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时光:绿意“安家”晋江 群众开门见“美”
城在绿中 路在林中 房在园中 人在景中
“山河两色作画屏,满城绿意醉人心。”金秋十月,漫步于晋江的大街小巷,放眼便是景致。道路、河岸两侧草木郁郁葱葱,花红柳绿随风摇曳,空气中弥漫着淡淡清香;仰头可见蓝天白云悠悠然,低头即是干净整洁宜居城……
“十二五”以来,晋江按照“全市一城”的理念对园林绿化进行规划和建设,以城为园,以市塑景,因地制宜积极拓展城市“绿量”,持续打造城市园林绿化“精品”;同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度重视林业工作,扎实推进森林进城、绿美晋江,在“国家园林城市”从逐梦到圆梦的过程中,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家门口就有公园 跳广场舞不用绕远
走进位于山仔社区居委会门前的和平公园,雕刻精美的高大石门、红砖筑就的别致墙体与园区中央的休憩石亭相得益彰;夕阳散落在蜿蜒的小道上,两侧树木为长椅上的市民觅得一处清凉,俏丽的三角梅更是园区风景的“点睛之笔”。
“以前这里是山仔社区通往社马路的一条道路和部分空地,经过改造,现在变成小公园。”附近村民告诉记者,晚上,来自山仔社区、山前社区、季延新村等地的群众聚到这里散散步,跳跳广场舞。而这,只是晋江推进“口袋公园”建设的一个缩影。
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晋江在绿化用地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闲置边角地,先后完成莲花公园、田安公园、东山公园、清溪公园、凤池公园、和平公园的建设,既提升城市公园绿地覆盖面,又满足一公里半径内居民“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生活需求。
晋江市市政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晋江以道路绿化、城市公园及水系周边绿化为突破口,以城市主次干道、公园广场、山体绿化为抓手,全面推进绿化工程建设,并在2014年成功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据介绍,晋江一方面采取新建公园来合理化公园绿地服务半径、改扩建公园提升公园品质的方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密度推进市区公园建设,涌现出一批深受群众好评的公园绿地景观;另一方面,加强道路拓改建绿化建设力度,从拆墙透绿、拆房建绿,以及拓宽道路绿化带、丰富街道景观,让市民出行成为享受。而市区绿化覆盖率从42.65%增长到44.01%,绿地率从38.6%增长到39.89%,人均公园绿地从11.31㎡增加到11.39㎡。
全民参与植树造林 打开心扉“森”呼吸
透过航拍器看晋江,整座城市如同镶嵌在“绿宝石珠链”上,满目绿意连绵起伏,就连假期来晋江游玩的摄影爱好者卢逸生也夸赞:“这座城市颜值高。”
记者从晋江市农业局了解到,虽然晋江市人多地少,以丘陵平原为主,林地资源相对匮乏,但历年来,晋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建立健全全民参与造林绿化机制,将森林引进城,让绿意满晋江,实现生态、经济、城市发展共赢。
2009年,晋江启动“全民动员,绿化晋江”活动; 2014年将每年3月确定为“活动月”、11月为“推进月”。义务植树、主题晚会、捡柴火换蔬菜、艺术插花比赛、造林绿化科普知识进校园、健康生态跑、苗木认捐认养、答题抢盆栽……近年来,“全民动员,绿化晋江”以丰富有趣的活动形式,吸引社会、单位、企业主动参与,不断深入人心,植绿爱绿护绿正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不仅如此,晋江还先后实施了绿洲公园、八仙山公园、阳光广场、重点山体林分改造等一批大规模的环境改造提升工程。同时,以“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利用“四旁四地”等非规划林地进行造林绿化,近几年来,完成非规划林地造林3.5万亩,其中种植珍贵和优良乡土树种220万株。
此外,晋江还以沈海高速晋江段森林通道、泉三高速晋江段森林通道、沿海大通道绿色景观、晋南快速通道及大深线、社马路、308线改造等主要干道为重点,完成公路绿化142公里;并大抓绿色生态屏障工程建设,完成灵秀山、灵源山、紫帽山生态防护林近12000亩,沿海基干林带建设3700亩。
据悉,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植树造林5.3万亩,完成23个镇级公园、220个村级景观、725个企业造景建设,以及266个校园造景建设,市民的居住环境也逐渐接轨“天然氧吧”,空气越来越好,水质越来越清,风景越来越美。
(记者_林心怡 秦越 文图)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