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创新科普举措 晋江市开展高层次人才与学校结对试点工作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10-10 17:53
  

  晋江新闻网10月10日讯 为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青少年科普工作中的作用,晋江市委人才办、市科协、教育局在今天上午联合召开晋江市高层次人才兼职学校“科大侠”结对启动会。

  晋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吴忠刘,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部务会成员蔡文思,市教育系统党委专职副书记蔡朝阳,市科协副主任科员王世景以及晋江多领域高层次人才、各相关学校负责人等出席,会议由晋江市科协主席谢江漫主持。

  据了解,晋江市委人才办、市科协、教育局联合于2018年7月16日印发了《晋江市高层次人才兼职学校“科大侠”实施方案》,着手启动晋江市高层次人才兼职学校“科大侠”有关工作,发动了一批热心青少年科普事业,自愿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学校青少年科普工作的高层次人才。共有12间学校被选为首批试点,与“科大侠”结对。

  颁发聘书

  在启动会上,与会领导向首批学校“科大侠”颁发了聘书。作为晋江市服务基层的一项创新性工作,首批学校“科大侠”将对接安排到晋江市部分泉州市级科技教育示范校、省级科技教育基地校,力争通过这一举措,充分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优势,促进晋江市科技重点校的科普工作能够再上新台阶。

  谢江漫表示:“科技创新的一大基础是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只有做好科学普及工作,才能产生高素质的创新大军,为实现创新发展添上翱翔之翼。‘科大侠’是一项科普公益活动,更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旨在通过该活动推动科普事业发展,让更多青少年受益。”他呼吁受聘的各位“科大侠”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尽快融入、扎根一线,积极参与学校科技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活动,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和资源为学校开展青少年科技教育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协助学校解决科技教育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争为提高学校科技教育水平、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做出更大贡献。

  随后的交流座谈中,与会领导、专家、学校负责人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和探讨,从不同角度对“科大侠”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了各校负责人讲述遇到的问题与困难后,泉州理工学院讲师林清兰对现状进行了分析:“晋江市各中小学现在都十分重视科普工作,不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我自己从事的教育机器人领域,尽管许多学校都开展得很好,但是还停留在‘点’的层面上,还无法普及到整个‘面’。”她认为单靠一位“科大侠”难以做到“面”的普及,希望利用市里这次提供的良好平台,把传统一对一结对变成结对阵营,大家资源共享,互通有无,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接触到这些科学知识。

  吴忠刘在会上表示,在青少年科技教育领域引入高层次人才,是晋江市提高青少年科技教育水平的一个新的尝试,这在全省属于首创。科技后备人才的关键在青少年,青少年的主阵地在学校。因此,加强学校青少年的科普教育,为青少年植入科技基因、培养优良土壤,是晋江市打造创新型品质城市的重要抓手。随着“人才战略”的大力推进,晋江市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高精尖人才前来就业创业,他们既能有为于企业,也能利用自身优势反哺于农村以及学校。今天“科大侠”这项工作,正是将这些好的要素结合起来,进一步发挥高层次人才在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和引领作用,建立起双向交流渠道,是我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中的一项有力举措,也是推动高层次人才价值实现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吴忠刘对“科大侠”结对工作提出了以下几点要求:1.提高认识,共建平台;2.强化担当,主动作为;3.精心服务,确保实效。他强调“科大侠”工作是晋江市在青少年科技教育方面创新和发展“晋江经验”的重要措施,要完善工作制度,强化跟踪服务,注重氛围营造,各相关部门、学校、科技工作者一定要高度重视,立足本职,积极工作,为晋江市培养更多的青少年科技人才做出更大贡献。“希望我们这支科技教育新力量既能“结对”又能“结果”,给全市科协工作、学校科技工作带来新的气息和新的高度。”

  (晋江新闻网记者_吴择)

  附:首批“科大侠”及结对学校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标签: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吴择吴择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