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晋江新闻网>>新闻中心>> 闽南要闻 >>正文

泉州第三季度驾校培训报名仅5万人 报名费5年新低

www.ijjnews.com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2016-10-18 10:35
  

  江滨南路附近,有近10家驾校,昨天下午练车的并不多

  昨天,泉州市交通委首次对外发布泉州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供求信息,目前全市每季度的培训能力约10万人,而今年第三季度报名培训人数仅约5万人,市场需求已达峰值并将逐渐萎缩。驾培市场信息今后将常态化,每季度都在“泉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政务网站发布。海都记者调查走访发现,泉州“驾考热”已大大降温,不少驾校处于“吃半饱”的状态,不但报名驾考的学员少了,报名费也降到了5年来的最低点。

   【权威发布】

   每季度可驾培10万人,今年第三季度只报名5万人

  截至今年9月底,泉州全市经许可的驾培机构121家,现有在用教学车辆7548辆。其中,中心城区(含鲤城、丰泽、洛江及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37家、台商投资区6家、泉港区4家、晋江市15家、石狮市10家、南安市20家、惠安县6家、安溪县11家、永春县8家、德化县4家。按现有驾培机构的培训规模测算,全市每季度的培训能力约10万人。而今年第三季度,全市招生报名学员人数54563人,季度末仍在学学员人数125883人,季度完成培训学员(结业)人数53854人。

  【数据解说】

   情况好的七八成饱和,多数驾校只能吃半饱

  昨天下午,海都记者来到鲤城王宫旱闸江滨南路附近,这里集中了大概近10家驾校。然而,站在旱闸堤坝高处往远处看,练车的人和车都寥寥无几,整个练车场显得有些冷清。

  一家驾校工作人员说,因为周一工作日关系,来练车的学员自然就少了,另外受天文大潮影响,部分练习场被江水淹没了,明天起才能好转。

  海都记者走访这里的多家驾校发现,本来这个季节的天气不冷不热,应该是学车高峰期,但报名学车的人比以前少了很多。以前,教练往往忙得团团转,根本排不过来,现在不少都闲得慌,情况好的能处于满员或七八成饱和状态,但多数就只能吃个半饱了。

  报名费从9000元降到4300元

  一位正在练车的聂女士说,她是7月份报名的,报名费4800元,加上熟悉考场、租车费等,共花了5400元左右。

  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小游,1个月前在晋江心养小学附近一家驾校报名,也花了4500元。然而,他身边的两个朋友接连在2014年3月、7月报名,学费分别为6500元和7000元。

  “学费降到了最近5年来的最低点。”一家拥有十多年历史的驾校工作人员说,目前他们的C1手动挡驾培费为4300元,C2自动挡4800元。最近5年里,泉州驾考培训费最高点出现在2013年上半年,曾一度飙涨到近9000元,从那年10月份起开始一路回落。

   以前1年拿不到证,现在三四个月就可以

   为何降费明显?

  一家驾校教练熊先生说,以前大家都挤着报名,报的人越多,学车时间就越长,有的甚至一年都还没拿到驾照,这样无形中就增加了驾校的时间成本。如今,除了南安霞美考场,还启用了南安康美考场,学员积压问题解决了,通过率就提升了,现在一般三四个月就能拿证,比以前大大省时了,驾校就可更快招下一批学员,这样,学员流转整个周期都大大加快了。

  熊先生还认为,现在的市场供求也发生了变化,如今已进入买方市场,市场调节也使得价格更理性更合理。

  两个学车群体

   逐渐减少

  据观察,目前年轻人已成为学车的绝对主体,以前一家买车老少都学的状况通过近年来培训消化,已逐渐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学车群体也在逐渐减少,市场需求已达峰值并将逐渐萎缩。

  市交通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培训能力充足,意味着学车市民有更多的选择权,行业竞争激烈、准入门槛提高也有助于提高驾培机构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这些情况对有打算学车的市民来说是一个利好,建议市民在报名学车前,货比三家,就近选择适合自己的驾校参与培训,签订合法合规的合同(协议),遇到服务质量问题,可凭合同(协议)拨打教学车辆车门上的投诉举报电话。

(记者 陈建辉 通讯员 林泳坤 文/图)

标签:驾校|培训
稿源: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编辑: 陈子汉陈子汉 [打印] 
网友评论: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
你至少需要输入 5 个字    昵称:       
晋江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均属晋江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 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 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晋江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晋江新闻网或晋江经济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 信息,繁荣发展互联网行业,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 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晋江新闻网”,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电话:0595-85088286。