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社会民生 >>正文

张子追:我的南音情缘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8-06-06 11:12
  

  无论刮风下雨,每天下午两点,95岁的张子追老人总是很准时地出现在晋江磁灶镇张林村老人会三楼的儒美轩南音社。在那里,早已聚集了六七个人在等着和他“玩”上一曲。随后的两个小时里,南音社里便总是飘荡着清雅悠长的南音。

  张子追与南音相伴了一辈子,不仅自己“玩”,还教会了200多个学生一起“玩”,是张林一带出了名的南音师傅。今天,我们不仅要为你讲述他和南音的故事,更要讲述他95岁依然精神矍铄的养生之道。记者_黄海莲

  剪不断的南音情缘

  每天两个小时的南音时间是张子追雷打不动的安排。下午两点一到南音社,他会第一时间抱起琵琶,坐到椅子上一脚踩在脚凳上,开始招呼大家“玩”起来。和他一起玩的这些人,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们尊称他“追师”,因为,几乎所有人的南音都是张子追教的。

  张子追与南音的渊源深远。张林南音社“儒美轩”是晋江最早的南音社之一,现在社里还存着一百多年前的琵琶和挑篮。在张子追还是个孩子时,泉州南音名师吴敬水就在儒美轩开馆授课,授课的地方就在他家的老房子里,家里进进出出的都是学南音的人,张子追从小耳濡目染,跟着父辈咿咿呀呀地学,竟也像模像样。于是,11岁那年,吴敬水收他做了弟子,开始教他系统地学习。从此,无论是琵琶、二弦、三弦、洞箫,他像开挂一样,每一样都学得又快又好。

  渐渐地,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南音师,很多人慕名想来学习。50岁那年,他终于开始授课了。白天干活晚上授课,四个月一期,一连教了二十多年。“追师主要在张林附近的官前、砌田、前宅等村教学,当时穿着中山装骑着自行车来给我们上课,四点出发来上课,要一直上到九点才结束。”此刻儒美轩里的大多数人都曾是张子追的学生,有的人从当时就跟他学习,到现在已四十多年,还有的学生一家三代人成了他的学生。“我孙女三岁的时候就跟着追师学了,一直学到十岁,获得了很多荣誉。”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忆着张子追当年的教学情形。一直默默听着的张子追说“:那时没有南音教材,所有的曲谱都是手抄的,我教一句他们读一句,读会了一句再教下一句。”老师的一句话让学生们想起了那些手抄的曲谱,赶紧从旁边的仓库找了出来,发黄的纸张,齐整的字迹,每一个字符都见证着张子追的南音生涯。他手摸着这些当年与自己朝夕相伴的曲谱,说“:现在大家都看教材了,没人看这样的手抄谱了。”

  一曲终了,中场休息时,张子追没有坐到茶桌旁,而是坐在演奏时的位置上捧着一杯茶慢慢喝着。事实上,他的听力不好,听不太清楚人们聊天的内容。每次闲谈都要在他耳朵边大声喊话才行。但是,一旦学生招呼说唱一曲,他却总能听到,然后爽快地说“来啊”。八十多年与南音的朝夕相伴,哪怕听力不好,他还是能一眼就从吟唱者的口形里指出演唱的错误。“别看我90多岁了,我还能和大家一起玩很久呢!”

  养生之道:再爱吃的东西也只吃八分饱

  手抱琵琶的张子追神采奕奕,拨动琴弦的手指灵活有力,让人很难想象他的年纪。95岁的他头发还很黑,说话声音洪亮,记忆力也非常好。除了听力一般,他的状态简直可媲美他那些六七十岁的学生。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追师很会保养的,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比如来南音社的这两个小时里一定要喝两杯水,十几年来都是这样。”从学生们的话里,我们能够感受到张子追95岁高龄依然能够“玩得动”的原因。张子追的生活规律不只是说说而已,“早上六点起来,一起来就马上要吃早饭,饭后,会吃蜂胶,吃一根香蕉,一瓶元秘D(高丽人参饮品),然后开始到处走动,和邻居聊聊天、看报纸,或者提一桶水去门口浇花,然后再走十几米到前院帮孙辈把店门开了。这样的习惯已经十多年了。”

  张子追的家人告诉我们,他的生活作息习惯和别人都不一样,上午六点吃早饭、十点半吃午饭后休息一会,两点到四点南音社,下午四点半吃晚饭,吃完饭后看电视泡脚,晚上八点睡觉,睡觉前喝一杯牛奶。“无论再好的东西,还是他最爱吃的东西,都只吃八分饱。”面对最爱的美食能够控制自己,这是很多人做不到的吧?但张子追却一做就是几十年。

  随和乐观,也是张子追精神矍铄的原因之一,无论何时,他总是笑的。在年轻的时候,因为生计问题,他并没有时间玩南音,但他也不恼,只是努力地工作生活,哪怕只是用夜晚空闲的时间玩南音,也始终是乐观的。

  生活有规律,心态随和乐观……看似老生常谈,可是这位95岁的南音老人却用自己证明了它们的作用。在这里,希望我们的老年朋友也像张子追一样,长寿安康。

标签:张子追|南音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吴美斌吴美斌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