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沿着深南大道行驶,平安国际金融中心、招商银行总部、腾讯大厦……一路高楼林立,流光溢彩,整个城市犹如铺展开的一幅缤纷画卷,勾勒出美丽的天际线。
这条25.6公里长的大道,是深圳的坐标轴,建设历程也折射着这座城市发展的时间轴——
1980年,第一段修通的深南大道全长仅2.1公里,7米宽的路只够两辆车并行,但这已经是当时特区最长的路;
1982年到1984年底,第一次扩建工程完工,路拓宽到50米;
1987年,中间的铁路用高架桥托起,6.8公里长的深南大道被深圳人自豪地称作“十里长街”;
1992年,深南大道拓宽至135米;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大道两侧增加了灌木、乔木等上百种植物,呈现园林景观;
2018年,深圳推出景观照明提升行动,夜晚的深南大道华灯璀璨,魅力动人。
这条路见证着深圳的光荣梦想,昭示着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在“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创业的香港青年张龙华,三个星期就拿到了营业执照,总部在香港的公司因此迅速融到1000万港元。
对张龙华来讲,这里有着浓郁的创业创新氛围,前海不断改革的步伐,可以让创业潜力加倍释放。
如果说,“三天一层楼”的速度曾让深圳闻名全国,那么追求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创新活力越来越让这座城市扬名世界。
1987年12月1日,深圳敲响中国土地拍卖第一锤。新华社 发(深圳博物馆图)
今天,人们谈论深圳,早已不再是“三来一补”“贴牌加工”“模拟仿制”,而是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5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4%……
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圳以标志性的创新驱动,成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宏大叙事中的最新注脚。
深圳何以成为创新之都?
曾有人这样比喻,创新仿佛是盛开的美丽花朵,需要充足的阳光雨露、适宜的温度湿度等环境,而发展环境的营造,归根到底要靠体制机制的改革、理念的更新。
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成立初期,提出自办微波通讯,被痛斥为“胆大包天”;因为员工缺少粮食配额,希望通过外汇储备自购粮食,也被批评为“异想天开”。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1年底,这个巨型标语牌矗立在了蛇口工业区最显眼的地方。这一口号出现在35周年国庆游行的彩车上,传遍神州大地,被亿万中国人叫响。
在石破天惊中实现突进,在敢为人先中寻求突破,特区的“特”就体现在“闯”上——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成立、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开业、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创办……近40年里,深圳创出约一千个“国内第一”。
在创立早期阶段,深圳通过“闯”,率先全面探索市场化改革,以拓荒牛精神突破盘根错节的旧体制束缚,到1985年底,深圳工业总产值从1979年的6061万元迅速增长到24.12亿元,并向全国输出理念与经验。
率先引领、争取主动的改革精神一以贯之:2000年率先从加工贸易向高新技术转型;2008年率先布局生物技术、新能源、互联网等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率先布局新一代存储处理技术、新材料等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率先培育生命健康、可穿戴设备等未来产业……
在深圳科技园的大疆创新总部,民用无人机领军者汪滔(中)参与研发人员的讨论(2015年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没有改革开放的精神,没有敢闯敢试的勇气,没有冲破体制的创新,不可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没有今天的深圳,中国就不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年过九旬、曾任深圳市委书记的李灏说。
坚持市场化为导向,这是深圳乃至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信条,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充满活力的奥秘。
上世纪80年代末,深圳已初步形成了外向型经济格局;1987年深圳出口总额在全国城市中排第三、1988年跃居第二;自1993年起,深圳进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居全国第一位。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
党的十八大后,2013年深圳在全国率先开展商事制度改革。改革实施的前两年,深圳商事主体总量由不足100万户,迅速达到215万户,增量超过改革开放前30年总量。此后,这一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国推开,创新创业的市场活力空前迸发。
改革再推进,创新无止境。
2018年2月,深圳又出台营商环境改革“20条”。对标新加坡和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为参照,其中126个政策点均是通过强有力的改革来营造更加优良的营商环境。
以广阔胸怀接轨国际拥抱世界,深圳充分发挥毗邻香港的区位优势,率先打开国门搞建设,深圳抢抓“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聚全球资源为我所用。
