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古法拜师守艺传承 故宫首席“修理师”李永革泉州收首徒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8-10-12 16:19
  

  共拜祖师鲁班;徒弟向老师行礼、斟茶;老师回礼……昨天上午,晋江磁灶镇锦美村一厂房内,一套传统古法收徒拜师仪式之后,故宫“官式古建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原修缮中心主任李永革在泉州收了第一个徒弟。

  有幸成为李永革徒弟的,是闽南官式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传承人叶本营,他从事闽南民居建造、修复、修缮工作已有三十多年。整个仪式由泉州市博物馆馆长陈建中主持。拜师礼结束后,李永革从历史和工艺技术角度,为现场的年轻匠人们讲解中国传统榫卯工艺。

  据了解,叶本营作为泉州古建知名工匠,曾“领衔”主修泉州少林寺、泉州元妙观、承天寺大殿、泉州相公巷庙、清濛妙音寺、南安水头朱熹祠、南普陀大殿、漳州南山寺等项目。2013年,叶本营获批泉州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南安)代表性传承人。在沟通交流中,他深得李永革赏识,才有了文章开头收徒拜师仪式。

  “此次拜师是国家级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与闽南民居营造技艺的一次文化交流,必将有力地推动泉州古建文物保护和传承发展。”陈建中表示,泉州古建营造技艺,从新石器音楼山遗址到宋元古城,及至明清红砖建筑,传承数千年,十分罕见。而传统收徒拜师仪式作为闽南传统文化之一,既可体现师徒间互尊互敬,同时也能激发师徒在传统古建营造技艺研究中的激情,从而传承古法,发扬光大。

  接受记者专访时,李永革表示——

  “泉州是古建发源地,保护工作做得很好!”

  李永革,北京故宫博物院古建原修缮中心主任、古建专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代表性传承人。

  “自1975年到故宫修文物,至今已有43年了。”作为国内古建业界权威人士,聊起故宫修缮生涯,打算“一辈子修故宫”的李永革与记者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与体会。

  忆往昔

  亲历故宫两次大修成长为古建专家

  操着一口浓厚的京腔,话里行间各种术语信手拈来,白发苍苍的李永革一副匠人风范。1975年,20岁的李永革从部队退役,进了故宫成为一名修理大器件的“大木匠”。从此,他再也没有换过工作。

  回想起来,李永革对这份工作颇为满足,“我父亲也是一位木匠,算子承父业了,只不过我工作的地方特殊了一些”。按辈分算,李永革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第三代修缮工匠。在故宫,老师傅们孜孜不倦地将各种知识教授给了他。

  李永革刚进故宫,跟随着他师傅赵崇茂从修窗户、补柱子做起,相继参加了午门正楼、崇楼、太和门、钟粹宫、景仁宫、奉先殿等修缮工作。1981年故宫维修东南角楼,李永革主动报名。在这次角楼维修工作中,李永革学会了斗拱的技艺,同时也凭着这门手艺,在西南角楼的修缮工作时从打杂活成长为主管。到了2006年,李永革作为工程负责人,主导故宫太和殿的修缮工作。51岁的李永革白天跟着工人们一同工作,晚上则将当天施工中所用工、材料、文物构建等情况进行记录整理,依据这些数据撰写了《太和殿施工纪实》。

  聊泉州

  这里是古建发源地营造技术独树一帜

  作为“官式古建营造技艺”传承人,李永革曾多次来到泉州。去年就曾应邀前来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工程使用技术人员实操培训授课。此外,他还曾为泉州市文庙的维修保护工程做评定,为开元寺东西双塔的风蚀保护工作提过建议,参与过闽地南北区工匠考核。

  在李永革看来,泉州传统文物古建和营造技术历史悠久,在中国古建文化历史独树一帜,“可以算得上是一处重要的发源地”。据了解,闽南地区的古建文化自新时期时代便已开始,留存有宋元时代的地砖,明清时期的红砖建筑更是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他还谈到,泉州古建营造工艺对日本、东南亚地区影响深远,“在日本时,看到有泉州工匠去传授工艺技术”。

  谈及泉州的文物古建,李永革感慨,“泉州在文物古建还有工匠技艺方面,保护工作可以说是不遗余力,政府在政策、资金、培训、比赛这些方面都给了传统工匠工艺很大的支持。”在他眼里,文物古建等方面拥有大量“新鲜血液”的泉州,是一个传承优秀传统工艺的希望之地。

  谈未来

  古建迎来“春天”要一辈子在故宫工作

  40余年来,李永革从“小木匠”到故宫工程队副队长,最后成为修缮中心主任,在一次又一次的修缮过程中磨炼实操技艺、了解古建维修的门道。他精心专研“八大作”中逐渐没落的工艺知识,成为通晓整个官式营造技艺体系的专家,被评为北京故宫“官式古建营造技艺”代表性继承人。

  李永革认为,传统的师承制是一种很好的办法,可以给师傅以责任,给徒弟以压力,让双方共同进步。有人不解,技艺传承已迫在眉睫,再用这种慢悠悠的教学方式,来得及吗?在这点上,李永革的匠人思想依旧不肯让步。他说,“技艺,很多时候是语言和文字没法说清楚的,必须得在老师傅身边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从中慢慢体会。慢工出细活,不能急,培养传承人,也是一样。”

  “从整个社会来看,无论是从建筑保护环境的情况还是从建筑本身的维修保护工作,可以说如今已达到古建保护的最好时期。”尽管2016年就已经退休了,但李永革毅然接受故宫博物院返聘,工作重心也由原来的修缮工作转移到传承传统工艺上来。

  人老心不老。李永革坦言:“我是一辈子都要在故宫工作的!”

  (记者 林福龙 吴嘉晓 实习生 吴汉阳)

标签:民居|古民居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