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发布 营收总额破60万亿元
9月10日,江西南昌,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十六次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位列前三名。引人注目的是,2017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首次突破60万亿元,达64万亿元,再上新台阶,既有足够的“块头”,更有强健的“肌肉”。
500强新榜单亮在哪儿?
入选门槛创下新高,制造业净利润显著增长,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500强为代表的我国大企业,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换,在做强做优做大方面取得新进展,在世界大企业中的地位更突出。”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忠禹说。
规模稳步增长,千亿级大企业扩容。这5年,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长了27.9%,而同期美国500强营收零增长,世界500强营收下降8.6%。特别是2017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较上年提高了39.65亿元,创下2002年发布中国企业500强以来最大增幅;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的共有157家,比上年增加5家。
效益持续改善,制造业净利润显著增长。2017中国企业500强实现净利润2.8万亿元,5年来增长了30.2%,而同期美国500强净利润只增长了8.5%。其中制造业企业实现净利润较上年增长18.03%,占中国500强净利润“总盘子”的19.53%,占比较上年提高近2.5个百分点,首次扭转过去5年间净利润占比连续下降的态势。
结构优化明显,新动能不断涌现。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企业数量占49%,占比首次低于50%;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过制造业企业500强。特别是以阿里巴巴、腾讯等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企业,借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而迅速成长,跻身引领时代的世界500强行列。
研发强度上升,创新成效日益显现。5年来,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投入增长了33.9%,研发强度从1.28%提高到1.45%;拥有专利73.7万件,5年增长1.2倍,中兴、华为稳居全球企业国际专利申请前两位;在汤森路透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报告》中,美的、格力、海尔的创新能力居全球家电行业前三位。
国际地位进一步提升,世界级企业崭露头角。在世界企业500强中,我国内地企业从2012年的86家增加到现在的105家,上榜数量居全球第二,通讯、装备、建筑、家电、化工等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中国大企业。
500强成长壮大靠的是什么?
强化创新驱动,弘扬企业家精神,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为什么这些企业能脱颖而出成为中国500强?
——强化创新驱动,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中国工业要实现从追赶到超越,就必须坚持以创新抢占全球经济科技制高点,始终将创新作为企业识变、应变、驭变的核心要素。从榜单看,2017中国企业500强共投入研发资金超过7359亿元,同比增长11.02%。
“过去是以生产创新引领发展格局,现在正转变为靠市场创新、流通创新来深刻引领中国的经济社会变革。”500强企业、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辉介绍,通过供应链扁平化、社区化、分享化的创新探索,上半年公司带动产业链物流成本降低约5000万元。
——优化资产结构,改善供给质量。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到企业层面,就是要优化资产结构,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让消费者更有获得感。
“对大企业来讲,利润是实力,控风险是保障,品牌是形象,责任是担当,结构是手段,竞争力是核心,质量是生命,可持续是目标,如此才能真正做强做优。”500强企业、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赖小民说。
——抓住“一带一路”机遇,推进跨国经营。
2017中国企业500强中,有284家企业提供了海外营业收入数据,2016年共实现营收43.94万亿元,其中,海外营收占总营收比例超过40%的企业有19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人口45.67亿,经济总量达22.86万亿美元,分别占全球的62.2%和30.9%。可以说‘一带一路’建设给包括黄金产业在内的中国大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新空间。”500强企业、中国黄金集团董事长宋鑫说。
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离不开企业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市场活力来自人,特别是来自企业家,来自企业家精神。只要企业家们善于谋划、耐心付出、合规经营,中国大企业一定能够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大企业之林。”王忠禹说。
(记者 陆娅楠)
- 9家闽企上榜中国企业500强 利润高的达近540亿元2017/09/11
- 盼盼食品荣登亚洲品牌500强2017/09/11
- 世界500强企业近1/5“相中”福州2017/08/27
- 10家闽企上榜中国民企500强 华为苏宁魏桥位列前三2017/08/25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