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坑整合志愿服务队 开展精准帮扶
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将启用
晋江新闻网11月24日讯 昨日,记者从晋江内坑镇了解到,该镇志愿者共同的家——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将于近期正式“开门营业”,入驻的8支志愿者服务队将为群众提供志愿服务。今后,您有什么困难事,便可来到这里寻求志愿者的帮助。这里不仅是服务他人、传播正能量的阵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
打造志愿服务平台
实现精准帮扶
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内坑街的内坑镇群众工作基点站,3楼便是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这里配套完善的志愿服务办公设施,有会客室、有办公桌椅等。据悉,目前已经有包括党员义工服务队、泉州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内坑中学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湖内村三和爱心公益团队、民生银行内坑小微支行志愿服务队、内坑镇卫生院志愿服务队、翔鹰志愿者团队内坑分队、内坑镇自行车运动志愿服务队等8支志愿服务队入驻。“入驻的志愿服务队涵盖了机关、学校、社会、村落几个层面,可以说各有‘专长’,今后群众有什么需求,我们将针对该需求邀请相关志愿服务队进行服务,开展精准志愿帮扶,及时有效解决群众的困难。”内坑镇文体中心有关工作人员说。
该工作人员介绍,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也将面向社会接收急需帮助的求助者,群众有什么烦心事、困难事都可以来到这里寻求志愿者的帮助。“该场所经过前期装修,将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这里就是志愿者们共同的家,他们平时可以在这里相互交流,共同提升。”
据悉,内坑镇始终将志愿服务队伍的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呈现了全镇志愿服务积极向上的态势,也涌现出多支志愿者队伍。“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经成为当下内坑志愿者们的流行语。他们经常自发关怀老幼病残,台风过后组织“扶绿”行动,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带着爱心往哪里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但这些志愿服务队存在“各自为政”的问题。
该工作人员说,成立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就是为了整合志愿者服务队,给志愿者服务队提供一个平台,动员更多的力量共同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今后,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将根据志愿者服务项目的要求,合理划分志愿者服务小组,合理安排服务时间和任务,实现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的有效衔接,建立和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
抱团发展影响大
逐渐开出文明花
内坑镇自行车运动志愿服务队队长张东汉听说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将于近期正式启用时,他很开心。“这是最有效的整合资源方式,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共同或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他说,抱团发展后,将能进一步扩大内坑志愿者队伍,传播更多的爱,温暖身边的群众。
张东汉介绍,内坑镇自行车运动志愿服务队于2015年2月成立,它是内坑镇自行车运动协会的下属机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很有意义,协会中的大部分会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于是我们便在自行车运动协会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传播公益正能量。”张东汉说,经常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提高团队凝聚力。今后他们还将定期开展慰问老人活动。
此外,内坑镇卫生院志愿服务队把志愿服务带入各村、带入企业,截至目前,已经开展16站走入村居的志愿卫生服务活动,免费为老人体检3000多人次;湖内村三和公益团队,精确帮扶本村困难群众,成立短短2个月,已经对6户贫困家庭进行慰问,做到事不出村,村民互助;泉州理工学院青年志愿者利用空余时间,开展义务周末动车站帮扶活动,协助动车站工作人员对购票、取票、安检、检票……在内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数不胜数,志愿的种子逐渐开出了文明的花。
内坑镇党委宣传委员庄铭河表示,志愿服务队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生力量,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志愿服务广泛开展,对于服务居民群众、弘扬文明新风、提高市民素质,促进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要将文明使者‘暖心窝’服务平台打造成内坑志愿服务者开展志愿服务的主平台,向全社会展示内坑志愿服务队伍的风采和成果。”
(记者_陈崟 秦越 文图)
- 内坑新建的莲湖桥进入扫尾阶段 验收后正式通车2016/11/22
- 香港内坑镇联乡总会 举行成立十二周年庆典2016/11/21
- 内坑举办第六期计生家庭 小额贴息贷款发放仪式2016/11/16
- 内坑镇部署安全生产工作2016/11/10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617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