“深圳的土地资源有限、淡水也是买来的,也没有矿产资源,高校也不多,深圳发展到今天的主要推动力就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深圳最大无形资源和最大的软实力,它像一块磁石,把所有资源都吸引过来。”深圳市史志办公室主任杨立勋深有感慨说。
一批批海归人才来到深圳创新创业——由5位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归国博士组建的光启,目前在超材料领域的专利具有压倒性的优势,申请量占该领域专利申请总量的86%;
一批批深圳本土培养的企业茁壮成长——1999年深圳首届高交会,28岁的马化腾融到了220万美元,腾讯公司就此不断腾跃,2012年全年营收438亿元,2017年达到2377亿元,2018年微信全球用户突破10亿。
2016年3月5日,任正非在位于深圳的华为总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这样解释当初为何选择深圳:1987年这里出台的文件明晰了民营企业产权,没有这个文件就不会创建华为。
任正非如今称:华为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在他看来,国家会更加开放,企业能够在国际化的环境中公平竞争,坚持法治化、市场化的道路,就能托起企业的理想和梦想。
有了市场,梦想就会照进现实。
今天的深圳,已成为一座具有影响力的国际性都市,拥有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亚洲最大陆路口岸、中国五大航空港之一,拥有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7家世界500强企业,吸引2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2017年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50%左右,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改革开放,释放出了强大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起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
深圳发展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特区建设者的心血和付出。
1982年,深圳最早的港商独资企业凯达玩具厂招工,郑艳萍等几百名年轻姑娘分别从韶关、汕头等地来到蛇口,成为中国第一代打工妹。1989年的百万民工“南下潮”,更是让深圳成为外来工聚集最早、最多的城市。来自梅县的打工妹安子,在1992年写下了中国首部打工纪实小说《青春驿站》,记录了这段深圳火热的打工历史。
“我要向你们鞠躬!”2007年,郑艳萍等凯达姐妹登门探望袁庚,这位90岁的老人取下帽子,向第一代打工妹深深鞠躬,对特区建设者致敬。
还有来自福建福清的陈华瑞,他在深圳一家工厂打工,“除了清扫厕所的事情没有干过,其他的事都做过”。1993年,他抓住机遇创办企业。当年21人的公司,发展至今已是拥有1500多名员工,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企业,他也荣获了“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和郑艳萍、陈华瑞一样,深圳许多老一代建设者和外来工都终身难忘那段岁月:“我们改变了深圳,深圳也改变了我们。”
对于建设者的贡献,深圳铭刻在心——1984年,深圳市委大院门前为深圳的拓荒者立起“孺子牛”铜雕;2008年,深圳建起“劳务工博物馆”。
1999年辞职从事创作油画的谢非来到深圳大芬村,几年后他被作为特殊人才引入深圳,落了户口,从打工者成为了一名深圳人。
他精心创作了一幅描绘深圳变迁的油画来纪念改革开放40年。他说:“画的是城市的变化,也是我的生活。”
2017年7月13日,工作人员在位于深圳的中国国家基因库操作基因测序仪测序。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这是全新的时代方位,新时代的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推进改革开放——
从深圳放眼粤港澳大湾区,更加包容、开放的姿态正不断出现。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正式印发、香港与深圳共同发展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不断推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湾区城市群间的创新联动、融合发展正迎来更多支撑,这里群星璀璨,连城一片。
从深圳放眼全中国,更开放、国际化的中国城市群,正更加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对标2035年发展目标的深圳新规划正紧锣密鼓编制,新时代的雄安城正进入新一轮规划建设实施阶段,北京总体规划明确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上海计划到2050年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全球城市”阵营将迎来更多中国身影。
从深圳放眼全世界,经济特区经验正为国外特区建设带来有益参考。此时此刻,一波又一波来访的海外人士正在深圳“取经”,寻求中国的改革开放密码;在5月底,一场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专题会议将在深圳召开,与会人士将分享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启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为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是全新的改革理念,新时代的中国吹响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角——
改革开放以来,从产值看我国一些知名企业虽已跃居世界前列,但在核心部件、关键技术方面,我国自主研发能力仍有一些短板。
