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西街东段分时段限行常态化 成为“准步行街”
——千年古街悄转身见人见物见生活
核心提示
“一条古街千年史,一日西街一千年。”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在唐朝已经“列屋成街”,至今已超过1300年。到了宋朝,西街就已象征了泉州的繁荣。时至今日,它还是泉州市区保存最完整的古街区,保留大量具有历史原貌的建筑。
近年来,西街逐渐发展成为一条汇集建筑、美食、文化、宗教、历史等为一体的老街。繁华的背后,也多了几分喧嚣。
去年“五一”期间,为了让游客安全有序地慢下来游览,打造慢生活休闲游模式,西街试行限时设置旅游步行街;今年7月1日至10月8日,西街东段分时段实行限行;10月9日起,西街东段常态化限行。如今一月有余,限行效果如何?存在什么问题?是否会让西街进一步“见人、见物、见生活”?
西街限行后的首个国庆黄金周,游客爆棚。(陈英杰 摄)
溯史
一条古街千年史
虽然不住在西街了,但是叶永坤还会时不时到西街发小的店里,聊聊他们在西街的童年时光。西街对叶永坤来说就是他的根与故乡,因为他在这里出生、长大、成人,前几年才搬到不远处的通政巷住下。
“西街是泉州最早开发的街道和区域,是我们孩提时代的天堂。”他仍记得,上个世纪60年代自己出生那会,西街很热闹。过年的时候,整条西街都充满忙碌的幸福感,做碗糕、滚元宵、蒸米糕,家家户户大门开到深夜,鞭炮阵阵迎着新岁。过了夜里零点,依旧有到处串门的邻里,来喝吉利的春茶。
后来,随着时间的迁移,西街的经济和样貌不断改变,在这繁华的背后,也多了几分嘈杂和拥挤。让他欣慰的是,开元寺、东西塔、城心塔、近现代洋楼……大量风姿独特的古大厝和古色古香的木楼群,完好地保留了下来。这些建筑构成的古街区,犹如一串耀眼的珍珠链,将泉州唐宋以来众多绚丽多彩的文物胜迹和古街古民居,以及附于其间的名贤逸事、民间传说一一贯穿起来,构成一个活的建筑博物馆,蕴涵着古城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也诉说着古城的千年沧桑巨变。
他说,每次徜徉西街,听到导游或者游客说起这些,身为泉州人的自豪感就更强了。
转身
限行还原慢生活
“限行是为了更好保护西街,留住西街的历史与文脉,让西街重新焕发历史文化魅力。”泉州古城办副主任黄团峰见证了此次西街分时段限行政策实施的全过程,他告诉记者,西街东段限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三个阶段,真正常态化限行的是从今年10月9日起。
2016年4月30日至5月2日,西街试水限时设置旅游步行街,时间为每日上午9时至晚上5时,其间进行临时交通管制,禁止一切车辆(包括自行车、电动车)进入。
2017年7月1日至10月8日,西街东段(泉州影剧院至新华路路段,全长约724米)分时段实行限行,限行的时间段为上午8时30分至晚上10时,禁止一切机动车辆通行和停放,执行应急抢险救灾等特殊任务车辆除外。同时,西街东段投放四部社区巴士,在限行时段、限行路段接驳。
10月9日起,西街东段参照试行期间交通限行方案实施常态化限行。
体验
慢游感受古早味
西街东段限行从7月1日起,至今4个多月,记者多次前往现场走访。
西街东段的两端设置了五根隔离桩,采用半自动人工操作,每天上午8时30分升起,晚上10时降至地面。在钟楼往西街入口处,一块醒目的牌子上写着交通管制通告,提醒群众西街分时段限行规定。
西街实行限行后,进入的只有行人、电动车、自行车、观光电瓶车“小白”。与此前相比,少了来往的机动车,通行顺畅多了。
从钟楼往西街方向行走,迎面便是独特的泉州“古早味”风貌,每个商铺悬挂着统一的木制招牌,显得古朴文雅。一些早已退出现代市场的行当,在西街仍然保留着,如“古街布行”。传统的柜台、老式的铺面,经常吸引游客驻足。行人自在穿梭其间,古朴的西街巷区变得更富生活气息与人情味。
江西的邹先生喜欢慢游,曾到过云南大理、厦门曾厝垵等地。听说西街限行,11月11日他特地来泉州,游了西街。
他说,西街目前只是限行,街上还有电动车、自行车等,但也别有一番情趣。文化底蕴深厚、宗教多元,更重要的是带有历史印记的东西都保存得很好,让他不虚此行。“如果能真正变成步行街,那么效果会更好,慢慢品味西街的味道,会更香更浓。”
西街肃清门广场戏曲展演,吸引游客驻足品味。 (李伟才摄)
数据
8天40万人次游玩
今年国庆中秋长假,是西街限行后迎来的首个旅游黄金周。据市旅游局专项监测数据显示,长假8天西街人流量突破40万人次。
“泉州古城文化已然成为一大特色。”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泉州以西街为代表的城市古街巷休闲游日益升温,这得益于西街实行限行后,文化体态得到凸显。同时,长假期间,市旅游局、市古城办均在西街组织开展多场文化活动,先后吸引数万游客参观、体验,聚集了不少人气。
不足
现有业态不匹配
走访中,记者也发现,西街现有业态与历史文化老街的气质不太符合,一些现代服饰店、餐饮店不利于打造文化街区形象。此外,一些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周边交通路网不完善,给周围的居民出行带来影响,也影响了古城的形象。
商铺缺乏特色和文化味
泉州古城办对西街的商铺进行统计,数据显示,西街(钟楼至新华路段)共有商铺(包括沿街自住房及其他用途房屋)250多家(户)。经营业态以零售和餐饮为主,其他主要为自住房、金融、通讯、便民服务等。零售主要包括时装鞋服、食杂百货、香烛佛具、地方特色食品、鞋业、钟表等,餐饮以休闲饮品、部分老字号小吃为主。
