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新闻网 >> 新闻中心 >> 社会民生 >>正文

陈埭小伙谢少聪赴南苏丹维和亮相央视 火遍咱厝朋友圈

www.ijjnews.com    晋江新闻网 2017-02-27 08:18
  

  晋江新闻网2月27日讯 2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对中国维和步兵营在南苏丹某警察学院组织实弹射击训练进行报道。此次报道,一名操着浓重“地瓜腔”的士兵面对镜头讲述训练的难度,引起了咱厝人的注意。原来,他是来自晋江陈埭霞村的谢少聪,今年25岁。

  亮相央视

  小伙子在晋江朋友圈火了

  电视屏幕前,头戴蓝色钢盔,穿着厚重装备的谢少聪满脸大汗,黝黑的脸庞“非洲味”十足。当央视记者问他这与国内训练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时,谢少聪说:“我觉得这里天气比较炎热,长期温度有40多摄氏度,而且身上的装备20多公斤,对我们的机枪瞄准和战术动作带来很大不便。”

  据悉,此次实弹射击训练以维和官兵外巡遇袭为战术背景,主要对步枪、手枪、机枪等轻武器进行训练,着力提高官兵实战条件下的应急处突能力。

  没想到这支远赴异国他乡的中国第三批赴南苏丹(朱巴)维和步兵营中,也有咱厝人的身影。虽然亮相央视仅有几秒时间,但《新闻直播间》这段视频迅速在晋江陈埭的微信朋友圈中传开。“好样的,我们村里也有参加维和部队的!”当地村民纷纷表示祝贺,很多人现在才知道谢少聪是远赴南苏丹维和,他的父母也觉得脸上有光。

  恶补英语

  主动报名参加维和

  2011年,谢少聪应征入伍。因为表现优秀,他继续留队。去年12月底,经过严格的选拔,他远赴南苏丹执行为期12个月的维和任务。

  “这孩子特别会吃苦,什么困难都能克服!”昨日上午,记者前往陈埭霞村谢少聪的家里,妈妈林爱治说起远在非洲维和的儿子,心中有点眷念。

  林爱治拿出一大堆儿子在部队获得的荣誉证书。在部队的几年时间,谢少聪几乎每年都获得“优秀士兵”的称号。去年,部队派兵赴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谢少聪决定报名参加。

  “孩子说,当了这么多年兵,出国执行维和任务,是为国为家争光的好事,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林爱治说,特别是去年7月份,中国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遇袭,两名维和战士壮烈牺牲,维和部队官兵的安危令人牵挂,但一家人还是毫不犹豫支持他参加维和行动。

  “孩子恶补英语,在体能训练方面也是很用功,最终在选拔中胜出。”林爱治和老公谢辉荣向记者出示部队刚颁发的“中国蓝盔维和光荣”的牌匾。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担当。

  艰险与战火

  成为在外生活的常态

  尽管谢少聪如愿赴国外执行维和任务了,但随之而来的艰辛是出人意料的。

  除了平时训练的辛苦外,在南苏丹维和任务其实相当繁重。即使是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市区,也常有危险事件发生。战士们每天顶着三四十摄氏度的高温,穿着20多公斤重的装备徒步巡逻成为常态。

  “执勤全副武装,一站就是连续几个小时,汗如雨下的滋味,平常人很难体会。”谢少聪曾通过微信向家人讲述维和的艰险。据他介绍,那边多是土路,大白天巡逻尘土飞扬,要是碰到下雨,车辆行驶就遇到考验……在维和的将近三个月时间里,谢少聪变得又黑又瘦。

  此外,由于物资匮乏,生活条件极其艰苦。据悉,南苏丹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全年高温,旱季时,最高温度能够达到55摄氏度。在这片丛林密布土地上,还经常有苍蝇、蜥蜴和黑曼蛇、蝎等毒物出没。由于医疗条件较差,这片土地上疟疾、黄热等热带疾病也在肆虐。

  “孩子多报喜不报忧,那边险情总是不让我们知道,不想让我们担心太多。”林爱治说,希望儿子能在异国他乡争做合格战士,站好岗、放好哨,平安回来!

  背景介绍

  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2011年 7月 9日,南苏丹通过独立公投宣告独立,成为非洲大陆第54个国家。不过,近几年的南苏丹局势一直动荡。2015年4月8日,中国驻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应联合国邀请到达南苏丹首都朱巴执行维和任务。之前中国派出的维和部队都是工兵、运输、医疗和警卫,而这支部队是中国向国外派遣的第一支整建制作战力量。他们的任务主要为在其所驻扎的联合国营区周围的难民营提供安全警卫及巡逻。

(记者_胡志法 文图)

标签:维和|央视|朋友圈
稿源: 晋江新闻网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