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晋江体育用品产业发展蓝皮书(下)
五大趋势昭示体育用品未来走向
四、体育用品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内体育用品趋势分析
自国务院2014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后,体育产业的发展再次得到关注;而作为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主力军,晋江体育用品业也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但发展路上有喜有忧。
1、产业人才缺口较大
体育产业的发展,人才是基础。在国家大力扶持体育产业发展的同时,产业人才匮乏会阻碍产业的发展。业界分析,体育营销、体育经纪、体育赛事管理、体育与互联网科技融合等体育产业范围内的细分行业,对于人才的素质要求都是综合性的,但目前国内的体育人才情况是懂体育的人不具备其他领域的专业素养,其他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又不懂体育。体育用品业的人才所需要的知识包括体育、产品营销、工业设计、互联网科技、金融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当前体育用品业的发展缺乏这些方面的人才。从原因上看,体育用品业人才的匮乏与我国教育体系直接相关,我国体育院校及师范院校体育专业培养的主要是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而未系统形成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
2、体育用品出口贸易基础回暖
我国体育用品出口规模在2012年减小后,从2013年开始呈现扩大特征,2013年同比增速为4.49%,而2014年增速达到10.35%。且出口总额从2007年至2014年,除2012年出现下降外,其他年份均处于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为96.6亿美元,同比增长4.5%。随着我国体育用品企业纷纷扩大海外市场,预计未来我国体育用品出口额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0年出口额有望达到250亿美元。
近年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会削弱我国世界体育用品制造工厂的优势,但由于体育用品业企业加快科技研发,使产品的科技含量进一步增加,从而缓冲了劳动力成本上升给体育用品出口带来的影响。与此同时,对于新兴市场的进一步拓展也将抵消传统外贸市场规模萎缩带来的不利影响。拥有完善产业链以及外向型基础的晋江体育用品行业有望获得较为可观的外贸订单,而这种订单对于大部分非品牌企业来说将起到“强心剂”的作用。
3、冰雪体育用品业发展强劲
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休闲体育发展的新方式。其中,冬季户外运动以冰雪运动为主,活动区域主要位于我国的东北三省及北京周边地区。由于冰雪运动对体育用品的要求较高,其产品的科技含量高于其他运动产品的科技含量。随着人们对冰雪运动兴趣的不断提高,每年参加滑雪等户外休闲活动的人不断增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的数据,1996年我国的滑雪场只有9家,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每年滑雪人数仅有1万人次。2014年,仅到张家口滑雪的人数就达到了100万人次,并还在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2022年冬季奥运会申办成功,将使我国冰雪运动的场馆设施更加完善,参与冰雪运动的人将进一步增加,冰雪运动的发展也会加速。因此,冰雪运动的发展最直接受益的就是冰雪体育用品制造业,这将为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对于晋江的体育用品业而言,冰雪运动所带来的机遇将会更集中在安踏、三六一度等企业身上体现。通过与迪桑特、ONEWAY的强强联合,安踏和三六一度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布局冰雪运动。预计这种布局将为安踏和三六一度的后续市场表现加分。
(二)晋江体育用品业趋势预测
在国家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我国体育用品业在2016年和2017年两年的时间内取得不俗成绩。但复苏回暖之后,未来几年体育用品业发展趋势如何?晋江的体育用品行业又该如何抓住这些趋势?在此,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大胆预测。
1、行业整体进一步回暖
由于过去几年对体育用品需求的过高估计以及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中国体育用品行业处于调整阶段。在经过积极调整后,行业整体已经呈现出一定的回暖迹象,订单成绩明显回升;企业转型力度明显,重新审视产品定位,寻求产异化竞争;国际经济形势复苏情况良好;体育用品上市企业财报业绩提升明显。尽管深度调整过程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但从业各方主动创新、积极应对,重回良性发展道路指日可待。
2、体育鞋服龙头形成多品牌矩阵
在产品差异化发展的过程中,体育鞋服市场进一步细化,形成了针对不同消费者的子市场。各大运动品牌在2017年进一步加强了品牌布局,一方面通过收购或者成立合资公司,扩大品牌数量,进入足球、冰雪项目、瑜伽女性运动等新领域;另一方面多个品牌也积极布局儿童、青少年市场。
