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开发区释放发展空间 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

www.ijjnews.com   泉州晚报  2017-10-07 14:02
  

  泉州开发区“腾笼换鸟”释放发展空间

  转型升级加快建设“五个示范区”

  2016年,泉州开发区在全省开发区综合实力排名中首次跻身前五,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一般预算收入增长和工业性投资等5个指标居全市前三位,每平方公里工业产值位居全国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近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向泉州开发区授予“绿色开发区”牌匾,系我国第五个、全省首个。

  开发区任我行企业内,先进自动化制鞋机器极大地节省了人力。(陈晓东摄)

  漂亮的成绩单,令开发区人惊喜!但同时,压力也骤然而生。谋求新跨越新发展,作为转型升级示范区,开发区清濛园区基本饱和的园区用地令发展遇到了“成长的烦恼”。为此,推进存量资源的挖潜盘活,加快“腾笼换鸟”成为近年来开发区的重要工作之一。

  对于开发区而言,“腾笼换鸟”是什么?是吐故纳新,是由“闲置、低效、低端”向“盘活、集约、高端”发展,是传统支柱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升级,是“开发区制造”向“开发区创造”的跨越。

  经过数年的探索实践,如今,已有不少企业从“腾笼换鸟”中尝到甜头。“政府对旧厂房统一收储后,由开发公司统一租赁给企业。企业不仅可以快速、便捷地租到合适的厂房,还可以享受租金优惠。”福建任我行科技发展有限公司CEO王修峰给予开发区政府一个大大的“赞”!以往生产塑料餐具的旧厂房,如今已进驻了开发区本土黑金刚(福建)自动化科技股份公司打造的鞋业智能制造数字化生产线,以互联网+为依托实现个性化定制,达产后预计实现年产800万双制鞋能力,实现销售收入7.2亿元。

  这样的例子在开发区不胜枚举。更令人欣喜的,当属“腾笼换鸟”中开发区人探索出的卓有成效的工作路径:

  空置用地换业主。开发区积极组织开展空置土地和厂房清理活动,建设空置用地数据库,鼓励现有业主以转让等方式盘活空置土地180多亩。如派克鞋业易主引进投资4亿元的友臣食品项目,引导嘉庆轻工通过租赁空置厂房1.2万平方米,嫁接高端外贸出口生产企业,有效实现换产换能。

  “僵尸”企业换项目。开发区积极牵线搭桥,促成一批占用土地、厂房资源但已未能产生效益的企业置换新项目,成功引进了华景、舒柏锐、聚慧丰、开心米奇等投资项目,这些新引进项目由于利用了现有厂房,缩短了项目建设周期,快速投产达效,上半年实现产值10亿元,税收5000多万元。

  困难企业换股权。引导管理不善、活力不足的企业,通过股权重整置换等方式,调整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帮助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会。如成功引进香港昊天公司对诺奇公司进行重整,诺奇公司成为国内首例成功重组的H股上市企业。

  说到底,“腾笼换鸟”,就是对现有产业优化提升,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增长方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政企齐齐发力,开发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空间被有效释放。

  【看点】

  主导产业亮点纷呈转型升级步步加快

  近年来,开发区主动融入“新福建”和“五个泉州”建设大局,以腾笼换鸟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第一抓手,以招商引资项目为支撑,建设腾笼换鸟、人才集聚、智慧园区、金融改革、高效服务“五个示范区”,推动园区进位升级、创新发展。

  经过不懈努力,开发区四大主导产业不断做大做强。纺织鞋服产业实现“传统中的不凡”,涌现一批行业龙头企业,九牧王公司西裤销量稳居全国第一位,特步公司荣获省政府质量奖,并成为泉州市功勋企业;医药食品产业实现“有中生强”,区内医药企业均通过新版GMP认证,产值占全市三分之一,安记公司是泉州市首家国内A股上市的调味品企业;互联网+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有中生大”,已初步形成了数字视听、移动通信、智能及软件开发等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产值、税收连年翻番;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有中生特”,英国莲花汽车制造公司总部落户开发区,西虎汽车是全市唯一拥有整车生产资质的生产企业。

  不仅如此,开发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打造高效服务品牌,经济发展活力焕发。更高起点上,开发区将再接再厉,努力发展成为城市与产业一体开发、先进制造业与高端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产业新城。

(记者 游怡冰 通讯员 施锦鹏 代雨)

标签:泉州开发区|五个示范区
稿源: 泉州晚报  编辑: 王婷婷王婷婷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