“西街的业态比较零散,特色不够明显,文化类业态偏少,给游客体验的项目更少。”泉州古城办文化组副组长李伟才表示。
在西街经营润饼皮老店的傅国忠说,西街限行后,生意比之前好多了。他认为,西街不能只局限在道路的限行,还应该关注商贸业态,让西街真正长久地“活”起来。西街一些店面、房屋老旧,周边配套设施不完善,存在占道经营,相关部门应加大力度改善。
非机动车停放无序
西街限行之后,只有电动车、自行车等非机动车能通行,但这些车辆经常停放无序,有碍观瞻。
一些店前,电动车横七竖八,随意停放。在开元寺大门前,经常有不少载客三轮车占据广场候客。
住在附近的杜先生说,限行之后,机动车没了,电动车和自行车却多了,希望相关部门可以考虑施划一些非机动车停车位,引导市民有序停放。
周围交通路网不完善
居住在西街的张女士说,对于西街限行,很多居民都很欢迎。目前西街有“小黄人”、“小白”,基本能满足居民、游客出行需求。不过,西街的不少居民有私家车,限行后,只能在夜间10点后才能进去,出行有些不便。
她说,西街北侧有三条主要巷子,分别是裴巷、新街、台魁巷,因道路狭小,都不能进车,爱国路虽然比较宽,却是断头路,如果能打通就可以解决小车进出难题。
至于西街南侧,她认为,这一带的个别巷子稍微宽些,通车压力小一点,但是通政小学周边的交通压力大,部门需要加强疏导。
西街需要发展更多有泉州特色的业态(张九强 摄)
对策
培育合适业态 留住泉州味
除了限行,近年来,泉州市不断探索,期待古老的西街能在适度商业开发与业态升级中,留住乡愁、延续文脉,令这条千年古街,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细化经营业态发展方向
泉州市出台了《泉州西街(钟楼至新华路)经营业态管理实施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根据《方案》,扶持鼓励经营项目5项,包括销售泉州特色文化创意商品、依法经营的实体书店、从事地方特色小吃、古城特色产品的零售经营,以及泉州文化传承人、手工艺人开馆授艺等;倡导鼓励经营项目9项,包括特色服饰的加工、制作、经营,地方特色产品、工艺品的零售经营和DIY体验,旅行社散客接待、旅游咨询服务、景区门票销售,茶具及配套零售,民俗宗教用品、素食经营零售,文具、邮品、明信片,休闲饮品店,老字号传统名中药,民宿、家庭式旅馆。对于现代服饰、珠宝玉器、电子产品等与西街传统商业文化和风貌不符的经营项目,也明确表示不鼓励不倡导。
“精心培育千年古城发展合适业态,让古城‘见人、见物、见生活’,是打造泉州古城保护3.0升级版的目标。”泉州古城办副主任黄团峰表示,西街东段限行以后,游客逐渐增多,业态升级的需求迫切。目前街区业态也在市场推动下进行了一些有机更新,不少文创旅游业态入驻,不适合的业态逐渐淘汰。“希望通过业态鼓励措施,引导具有泉州地方特色、有古城文化底蕴的业态在古城生根发芽、良性健康发展。”
街区实行精细化管理
“西街启动了精细化管理。”李伟才说,鲤城区组织多个部门重点整治西街附近存在的各类“乱象”,规范临街经营商铺的经营行为,整治车辆乱停放的现象,整治违规店招及不规范广告牌,并不断完善各类市政设施,逐步修复临街两侧建筑物破损外立面。
“爱国路正在进行拓宽改造。”黄团峰说,爱国路拓改后将直通新华北路,这样一来,西街附近的车辆出行就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了。同时,爱国路旁还将配备停车场,系统解决华侨新村周边停车难问题。
黄团峰还介绍说,目前,结合“古城双修”,相关部门还启动了金鱼巷微改造,指挥巷、礼让巷、县后路连接线等古城背街小巷微改造,对古城部分街区进行“串珠成链”。
近年来,泉州市不断探索,期待古老的西街能在适度商业开发与业态升级中,留住乡愁、延续文脉,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张九强 摄)
畅想
“准步行街”向“步行街”发展
西街限行实行常态化,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未来的西街应该向步行街发展。
“如果条件成熟,社会各界认同,向着步行街发展,还是很有可能的。”黄团峰说,西街限行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步行街,因为非机动车还可以进入,只能说是“准步行街”。受西街限行的良好效应影响,中山中路也试行了限行,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步行街。
他表示,步行街没有车辆的叨扰,当人们伴着夕阳,望着古香古色的古大厝,走在黄昏中的巷子里,一种久违的老城区市民化生活的场景就浮现在眼前,“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发展。”
(记者 王金植)
- 提醒:安溪城区中山街县政府路段将实行导流限行2017/10/26
- 泉州中山中路限行 12条公交线路改道 市民出行受影响2017/10/13
- 长假期间厦门共查处7770起违反单双号限行交通违法行为2017/10/09
- 今日9:00至20:00 厦门鹭江道等11个路段禁止单号车通行2017/10/04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