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永和石材退转工作显成效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11-19 08:45
  
永和将不遗余力推进恢复生态和环境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为招商引资再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

“不靠石材也可以发展别的”

  晋江新闻网11月19日讯 昨日下午,在晋江永和巴厝林先生的机械制造公司,他忙里忙外,一边忙着和工人在车间内装配机台设备,不时还要走出厂房,招呼正在平整院子地面的工人,他计划种植一些花草树木,为原来的“白色厂房”增添一些绿意和活力。原本靠加工石材的他,如今已改行从事挖掘机制造。

  原石材企业

  纷纷踏出转行步伐

  今年6月底,永和镇最后一批43家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全部停产退出,也加快了永和镇产业转型升级的节奏。

  说到自己的转型路,林先生说,“退是一定要退的,不能抱有‘回头再来’的幻想了。”他深知石材行业的退出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石材厂停工之前,自己就谋划好了新的“出路”。

  林先生表示,他的心态还算不错,观念转得比较快。“观念转变得越快,转型‘阵痛期’就会越短,不靠石材了,我们可以发展别的,做点别的。”

  林先生告诉记者,他年轻时曾经学过机械制造,也颇有研究,尽管后来从事了石材行业,但他还和别人投资了挖掘机生产制造。6月底,退出石材加工后,他就开始着手清理厂房,把位于别处的挖掘机生产线搬了进来。目前,在新的生产车间,挖掘机的生产已进行了两个多月。

  “厂房还是原来的厂房,但新产品不再有白色粉尘,也没有那么多嘈杂的噪音了。在原地换个好的环境,心情也舒畅多了。”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林先生和他的挖掘机制造企业迎来新的发展。

  和林先生一样,不少曾经从事石材行业的企业已纷纷开始转型。记者实地走访了邵厝、周坑、锦岭等村发现,一些原来的石材加工厂都陆续将石材石料、大小切割机清运和拆卸完毕,有的已经完成了改造,并贴出招租公告,有的企业正在对接新的生产经营项目,也有的已经开始转型做塑料、机械配件生产。

  坚定信心和决心

  将石材退转进行到底

  “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要谋长远、谋全局,才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永和镇相关领导表示,实现退出是第一步,下一步,永和镇会全心全力帮扶企业,着力促转型。

  据介绍,从过去的4个多月时间看,已有不少石材企业从“退”走向“转”,已经进入角色转变。但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进行帮扶,永和镇成立了专门的石材企业退转工作小组,企业需要申报相关手续或者对接项目,工作组都将全力支持协助办理。

  最近一段时间里,该工作组的人员连续走访了多家企业,与企业主面对面探讨转型事宜,为企业的转型出谋划策,引导和协助转型工作。

  此外,永和镇也加大了工艺石行业的整治,通过规范生产,严格要求和督促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要重视环保工作,并鼓励各工艺石企业业主提前谋划转型。

  据悉,对于石材行业的全面退出转型,永和镇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要将这项工作进行到底,打造一个发展更均衡、更可持续发展的宜居永和。

  生态恢复环境治理

  助推高质量发展

  在石材退转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永和镇仍在持续发力,多措并举,巩固建筑饰面石材关停退出工作成果,改善提升环境质量。

  为巩固石材退转成效,杜绝生产“回潮”,长期以来,永和镇联合环保和行政执法等部门,开展24小时不间断、全覆盖的巡查“回头看”,镇主要领导也多次带队开展日常巡查。7月份以来,未发现建筑饰面石材企业复产的现象。同时,永和镇对小石材加工企业的查处力度也只增不减,一经发现,立即断电、立即查封取缔,环保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据了解,当前,永和镇还结合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环境卫生的治脏、治乱整治。

  日前,记者随永和环保执法人员巡查暗访永和南片,以往,在一些主要道路的两侧有石材石料乱堆放的现象,现在已得到很大改观,大部分路段已清理干净,部分企业在各自的厂前路边自行清理石料石粉。

  生态恢复方面,有不少村已经行动起来,对原本的石窟进行生态回填和绿化,有的已经建起了生态公园,村居环境也随之得到改善提升。

  据介绍,永和将不遗余力推进恢复生态和环境治理,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环境,为招商引资再发展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当前,永和也在积极探索和对接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和体育产业项目,谋划新的增长点,推进永和南片再发展。

  (记者_王诗伟 秦越 文图)

标签:三拆一清|永和|石材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