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正文

提升镇容村貌 建设美丽英林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10-30 09:10
  
近日,晋江市英林镇第三批“一村一景”创建比赛正在抓紧筹备,此次创建比赛结束后,英林镇的微景观将超过90个,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优化机制塑造景观

  晋江新闻网10月31日讯 近日,晋江市英林镇第三批“一村一景”创建比赛正在抓紧筹备,此次创建比赛结束后,英林镇的微景观将超过90个,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水平。

  去年以来,英林镇和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科学引导各村利用村中杂地、荒地、破旧老屋创建微景观。“通过微景观建设,原先村里的卫生死角、垃圾堆积地、破旧老屋等,被改造成为富有本村文化特色的微景观,成为村中一处亮丽的风景、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英林镇镇长陈东聆介绍,截至目前,英林镇共组织了两批“一村一景”创建比赛、一批乡村微庭院建设比赛,建成了60个微景观,加上各村、中小学参加全市比赛创建的,全镇共有微景观71处。

  “等第三批‘一村一景’微景观创建活动结束后,全镇的微景观将超过90处。”陈东聆表示,下一步,英林镇将持续推进这项工作,创建更多的微景观,再把这些微景观串成线、连成片,逐步发展乡村旅游,打造最美乡村示范镇。

  记者获悉,自全市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和百日攻坚行动开展以来,英林镇实行镇村联动,以问题为导向,全面开展“三拆一清”活动,主攻薄弱环节,实施标本兼治,全镇城乡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各村累计出动工人6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80多次,治理脏乱差道路30多公里,清除垃圾1500多吨,投放灭蚊药物350多公斤、灭鼠药物200多公斤。镇区道路同步开展大整治,出动工人200余人次,挖机清理70余小时,清理杂物、垃圾、杂草300余车次,清洗小广告面积450余平方米。

  此前,英林镇的环卫保洁工作一直处于中下游水平,这也成了英林镇的“心事”。“我们从机制入手,推行‘日巡查、月考评、季竞赛’,强化过程监管,落实奖励机制,推动环卫保洁工作市场化、常态化,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陈东聆说,特别是今年以来,在镇村两级的共同努力下,英林环境卫生保洁考评成绩连续5个月取得了全市前3名的好成绩。

  陈东聆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梳理环卫保洁工作机制,对于一些好的做法将继续巩固提升;针对环卫保洁工作群众参与度不高等薄弱环节,将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立曝光平台,让群众广泛参与;同时,在镇级组织的每月考评中,组织部分村干部参与考评,让村干部对标找差,借鉴先进村的经验做法。

  “此外,我们还把‘两违’整治作为提升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坚持‘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加大巡查、拆违力度,始终保持‘两违’打击高压态势。重点打击包括国土卫片及占地类违法建设等十二类违建,全力推进‘三拆一清’整治行动。”陈东聆说。

  记者了解到,泉州百日拆违行动开展至今,英林镇与相关部门密切协同,迅速行动,强力治违,共组织开展7场大型拆违统一行动,累计拆除11处“两违”建筑,总拆除面积达9502平方米。

  据介绍,英林镇还深化落实河长制,通过现场办公、问题销号、拦污截污、典型引领等治理溪流,提升生态水域质量;推进“双修”,改善城乡发展面貌。如重点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对试点矿山村进行生态修复造景工程,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占地75亩的陈山村英山生态公园。

  今后,英林镇将继续以“环境生态年”为主题,在做好、做优当前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发力调动村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去年以来,我们与福建省委党校合作,在6个村试行基层协商民主机制,这一年多来,在破解人居环境整治难题方面已经有了先例,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比如,港塔村红旗楼的改造就是通过基层协商民主机制来进行的。”陈东聆说,下一步,英林镇将全面铺开,着重推行基层协商民主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同时,通过这种机制来明确村民维护公共环境的责任,也鼓励村民参与村庄规划、建设管理等,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整治的水平,建设美丽英林。

  (记者_施蓉蓉)

标签:三拆一清|英林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