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喜迎省运,宁德准备好了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  2018-10-18 15:19
  

  四年一届的省运动会开幕式临近,这是全省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运动会,也是全省体育事业发展的大检阅。

  自2014年11月宁德市接过省运会、老健会会旗以来,宁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群策群力,紧锣密鼓地推进省运会、老健会各项筹备工作。当前,宁德正以突出节俭、高效、务实“三个突出”为标准,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场馆建设高质高效

  作为确保省运会顺利举行的重要硬件设施,宁德的各个比赛场馆均已基本准备就绪,场馆面貌焕然一新。

  自2014年以来,宁德市新建体育场馆16个,改造提升2个,总投资超过12亿元。今年3月,18个场馆全部竣工并通过验收,实现各县(市、区)“一场一馆”建设目标,全市体育设施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蕉城区体育馆建在新的第五中学内、屏南县体育馆建在该县一中新校区、寿宁县体育馆建在寿宁一中边上……在安排场馆建设方面,采取分散分布,且靠近学校布点,为赛后充分利用场馆做好了事前谋划。省运会结束后,各个场馆将面向社会开放,发挥其在推动学校体育教学、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专业队伍训练等方面的作用。

  “平时既可以作为当地学生和群众的体育健身锻炼场所,也可以用来举行大型文艺晚会,丰富广大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宁德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这些体育场馆建筑单体都是通过精心设计,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已成为当地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城市品位的特色景观。宁德市体育中心综合体育馆酷似扬帆起航的巨轮;福安市奥体中心综合体育馆的流线型双坡金属屋面飘逸灵动;霞浦县游泳馆融入波浪元素尽显动感……

  赛事组织有序开展

  本届省运会,设青少年部、行业部、群众部和大学生部,共64个比赛大项1142个小项,参赛规模为114个代表团,参赛运动员总人数预计达11682人。本届老健会设保龄球、太极拳(剑)等15个大项、29个小项,参赛规模为17个代表团,总人数约2630人。

  今年5月份以来,各场馆完成了竞赛器材的采购、安装和调试,组织开展了各项目测试赛和正式赛,同时对发现的296个问题进行赛后整改。组建了全部38个单项竞赛委员会筹备组。

  截至16日,省运会青少年部12个赛区先后有10个赛区完成省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排球、篮球、帆船帆板等18个项目850场次的正式比赛,省老健会完成了3个项目的正式比赛。各项比赛进展顺利,做到了“零投诉”“零失误”,得到各参赛队运动员、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一致好评。

  厉行节俭廉洁办会

  去年,宁德市承办了青运会击剑项目的比赛。办赛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的同时,原有的设备也都留存了下来。本次省运会,相关设备得到了充分利用,为赛会省下780余万元的资金。

  经省委、省政府批准,本届省运会不举办实体火炬传递,改为采用网络火炬传递的办法,仅这一项就将节省开支约600万元。

  此类例子在本次省运会筹备过程中比比皆是。宁德市坚持“能修不建、能捐不借、能借不租、能租不买、能多次利用不一次使用”,做到“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严控经费预算,灵活采取用旧、借、租、捐、买相结合的方式,在保质保量前提下有效解决省运会办公设备、安保设备、器材设施等供给问题。

  服务保障给力周到

  16日,在宁德市体育中心,记者看到,安保力量已全面进驻场馆,各个入口的安检通道也基本安装调试完毕,各个后勤保障组严阵以待。

  “我们坚持把安全和服务保障作为省运会筹备工作的底线来抓实抓好,作为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来落实,全程周密部署。”省运会宁德市组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为做好省运会安全保卫工作,省、市、县(市、区)三级公安机关均成立了省运会安保工作领导机构,预计投入警力将达3.8万人次。市县公安机关和消防部门还结合扫黑除恶、创安8号等专项行动,先后超过200次到场馆和驻地周边的娱乐场所、酒店、出租房等重点场所进行踩点清查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宁德市实行“一对一”对口接待,确定省运会11家定点接待宾馆(酒店、院校),截至10月16日,已成功接待运动员、技术官员、裁判员7200人次。

  同时,食宿、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电力通信、志愿服务等后勤保障工作正有序推进中。

  (记者 范陈春)

标签:省运会
稿源: 福建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