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福建新闻 >>正文

富二代仅四成愿接班 闽商欲打破富不过三代“魔咒”

www.ijjnews.com   海西晨报  2016-11-29 10:10
  

  家族企业一直有着这样的“魔咒”,那就是“富不过三代”。据统计,中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目前只有不到30%的家族企业能进入第二代,不到10%能进入第三代,而进入第四代的只有大约4%。

  那么,家族事业如何传承下去,成为越来越多老一辈企业家关注的重点。在日前由中信信托、厦门总商会联合举办的“财富传承论道闽商”2016闽商财富管理论坛上,厦门海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金泉、厦门银鹭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清渊等老一辈企业家就专门前来学习,期待家族财富顺利传承下去。

   传承困惑

   仅40%“富二代”愿接班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家族企业委员会编著的《中国家族企业传承报告》显示,在家族企业接班意愿调查中,明确表示愿意接班的二代仅占调查样本的40%,15%的二代明确表示不愿意接班,另有45%的二代对于接班的态度尚不明确。由此可见,中国很多家族企业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老一辈愿意交班而子女不愿意接班的困境。

  记者了解到,被调查的家族企业大部分属于传统制造业,年轻一代对这一行业既缺乏兴趣,也没有经验,加上和父辈在管理理念、价值观等方面差异大,交接班意愿分歧加大,为领导权在家族内部的顺利更替埋下一定的隐患。

  据介绍,历经30余年的发展,福建企业家族也迎来了企业接班与家族传承的高潮。厦门工商联书记王沁也表示,闽商企业家族所面对的家族财富传承困惑更多,将继续学习先进的家族财富传承方案。

   用心良苦

   培养二代进入家族企业

  为了让二代顺利接班,福建各企业家可谓用心良苦。

  在最新公布的《2016年女富豪榜》中,福建女首富是达利集团的许阳阳。因为许世辉唯一的儿子许亮亮车祸去世,身为女儿的许阳阳只能挑起重担,进入家族企业。

  总部已经搬迁到厦门的匹克体育也正在进行交接过渡,董事长许景南的儿子许志华从没有名片的普通员工开始做起,很长一段时间里工作就是整理文件和接电话,刚有起色,就又被扔到北京去创业。在磨炼之下,许志华成长为集团CEO。

  厦门融坤集团的李莉早年按照自己的计划,大学毕业之后应该是出国留学,但在父亲的要求下,她还是进入了父亲的公司,开始从事房地产行业,现在也发展得不俗。

  事实上,在福建的家族企业中,很多“富二代”不管愿不愿意,都已进入家族企业。

   另起炉灶

   部分闽商二代不愿接班

  “我的三个儿子都没接班,这很正常。”恒安集团创始人许连捷曾公开告诉记者。据悉,恒安集团的新一任接班人是许水深,即许连捷的堂弟。而许家三子均未介入恒安国际的管理。许连捷对此则表示:“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让他们做喜欢做的事。”

  专家认为,子女若坚持不接手,家族企业掌门人让子女成为股东,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或许更加有效一些。

  【故事】

   银鹭集团董事长陈清渊:更重要的是传承创业精神

虽然陈朝宗(右一)没有接班父亲陈清渊(右二)的事业,但他也经常向父亲请教商业上的事。

  银鹭集团创始人陈清渊的儿子陈朝宗并没有进入银鹭集团,而是自己从事投资行业,这在福建省的家族企业中并不多见。那么,陈清渊对于家族财富的传承是如何看的?儿子没有接班自己的事业,他又是怎么想的呢?

  事实上,陈朝宗曾在银鹭实习过,但他更热衷金融行业,并“先斩后奏”创立了厦门禹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对于这样的结果,陈清渊也只能尊重儿子的想法。

  陈清渊认为,他们更看重的是如何传承,把创业精神传承下去。“中国有一句话:富不过三代,我们的事业能否传承,重要的是精神,是传承精神,传承家族的文化。”

  陈清渊还详细解释了精神的传承。他认为,“下一代可以根据他们擅长的方面,根据他们的思维,带着企业文化,包括家族文化、创业精神去做他们想做的事。”

  而事实上,陈朝宗也是这样的看法。“尽管从事的不是食品行业,但是很多时候,我还是希望可以得到父亲的指导和帮助。”陈朝宗说,毕竟父亲有很多经验,有商人的敏锐度,在大方向上他会给指导。

  陈朝宗称,他在做PE投资和股票投资的时候,都会和父亲探讨,父亲会根据政策的变化给出自己的判断。“这几年,我们在投资上小有成就,有时容易被冲昏头脑,父亲会举出很多失败的案例,给我们泼一泼冷水,让我们冷静下来。很多时候,他的冷水是正确的。”

  “我们背负的压力和责任比别人更大。”陈朝宗坦言,“我们也要传承下去,不仅是这一代,还要考虑到下一代。也希望在我们自己的努力下,可以打破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记者 钟宝坤)

标签:富二代|闽商
稿源: 海西晨报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