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份启动2017公务员招考 部分地区设残疾人岗位
近期,多省份启动了2017年公务员“省考”的招录工作,各地今年的公务员招录政策继续加大向基层的倾斜力度,江苏、浙江等省份还专门设置职位,面向残疾人招考。
韦亮摄
多地启动今年公务员“省考”招录
今天,福建省2017年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工作正式启动,报名时间为今日8时至14日17时。
去年11月开始,2017年的省级公务员招录工作就已陆续开始,北京、上海的2017年公务员招考已于去年底进行了笔试,江苏的“省考”笔试也将于本月11日举行。
除此之外,根据中新网记者的统计,今年以来,广东、吉林、黑龙江、贵州、浙江、福建等6省份也陆续发布了2017年的公务员招考公告,另据报道,2017年山东也已明确公务员招考公告将于3月中下旬发布。
与往年相比,今年公务员“省考”的招考规模有何变化?观察各地公布的招考计划,今年上海、吉林两地的公务员招录规模与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北京、浙江、广东、贵州今年的公务员招录规模相较于去年均有所下降。
例如,去年,广东招录公务员人数为17412人,而今年的招考计划下降为15018人;浙江去年的公务员招录人数达到8409,今年则下降到6466人。再如,2016年度的北京公务员招录中,总招录人数达到6857人,创下历年之最,而今年,北京的公务员招录规模下降到5022人。
不过,也有一些省份在今年大幅提高公务员招录规模,例如,黑龙江今年共招录公务员8831人,较去年增加2687人,增幅高达43.7%。根据华图教育提供的统计数据,黑龙江今年公务员的招录规模,创下了该省近五年来的新高。
各地政策向基层倾斜江苏浙江专设残疾人职位
观察已经公布的公务员“省考”公告,今年一些省份的招考政策值得关注。例如,与近年来的国考招录政策向基层倾斜一样,各地发布的“省考”招录政策也大力向基层倾斜。
例如,2017年贵州省公务员招考继续实施“两个80%”政策,全省招录计划的84%安排在乡镇、派出机构及基层一线(含选调生)。贵州还规定,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县乡镇(县城所在地乡镇、办事处、派出机构除外)机关和派出机构可招录高中、中职(中专)毕业学历人员。
今年,浙江的公务员招录计划中,包括选调生村官招考350名。据报道,浙江省委组织部公务员管理处副处长李泽洲介绍,“招考350名选调生村官,就是为了让更多人去基层锻炼,为一线人民群众服务。”
李泽洲介绍,今年招考将更注重基层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同时也尽可能选拔那些了解基层、熟悉基层,掌握群众语言和群众工作方法的同志到市以上机关工作。
此外,一些省份今年的公务员招考中还专门扩大面向残疾人招录的职位。例如,今年,浙江加大招考残疾人公务员的力度,共有22个职位面向残疾人招考公务员。
江苏今年首次定向招录残疾人,主管部门专门编制29个职位计划,面向持有残疾人证且符合职位要求的残疾类别、等级人员定向考录,既有残联相关部门,也有南京市经信委、江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政府部门职位。
多地将“省考”笔试定为4月22日
在上述已经公布招考公告且尚未考试的省份中,江苏省的公务员“省考”笔试将在本月11日开考,4月8日,广东省将举行今年的公务员“省考”笔试。
除了上述两省,浙江、贵州、吉林、黑龙江、山东、福建等6省份的“省考”笔试时间均定在4月22日举行。
近年来,多地将公务员“省考”笔试安排在同一天进行,这在考生中也被称为“公务员联考”。
华图教育公考辅导专家李曼卿对中新网记者介绍,多省份的公务员招录“联考”始于2009年,当年4月26日,7个省份同日举行了公务员招录考试。此后,每年的4月中下旬同一天举行公务员考试已成了部分省份之间的惯例。去年4月23日,20余省份的“省考”公共科目笔试就同日举行。
李曼卿介绍,参加“联考”的各省份,他们的招录工作都是单独组织的,“联考”也并非“同卷”。以往,一些考生跨多省参加考试,若被多地录用后只能选择一个岗位入职,这就对其他岗位的招录带来影响。多省份选择同日笔试,有助于避免考生利用考试时间差奔波各省份频繁应考的弊端。
(记者 阚枫)
- “国考”公务员笔试合格分数线划定2017/01/11
- 国家公务员局:公务员每年培训不少于12天2016/12/29
- 我国将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试点工作2016/12/26
- 部分地区和部分中央机关暂时调整适用《公务员法》有关规定2016/12/2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