安踏体育的成绩斐然与其旗下的多元化品牌关系很大。旗下不仅包括主品牌安踏,还包括安踏儿童、运动装备DESCENTE、运动时尚品牌FILA、FILAKIDS和篮球体育用品NBA。DESCENTE、FILA与FILAKIDS的受众人群是中高端,而安踏、安踏儿童与NBA是面向大众的品牌。安踏通过不同品牌的组合,来迎合不同收入群体的消费者对运动服饰的需求。这些非安踏品牌2016年的销售金额增速超过60%,并为安踏开拓了受众人群。继收购FILA后,2016年安踏联手DESCENTE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而其公司全资附属ANKO和韩国户外品牌Kolon成立合资集团,安踏正式发力布局户外运动,特别是冰雪项目,意图能够在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对该项目的有力推动中获得收益。安踏体育称,成立合资公司有助拓展在中国体育用品市场,尤其在中至高端户外体育用品的业务领域,提高盈利能力。
2017年,安踏将多元化品牌战略沿用到童装领域。2017年10月,安踏正式宣布收购著名童装品牌小笑牛(KingKow) 100%股权及有关商标拥有权,此次收购不但有助于加强安踏在儿童鞋服市场的影响力,而且能深化安踏针对儿童鞋服市场的多品牌策略,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361°持续采用包括361°、361°童装及户外品牌ONEWAY的多品牌策略,在童装方面表现突出。2017年,361°童装的收益延续强劲势头,增长9.2%至人民币7.111亿元(2016年:人民币6.512亿元),占集团营业额的13.8%;童装业务已建立成熟的客户基础,且增长潜力巨大。2017年推出儿童内裤产品系列,未来将继续拓展儿童内衣产品系列,公司预计童装板块将维持快速增长。
此外,尚未公布年报的贵人鸟在2017年亦不断布局体育全产业链。2017年3月份,贵人鸟宣布拟以27亿元的高价收购威康健身(威尔士健身母公司)100%股权,不过于同年9月该交易以失败告终。此次收购虽然失败,但展现了贵人鸟这一传统运动品牌想要在整个体育产业链上寻求突破的渴望。
3、国际化布局进一步加快
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及持续扩大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361°成为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据361°2017年年报显示,361?在巴西、美国、欧洲以及我国台湾地区分别拥有1241、1030、378和40个销售网点,在全球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361°国际营业额同比增长达同比增长达10.7%%。
361°的成功为其他体育用品企业提供了一条发展的新思路。在国际体育用品巨头渠道不断下沉、传统欧美市场竞争态势依然激烈的时候,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南美市场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有望成为中国体育用品品牌的下一个发展突破口。
坐稳国内品牌第一的安踏,在发布2017年年报的同时更是提出了2018年开启“全球化战略,以最好的品牌体验去跻身世界舞台”。
而在刚刚闭幕的平昌冬奥会,安踏已经成功打响全球化战略第一枪。其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身穿带有安踏logo的羽绒服亮相开幕式与闭幕式,引起不少关注。这是安踏作为合作企业为国际奥委会工作人员整体提供的产品。
4、足球概念进一步加温
2015年,酝酿已久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终于在两会后公布。《方案》将发展足球运动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预示着足球市场将成为中国体育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排头兵,而体育用品企业更是无法忽视这一机会。不仅安踏、特步、匹克、贵人鸟、卡尔美等资深品牌大举介入足球领域,一些原先并不为市场人士所熟知的新面孔如铁豹、骄马等也高调亮出足球主题。
2017年1月9日,中国足球协会宣布卡尔美“OLIMPO 20”足球正式成为中乙联赛官方比赛用球;12月28日,卡尔美推出中乙联赛2018赛季参赛球队全新的球服;
2018年3月7日,安踏在杭州正式宣布成为浙江绿城俱乐部合作伙伴及运动装备赞助商,并发布浙江绿城2018赛季主客场球衣。这是安踏第一次与职业足球俱乐部合作。
公开数据显示,全球足球产业年产值超过5000亿美元,占体育产值比重超过40%,堪称“世界第17大经济体”。全球球迷超过16亿人,中国球迷就超过3亿人。可以想象,3亿球迷所支撑的将是一个从俱乐部的经营、赛事的转播到青少年的培养等资源的庞大产业链条,这为投资足球的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有分析人士指出,中国足球产业未来4-5年内有望迎来井喷式发展。按照中国体育产业2万亿元市场空间计算,业界人士对于足球产业的想象是至少8000亿元规模。
种种迹象表明,足球产业正在迈入黄金发展时代,其所蕴藏的巨大商业潜力也将逐步被资本市场挖掘和消化,产业空间巨大、产业链覆盖面积广泛、涉及领域众多等特点将使行业内的参与者与竞争者共同分享时代红利。
5、体育用品行业标准进一步规范
体育运动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体育用品的生产需要在一定的国际或国家标准下进行。我国作为体育用品制造业大国,行业的发展需要注重行业标准的制定,行业标准能够更好地指导体育用品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2017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2017年第22号国家标准公告。批准发布的数百项国家标准中,包括了17项体育国家标准。
体育用品标准化的推进,有利于我国体育用品业朝着合理快捷的方向发展。将我国体育用品行业标准申请成为国际标准,有利于我国体育用品进出口贸易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体育用品业的发展。因此,2018年我国体育用品业的行业标准将进一步规范。
发布单位:
中国·晋江鞋业发展指数办公室
晋江经济报社
2018年4月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