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协新政“加码” 2018赛季中超、中甲联赛扶青抑洋深化
中超中甲下赛季至少6名U23球员报名场上至少留1名外援报名人数7人减至6人
足协新政“加码”扶青抑洋深化
今年8月,中国足协职业联赛理事会执行局曾向各职业俱乐部发去“关于征求《2018年中超、中甲联赛外籍球员注册报名人数规定》意见的通知”,还就联赛U23球员新规调整征集意见。按照调整后的内容,2018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将分别按照“6-4-3”、“4-3-2”模式执行外援新规,即中超全年总注册外援人数为6人次,同时注册4人次,单场联赛最多上3人次;中甲分别为4人次、3人次、2人次。而为避免“U23球员被闪换”的尴尬局面重现,新规明确明年中超联赛每队每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
“长痛”不如“短痛”
中国足协在今年1月足代会正式抛出有关“缩减外援上场名额”及“U23球员上场”硬性规定后,曾经令俱乐部,特别是前期人员投入较大的豪门俱乐部感到有些不适,甚至有人质疑如此规则调整是对职业足球规律的破坏。不过,从2017赛季中超、中甲联赛实际运行状况来看,那些能够在俱乐部获得上场机会的U23球员大多取得了技艺和心理抗重压能力的提升。类似韦世豪、高准翼、何超、邓涵文这样的U23球员已经能够在俱乐部队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甚至一跃成为国脚,U22国足在今年7月U23预选赛上力压日本队,以小组头名身份挺进决赛圈,也得益于大部分队员得到联赛打磨。从近期俱乐部竞争来说,U23球员出头挤占了本土其他年长球员的生存空间,外援上场名额缩减削弱了俱乐部队竞争力,但在中国足球青少年人才培养过去长期不力、国字号人才青黄不接的背景下,如此带有一定强制色彩的新规,却一下子带动年轻球员的崛起与自强,实际也给各级国字号“输血”提高效率,从这个意义来说,新政给联赛带来的“短痛”并非不能接受。
推新政兼顾各方利益
出于对挖掘和培养足球人才的大局考虑,中国足协决定明年进一步完善、推进相关规定。不出意外的话,新赛季中超、中甲将分别按“6-4-3”、“4-3-2”模式执行外援新规。较今年新规,调整的主要内容是各级联赛全年度外援报名总人次。比如今年中超外援全年总注册人次为最多7人次,那么在外援上场人数缩减到最多3人次之后,注册外援过多就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加重俱乐部经济负担。按照新政调整方案,2018赛季中超联赛每家俱乐部一队注册球员中,U23球员不少于6人,其中还至少包括2名U21年龄段球员。这样安排也为带动其他年龄段青年球员有序“拔高”。
此外,为了避免发生在今年联赛的U23球员被“闪换”下场的尴尬局面重现,新规除延续中超每场比赛每队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首发外,还要求整场比赛必须至少有1名U23球员在场上。如此调整从实质上确保U23球员实战锻炼的质量。从内容来看,新赛季联赛新政的调整存一定力度,但步子迈得并不算大。很显然,足协在着力完善联赛人才基础同时,也充分考虑到俱乐部的利益。
另据了解,足协还将对中超、中甲预备队联赛U23球员上场规定进行相应调整。
调整不可能尽善尽美
目前,联赛新政调整方案对于亚足联外援的引进与上场细则还没有明确。由于目前亚冠联赛执行的“3加1(亚洲外援)”外援上场规定,因此中超各俱乐部的引援策略和时间也不同。为了满足参赛需求,亚冠参赛的中超各俱乐部每家必须引进至少1名亚外,而余下12家中超俱乐部则可以彻底放弃引进亚外。那么在外援储备方面,不同俱乐部就会产生差别,而这种差别也直接可能影响各队新赛季在各条战线的竞争水平。
由于本赛季中超联赛冠军及亚冠名额竞争格外激烈,相关俱乐部直到赛季末段甚至赛季落幕后才能确定是否引进亚外,而那些与亚冠资格竞争无望的俱乐部则可以早早物色新援。需要指出的是,明年中超、中甲外援新政调整幅度较现有规则虽不大,但由于大部分俱乐部都与各自外援签订了长约,因此新政仍可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记者 肖赧)
- 足协出台补充条款力保U23政策:触犯新规 罚分伺候2017/02/14
- 足协新政中超外援上场限3人 首发须有U23本土球员2017/01/1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