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年中看经济】福建:激活高品质消费 推动高质量发展

www.ijjnews.com   福建日报  2018-07-27 10:35
  

  源自福建的新零售巨头超级物种不断“进化”,加速抢占市场;一系列推动消费升级的举措密集出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高于全国2.8个百分点;体育健康、家政服务、文化、养老等新兴消费,不断为消费升级打开新空间……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63.94亿元,同比增长12.2%。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消费追求,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牵引力。

  既要“买得到”,更要“买得好”

  12.2%的增幅背后,有传统消费稳定增长,也有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食品饮料烟酒类、服装鞋帽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7.4%、19.1%,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3%。同时,限额以上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22.4%、17.1%、15.1%。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4.6%。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消费规模扩大、消费质量提高,如今扩大消费需求的内涵更加丰富,还应包括消费结构改善和消费理念转变。在衣食等物质消费和生存型消费数量与质量提升的同时,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占的需求潜力将不断释放。

  高质量发展不能“等、靠、要”,只有主动出击、主动变革,才能创造新供给、引领新消费。

  上半年,我省推出一系列推动消费升级的举措,为促进消费市场活跃注入新动力——

  《全省商务、文化、体育领域消费升级、促进消费增长工作方案》从6个商务领域、4个文化领域、3个体育领域提出促进消费升级举措;

  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八条措施聚焦延伸到200多个服务项目,积极推动我省家政服务业向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福建省城乡高效配送专项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构建城市配送网络体系、优化城乡配送组织方式、强化城乡配送技术标准应用、推动城乡配送绿色发展、提升城乡配送管理水平等举措。

  全国范围内,更多主动扩大进口、挖掘消费潜力的措施也已开始实施——

  5月1日起,取消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28项药品进口关税;7月1日起,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同日,进一步降低日用消费品进口关税;今年11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举行……未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将进一步增强。

  线上线下,打破零售边界

  快速密布的线下门店布局、结合年轻人习惯的线上支付和已经比较成熟的即时物流配送,实现自提、外送相结合,从春节后正式登陆福建以来,瑞幸咖啡的开店步伐迅猛,福厦两地已经营业和正在装修的店面接近50家。

  通过APP把顾客喜好、消费时段和热点地段等数据收集并反馈至后台,对这些消费特征加以分析,为新门店选址、研发新品提供依据,瑞幸的扩张还在继续。

  6月,瑞幸咖啡全国总部落户厦门,其在消费行业和咖啡市场刮起的这场风暴,福建民众将有更近距离的感受。

  2018年,新零售战局呈现出愈演愈烈的势态。作为业内最为关注的两大新零售巨头,永辉超级物种和阿里盒马鲜生更在福建市场“短兵相接”。

  截至上半年,超级物种在全省门店已达14家,而被视为竞争对手的盒马鲜生,也于2018年闯入福州,并于上半年开出两家门店,在选址上直接临近超级物种。

  “新零售早已成为各城市促进新消费、打造新生活方式的关键动能。”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东南商务管理研究院院长许安心认为,以盒马鲜生和超级物种为代表的新零售业态综合运用大数据、移动互联、智能物联网、自动化等技术及先进设备,实现了人、货、场三者之间的最优化匹配,对其入驻的商圈而言,其他商家也应该借势“虹吸效应”,尽快完成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转型升级,分享新零售发展带来的红利。

  另一方面,实体零售呈回暖之势。经过数字化、智慧化改造,传统百货打造的年轻化、多元化、社交化消费场景,已成为俘获新生代的杀手锏。通过有趣的事物将年轻的客流带入,帮助传统零售商圈优化顾客结构,将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传统百货完成转型。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研究打造或先评估确定福建若干个世界级商圈、国内一流商圈、特色商业街区、福建特色新品牌、老字号等,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和商务发展。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消费|高质量
稿源: 福建日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