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中心确认冬季拉尼娜未形成 因信风呈弱势
2月7日国家气候中心宣布,据最新监测结果显示,2016/2017年冬季拉尼娜事件未能正式形成。这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状态持续了4个月,终于未能达到连续5个月的基本判定指标,从而宣告冷水过程止步在拉尼娜状态。
自去年8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拉尼娜状态出现以来,专家根据监测数据推断有可能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并预测受拉尼娜影响,2016/2017年冬季很可能是个冷冬。而刚刚过去的1月,多地气温偏高,有些地区甚至是史上最暖的1月。随着冬季拉尼娜事件未能形成,这个冷冬注定失约了。
拉尼娜是指发生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在出现拉尼娜的年份,“冷冬”概率在70%左右。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8年初的“拉尼娜”,当时我国南方出现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天气,严重影响了电网运行和春运。
依据中国气象局最新修订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监测业务规定》,当关键区(尼诺3.4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3个月滑动平均值低出同期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持续5个月以上便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自2016年8月进入拉尼娜状态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冷海温持续平稳发展,但在秋季后冷海温范围缩小,强度减弱。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自2016年11月以来,拉尼娜状态已经开始明显减弱,11月、12月和2017年1月连续3个月的月平均尼诺3.4指数分别为-0.55℃、-0.42℃和-0.33℃。
根据计算,12月3个月滑动平均指数为-0.43℃,略高于-0.5℃,由此导致拉尼娜状态仅持续了4个月,从而未能满足监测所需基本条件,不能形成一次拉尼娜事件。
据介绍,拉尼娜的原动力是信风和冷水。信风使大量暖水被吹送到赤道西太平洋地区,在赤道东太平洋地区暖水被刮走,主要靠海面以下的冷水进行补充。当信风加强时,赤道东太平洋深层海水上翻现象更加剧烈,导致海表温度异常偏低。而这使得气流在赤道太平洋东部下沉,而气流在西部的上升运动更为加剧,有利于信风加强,引发拉尼娜现象。
而这次拉尼娜事件之所以没有形成,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认为原因有二,首先,冬季拉尼娜所乘之风并不给力,即由东吹向西的信风太过弱势,使东太平洋的冷水上翻不足,导致拉尼娜持续“低迷”。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全球变暖,尤其是全球海表温度的变暖趋势十分明显,这使暖水事件易于达标,而对冷水事件比较不利,导致近年来拉尼娜事件与厄尔尼诺形成不对称性。今年我国冬季异常偏暖,主要原因是东亚冬季风偏弱,冷空气过程偏少、影响范围偏北所致。
国家气候中心预计,2017年后冬至春季,赤道中东太平洋仍将继续维持正常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机构由于采用不同的资料或数据分析技术,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国家气候中心正密切关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的变化,以及它对冬季气候的影响,将及时提供服务信息。
(记者 游雪晴)
- 中东部大部将现大范围降温雨雪天气 气温普降4℃以上2017/02/08
- 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中东部大部地区降温2017/02/07
- 阿富汗大雪极寒天气致至少42人死亡2017/02/06
- 1号台风或将“上班” 又一轮冷空气显威力2017/02/06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