加强原始创新,深圳开启创新驱动再出发。
2017年4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里耶·瓦谢尔、布莱恩·科比尔卡领衔的两个实验室,落户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如今,这种由诺奖科学家组建的实验室,在深圳已有5家。
“我们坚持创新只有第一、没有第二,坚持打基础、谋长远,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狠抓以科学仪器、工业母机、核心芯片、关键零部件等为重点的核心技术攻关。”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
进入新时代,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这是2017年9月6日拍摄的深圳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作为全国一线超大城市,深圳却是空间、资源、环境容量小市,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中土地面积最小。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一直是深圳发展的主要矛盾。
深圳努力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创新发展之路,高附加值、绿色、低能耗,已成为产业筛选和行业拓展的关键词。2017年,深圳万元GDP能耗、水耗持续下降,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10左右,“深圳蓝”成为城市名片。
河流污染是当前深圳最大的环境问题。深圳已全面推行四级河长制,以“河长”制促进河“长治”,2017年投入财政200多亿元,计划今年再投入336亿元,推动深圳水环境转变,真正实现蓝天碧水绿地。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事业,要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这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价值指向。
深圳的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底子薄、基础差、发展起步晚,已成为制约城市竞争力的短板。为了补课,深圳一方面加大了财政投入,新办学校和医院,另一方面也向全球教育和医疗人才抛出橄榄枝。
这是全新的精神状态,新时代的中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将改革进行到底——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平台。”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开拓者。”
“经济特区要成为改革开放的实干家。”
……
在光启东莞生态园的研发基地,集广域互联网信息传输和光学监控于一体的“云端号”准备升空(2016年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面对新形势、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步入新时代的经济特区提出了要求——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中寻找新的方位,把握好新的战略定位。
“进入新时代,我们奋力把广东建设成为向世界展示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在新起点上再创改革新局,把高质量发展的路子走对走实走好。”广东省委书记李希说。
深圳,这座平均人口年龄仅有32.5岁的年轻城市,也正以饱满的活力拥抱新的时代。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句当年在蛇口叫响的口号,在新时代里依然适用。秉承改革尖兵的初心,我们要以昂扬的精神状态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表示。
在前海,由333个集装箱搭建而成的前海管理局办公地格外抢眼。工作条件虽然相对简陋,但丝毫不影响前海人奋斗的精神状态。
5年间,前海从一片滩涂起步,实现跨越式发展。“前海模式”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58项,全国首创或领先133项,2017年前海实现税收收入344.98亿元,目前已拥有7家独角兽企业。
“人们对新一轮改革的热情、预期、期盼,犹如经济特区刚成立之时。”深圳前海管理局副局长王锦侠说,前海要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担当和智慧,续写“深圳奇迹”,为全国改革开放提供新的经验。
岁月更替,改革精神一脉相承。
2016年4月12日拍摄的深圳前海。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从种田到“种房”,再到“种高科技企业”,富裕起来的南岭村设立起国内首个村集体经济的创投基金,由老旧工业厂房改建的1983创意小镇也正式投入运营,南岭村的转型跨度之大超乎不少村民想象,一些人感觉心里不踏实。
“特区精神就是敢闯敢试。”从退休老书记张伟基手中接过“接力棒”的南岭村社区党委书记张育彪说:“不能走老路,新一代年轻人就要有开创转型发展新时代的决心和信心!”
弹指一挥间,沧海变桑田。
从南岭村南望是著名的罗湖桥。一百多年前,作为首批留学生归国的詹天佑修建铁路立志报国,由他担任顾问修建的广九铁路,跨越罗湖桥通往香港。如今,百年罗湖桥依然,连接深圳到香港的,已然是风驰电掣的高铁……
发展无止境,改革无穷期。
有“神州第一口岸”之称的罗湖口岸,往来人流如织;罗湖桥下,饱经沧桑的深圳河滚滚汇入伶仃洋。放眼远望,新时代的中国正掀起新一轮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
(新华社记者 徐金鹏、蔡国兆、张旭东、何雨欣、彭勇、孙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