虎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

  丁薛祥、许其亮、陈希、黄坤明、艾力更·依明巴海、肖捷、何立峰出席大会。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国家科技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及亲属代表,首都科技界代表和学生代表等约3300人参加大会。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记者 陈芳 吴晶)

标签:习近平|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稿源: 新华社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